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传统中药或民间应用对隔山牛皮消(Cynanchum wilfordii)、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talum)和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三种药材基元植物基本上做白首乌或隔山消混用,其主要活性成分为C_(21)-甾体类成分。三种药材均含有告达亭(caudatin)、去乙酰萝藦苷元(deacymetaplexigenin)、开德苷元(kidjolanin)和加加米宁(gagamine),本文利用HPLC分析技术,检测四个C_(21)-甾体化合物在三种药材中的含量,为合理使用三种药材提供依据。平均每克药材中C_(21)-甾体含量(mg/g)研究结果表明:告达亭在隔山牛皮消中含量(水解前/水解后=0.3542/9.7142)最高、耳叶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2577/4.0825)次之、戟叶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0734/0.1895)最少;其次开德苷元在耳叶牛皮消中含量(水解前/水解后=0.1102/0.6094)比戟叶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0751/0.3225)和隔山牛皮消(水解前/水解后=0.0736/0.2813)高,而后两者含量相近;加加米宁、去乙酰萝藦苷元在三种药材中含量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RP-HPLC法测定马蓝中色胺酮、2-苯并噁唑酮、靛玉红,靛蓝、阿克苷和角胡麻苷六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药材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马蓝中六种化学成分分离良好,各成分含量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5%、99.93%、100.46%、99.94%、99.92%、100.02%,RSD值分别为1.46、0.13、0.52、0.09、0.16、0.40。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为南板蓝根药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21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ECD)的表达。结果发现ECD在62%(13/21例)乳腺癌中呈减少至消失表达;其中83%(5/6例)高分化乳腺癌(Ⅰ级)呈保留表达,在80%(12/15例)低分化乳腺癌(Ⅱ、Ⅲ级)呈异质性减弱至消失表达;ECD表达与腺管形成程度成正相关,与核分裂数负相关。表明上皮钙粘附素的存在与否,可能决定着乳腺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4.
猪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膜电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测试分析了猪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周围卵丘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特点的差异对卵母细胞膜电位有显著影响,A、B、C三类卵母细胞的膜电位有极显著差异。A类和部分B类母细胞的膜电位为负值,C类和另一部分B类卵母细胞的膜电位为正值。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对Carnosic acid类天然产物的合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6.
兔盲肠结扎穿孔早期肺动脉压增高中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万梅凌亦凌1黄善生1张君岚郝荣利(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石家庄050017;1河北省基础医学研究所)本实验旨在观察家兔盲肠结扎穿孔(cecalligationandpuncture,C...  相似文献   
107.
急尖绣线菊的二萜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急尖绣线菊根中分离鉴定了8个生物碱成分,其中6个为已知的绣线菊碱A,B,C,D,P和Q,另2个为新成分绣菊碱T和U,经波谱解析和比较和化学比较方法测定了各自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08.
对采自额尔齐斯河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 Berg)、黏鲈(Gymnocephalus cernua Linnaeu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感染的三代虫(Gyrodactylus sp.)进行了研究, 通过几丁质结构的形态测量与比较, 初步鉴定寄生于银鲫的为细锚三代(G. sprostonae), 寄生东方欧鳊的为秀丽三代虫(G. elegans), 寄生黏鲈的为普氏三代虫(G. prostate), 寄生金鳟的为细鳞鲑三代虫(G. brachymystacis)。同时将测定的三代虫的ITS序列, 与GenBank上三代虫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发现上述4种三代虫分别与细锚三代虫、秀丽三代虫、细鳞鲑三代虫、普氏三代虫的ITS同源性都在99.3%以上, 进一步验证了形态学的鉴定结果。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细鳞鲑三代虫和细锚三代虫位于G. (Limnonephrotus)亚属的一枝, 秀丽三代虫和普氏三代虫位于G. (Gyrodactylus)亚属的一枝, 而此两亚属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09.
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幼虫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法】利用Illumina Mi Seq技术对稻纵卷叶螟4龄幼虫肠道细菌的16S r DNA V3-V4变异区序列进行测序,应用USEARCH和QIIME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量,分析4龄幼虫肠道细菌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结果】稻纵卷叶螟4个数量不同的4龄幼虫样本(1,2,3和5头)共得165 386条reads,在97%相似度下可将其聚类为604个OTUs。总共注释到22个门,43个纲,82个目,142个科,204个属,244个种。其中在门水平上,主要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26%~34%)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3%~32%);在纲水平上,主要优势菌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23%~32%)、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9%~11%)、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10%~13%)、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6%~8%)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6%~12%);在科水平上,共有优势菌为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和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等。在属水平上,4个样本前5位优势属中,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和鞘脂单胞菌Sphingomonas为共有优势属。稻纵卷叶螟肠道细菌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指数分别为0.16~0.65,0.94~3.22,212~488和210~490。【结论】稻纵卷叶螟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比较丰富,个体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差异。不同数量样本数据与总体数据有助于综合反映稻纵卷叶螟种群肠道微生物状况。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稻纵卷叶螟肠道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茶树钙调素基因CsCaMs的克隆及其低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调素(CaM)是植物钙离子信号通道的主要参与者,参与低温胁迫下多种植物的抗寒生理作用。本研究根据钙调素基因相关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借助RACE-PCR技术,获得CsCaM1和CsCaM2两条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T238971和KT238972,长度分别为693 bp和841 bp,均包含45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49个氨基酸,两条氨基酸序列仅一个氨基酸有差异,且均含有4个植物CaM家族的共同特征手型结构EF(EF-han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sCaMs在茶树低温胁迫下各种处理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CaMs无组织表达特异性,低温胁迫处理和CaCl2均能诱导CsCaMs的表达,而钙调素拮抗剂W7与钙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3则会抑制其表达。本研究结果对阐明茶树抗寒性的分子机理有一定理论意义,为茶树的抗寒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