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文冠果新梢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文冠果新梢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茎尖、茎段、叶片的多酚、类黄酮、单宁及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了文冠果新梢枝条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酚类物质的积累规律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文冠果新梢生长期内(4~9月)随着季节的变化,多酚、类黄酮、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新梢同一时期不同部位的多酚、类黄酮、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的分布情况相似,皆为:叶茎尖茎段。(2)文冠果不同发育时期的茎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大小为:新梢幼嫩茎段及相应叶片半木质化茎段及相应叶片木质化茎段及相应叶片;新梢叶片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茎段,茎尖的最低;文冠果叶片有着极强的抗氧化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8.13%。(3)在4月29日前后,文冠果新梢各部位多酚、类黄酮和单宁含量上升趋势有显著差异,各部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低,而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木质化程度不同的茎段DPPH·清除率均降至最低,表明4月29日是文冠果新梢生长期的一个重要过渡生长阶段。(4)文冠果的新梢多酚、类黄酮、单宁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多酚、类黄酮、单宁与DPPH·清除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研究表明,酚类物质含量是影响文冠果无性繁殖的主要因素,酚类物质含量越低,文冠果的扦插、嫁接、组培的成活率越高;新梢多酚、类黄酮、单宁等酚类物质含量在生长初期最低,后随着新梢的生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文冠果无性繁殖最好在新梢生长初期进行,最佳时间为4~5月中旬。  相似文献   
42.
通过RT—PCR反应获得轮状病毒Wa株vp8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克隆入pGEX—5X—1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GEX—VP8,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子并对插入片段vp8进行序列测定,诱导后通过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并观察表达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显示,测序结果与vp8序列一致,VP8蛋白的表达量在诱导后6—8h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43.
CO2激光对茄子幼苗子叶干重及叶面积增长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功率密度为825mw/cm^2的CO2激光对茄子干种子进行10s,13s,15s的辐照处理,0s为对照组,然后播种于基质为土的苗盘中,每个处理200粒种子,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出苗10天开始测定不同处理的子叶干重、子叶面积的变化,然后应用多项式回归进行数学模型,探讨了激光处理对子叶生长的影响及子叶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44.
采用点突变技术构建了带 6×His、Tat和Flag多个标记的pET HTF的质粒载体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 HTF EGFP融合蛋白载体 .酶切和DNA测序证明 ,所构建的pET HTF和pET HTF EGFP载体正确 .BL2 1(DE3)表达融合蛋白 ,用Ni2 + 分离柱纯化His Tat Flag EGFP蛋白 ,并加入培养的NIH3T3细胞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 ,His Tat Flag EGFP融合蛋白进入细胞 .带His、Tat和Flag标记的质粒载体pET 14b HTF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进入细胞 ,该载体为进行蛋白质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5.
毛蕊铁线莲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毛蕊铁线莲(Clematis lasiandra Maxim.),别名小木通、丝瓜花。2材料类别带芽茎段、节间和叶片。3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1)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05+3%蔗糖;(2)MS+6-BA0.5+NAA0.1+2,4-D0.1+3%蔗糖;(3)MS+6-BA2.O+NAA0.1+3%蔗糖。增殖分化培养基:(4)MS+6-BA1.0+NAA0.1+3%蔗糖;(5)MS+6.BA2.0+NAA0.1+2,4-D0.01+3%蔗糖;(6)MS+6.BA2.0+NAA0.05+3%蔗糖。生根培养基:(7)1/4MS+NAA0.5+0.1%活性炭+15%蔗糖。所有培养基均附加0.6%琼脂粉,pH5.8-6.0,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强度为3040gm01.m-2.S-1,光照时间为14h.d-1。  相似文献   
46.
双歧杆菌对SD大鼠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卵清白蛋白(OVA)组,双歧杆菌+OVA组和PBS空白对照组。各组给予免疫后,收集长约3cm的空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Qwin图像处理系统,对空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定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同时注射OVA和双歧杆菌后对SD大鼠在不同时期空肠中sIgA阳性细胞分泌的影响。结果在免疫后的SD大鼠的空肠内均产生了特异性的分泌型抗体sIgA,其中双歧杆菌+OVA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经胃肠道黏膜免疫可诱导有效的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47.
运用定位观察、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试验和重力玻片法等方法,对沙芥自然居群和人工栽培种群的开花日动态、繁育系统和传粉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沙芥在自然居群和人工栽培种群开花日高峰分别在19:00和15:00~18:00.沙芥繁育系统为异花授粉植物.沙芥传粉媒介中风的飘移能力非常微弱;沙芥自然居群的访花昆虫有19种,分属于6个目;人工栽培种群的访花昆虫有11种,分属于6个目.意大利蜜蜂、熊蜂、黑带食蚜蝇和拟蜂食蚜蝇是两个居群共有的主要传粉昆虫,在自然居群熊蜂每天的访花频率呈双峰曲线,其中访花最高峰与开花日高峰基本重叠.  相似文献   
48.
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学在人类不育及精卵相互识别并结合的机理研究、免疫法开展男性避孕方法的研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家畜繁殖环节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生殖及动物繁殖环节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揭示生命个体的蛋白质动态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并将在药物开发,生命活动机理研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也必将会在家畜繁殖学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PCR技术在性别鉴定及性别控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技术是一项发展迅猛的生物技术,因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及特异性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性别鉴定及其它许多相关研究领域。应用于性别鉴定的PCR方法从简单PCR法、双重或多重PCR法、巢式PCR法发展到改进的两温度梯度PCR法;而不同性别间除了呈现有或无关系(类似于Sry 基因)的基因序列外,也检测到了很多类似于锌指蛋白和牙釉蛋白的呈现不同性别特征的基因序列,这为性别鉴定引物的设计和PCR法进行性别鉴定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路,即如果根据这种性别多态性DNA序列特点设计引物,采用两温度梯度PCR扩增技术进行PCR性别鉴定,则可望简化鉴定程序、降低检测时间、提高鉴定效率,使PCR性别控制技术更加成熟和实用化。随着研究的深入,PCR技术在性别鉴定及控制的应用中必将日益成熟,并推动此项技术在其它相关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更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0.
柳叶白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柳叶白前根和茎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4-二羟基苯乙酮(1-(2,4-dihydroxphenyl)ethanone,2),间二苯酚(resorcinol,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1-(4-hydroxy-3-methoxyphenyl)e-hanone,4),4-羟基苯乙酮(1-(4-hydroxyphenyl)ethanone,5),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6),蔗糖(sucrose,7)。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