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71.
植物细胞膜NADPH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细胞质膜NADPH氧化酶是植物中一种与哺乳动物嗜中性粒细胞gp91phox同源的氧化还原酶。当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时,该酶通过短时间内大量产生信号分子活性氧(activeoxygenspecies,AOS)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代谢,使植物及时对逆境胁迫作出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NADPH氧化酶在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其结构特征、活性调节和功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72.
从无柄新乌檀乙醇浸膏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7个已知配糖体化合物,经波谱分析为:喹诺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28→1)-β-D-葡萄吡喃糖酯(1),齐墩果酸-(28→1)-β-D-葡萄吡喃糖酯(2),熊果酸-(28→1)-β-D-葡萄吡喃糖酯(3),喹诺酸-3-O-β-D-葡萄吡喃糖基-(1→3)-6-去氧-β-葡萄吡喃糖苷(4),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28-O-β-D-葡萄吡喃糖酯(5),番木鳖甙(6),7-甲氧基-龙胆苦甙(7)。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3.
小叶臭黄皮的黄酮苷甙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云南西双版纳的小叶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f.)中分离到一个新黄酮甙,5,7,5′-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3-0-α-L-吡喃鼠李糖甙(1)和4个已知黄酮甙,分别为5,7,3′,5′-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甙(2),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甙(3),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甙(4),5,7,4′-三羟基黄桐3-O-α-L-吡喃鼠李糖甙(5)。根据HMQC、HMBC实验修正了化合物2-5C6和C8的位碳化学位移的归属。  相似文献   
574.
滇产植物乌墨中胰岛素增敏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墨(Syzygium cumini)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8个已知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经高糖、高胰岛素处理后胰岛素抵抗L6肌管细胞糖摄取活性的筛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中7个化合物在有无胰岛素刺激下均能明显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在无胰岛素刺激状态下,浓度为10μgml^-1时,无羁萜(1)的葡萄糖消耗量比抵抗细胞增加了17.35%;在有胰岛素刺激状态下,浓度为0.1μgml^-1,5,7,3’,4’,5'-五羟基黄酮(8)葡萄糖消耗量比抵抗细胞增加了51.11%。  相似文献   
575.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3 ~ 28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味蕾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28日龄鳜口咽腔组织味蕾类型与数目。结果表明,未开口期(3日龄),鳜口裂未张开,味蕾尚未分化;开口期(7日龄),鳜口裂张开明显,味蕾呈椭圆形,突起高度平缓,主要分布在上下颌上皮上,舌、咽、鳃弓上皮上有少量分布;稚鱼期(14日龄),味蕾呈圆锥形,突起高度上升,舌和咽上味蕾数目增加;21日龄,味蕾呈近梯形,突起高度不变,下颌、舌、咽上味蕾数增加,鳃弓上味蕾数目显著增加;28日龄,味蕾发育完全,口咽腔味蕾数继续增加。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鳜味蕾主要有3种类型:Ⅰ型味蕾近球形,含有大量微绒毛,突起高于上皮,味孔向外突起;Ⅱ型味蕾含有少量微绒毛,突起略高于黏膜上皮,味孔向内凹陷;Ⅲ型味蕾微绒毛含量最少,突起几乎与黏膜上皮共面,味孔平坦或凹陷。上下颌、咽、鳃中以Ⅰ型味蕾数量最多,Ⅱ型味蕾最少,舌上主要分布Ⅰ型味蕾,无Ⅲ型味蕾。结果表明,鳜早期味蕾结构发育与其摄食关联,推测其主要通过Ⅰ型味蕾和Ⅱ型味蕾对食物的机械性和化学成分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576.
滇产偏翅唐松草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了滇产偏翅唐松草 (ThalictrumdelavayiFranch)中 7个化合物 ,它们为 :3,4 二氢 6 ,7 二甲氧基异喹诺酮 (1) ,N 甲基紫堇碱 (2 ) ,6 ,7 二甲氧基 2 甲基异喹诺酮(3) ,Thalactamine(4) ,小檗碱 ,(5 ) ,4 (4 甲氧基苯基 ) 3 丁烯 2 酮 (6 ) ,降氧白毛茛分碱 (7) ,其中化合物(7)首次从唐松草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7.
黄兔尾鼠防治中经济阈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新疆荒漠草原的主要害鼠——黄兔尾鼠Lagurus luteus为例,应用经济阈值,对该鼠的防治指标作了探讨。为确定草场鼠害的防治指标提供一种可行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578.
十五碳二元酸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T_(25-14)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的诱变和筛选,得到一株从正十五烷(nC_(15)发酵生产十五碳二元酸(DC_(15)的优良突变株NP-6-126。摇瓶发酵4d,T_(25-14)产DC_(15)为35.8g/L,而NP-6-126则达到73.5g/L,产酸水平提高一倍以上。气相色谱分析表明,DC_(15)的纯度也从69%提高到94%。加入适量青霉素,对DC_(15)的产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79.
为探明不同抗旱性棉花品种的根系生理特性对干旱的响应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以不耐旱性品种‘新陆早17号'(L17)和耐旱性品种‘新陆早22号'(L22)为试材,在土柱栽培条件下设常规灌溉(CK)、轻度干旱(W1)和中度干旱(W2)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耐旱性棉花品种根系活力、保护酶活性及解剖结构(导管直径、数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两棉花品种根系可溶性蛋白(SP)含量、根系活力(RV)、木栓层数、根茎导管数量、导管直径显著降低,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及保护性酶活性显著增加,进而导致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降低。与L17相比,L22的SP含量、0~40 cm和80~120 cm土层RV、木栓层数、根茎导管数量、导管直径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显著增加,尤其W2条件下L22的RV降幅比L17低26.2%,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皮层厚度分别比L17高43.6%、6.9%、25.4%、19.9%,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干物质量与RV、SOD、POD、木栓层数、导管直径和个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耐旱性强的棉花品种在干旱条件下通过保持较高的根系活性、木栓层数、导管直径和数量,进而促进地上部生物量积累,是其具有较高耐旱性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80.
超声法提取菝葜中总黄酮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法提取菝葜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利用超声法提取菝葜中的总黄酮,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固液比4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50W、40KHz,超声时间30 min,乙醇浓度80%,液固比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