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本研究以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作为定点评价指标对白木通种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质资源进行评价,筛选葡萄糖含量/D-甘露糖含量(C 葡/C甘)比值较低且稳定的白木通种质.采用RP-HPLC系统检测白木通不同种质果皮中的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两年的同一区域试验点和不同区域试验点上白木通种质'黔通1号'的D-甘露糖含量均表现最高,C葡/C甘比值均较低,但各个区域试验点的结果差异较大,达到显著及极显著水平;白木通种质'黔通2号'和'黔通3号'的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同一试验点和不同试验点上呈不稳定状态.三份白木通种质D-甘露糖和葡萄糖含量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大于其自身遗传因子的影响,'黔通1号'种质D-甘露糖和葡萄糖代谢遗传稳定性较'黔通2号'和'黔通3号'种质稳定,适合作药用种质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4.
小鼠植入前胚胎的发育过程中,核仁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致密结构到网状结构的变化。对核仁超微结构的观察有助于揭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核仁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特定阶段的功能。但由于核仁结构微小,数目较少,并且在胚胎中只处于卵裂球细胞核的内部,难以定位,因而给核仁的超微结构观察带来很大的困难。本实验探索了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植入前胚胎核仁的方法:先用琼脂对小鼠胚胎进行预包埋,在经过常规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流程后,将整个胚胎先切成半薄切片;经过甲苯胺蓝染色后,选取含核仁结构的切片进行重包埋;最后再对回收来的半薄切片进行超薄切片,醋酸铀染色后上电镜观察;最终成功获得小鼠胚胎植入前发育不同时期核仁清晰的透射电镜图像。  相似文献   
45.
在含有儿茶素的培养液中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裂解酶(PL)活性明显降低。儿茶素可明显抑制初步纯化的PG和PL活性以及它们对棉苗组织的浸软作用。对棉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棉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较高;氟乐灵处理可诱发棉苗产生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同时也提高棉苗组织中的儿茶素的含量;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明显升高,以抗病品种棉苗和氟乐灵诱发处理棉苗组织中儿茶素含量的增加更为明显。棉苗组织提取液中的酚类物质可抑制PG和PL的活性,且证明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由儿茶素引起。提取液对PG和PL活性的抑制作用与棉苗组织中儿茶素的含量呈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作者认为棉苗组织中的儿茶素可能通过对病菌PG和PL等胞壁降解酶的抑制而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及氟乐灵诱发的诱导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6.
1988年5月,我们在湖北省宜昌大老岭林场(东经115°50′,北纬31°03′)植被考查中发现有大片银鹊林,银鹊(Tapiscia sinensis Oliv.)属于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银鹊属,为落叶大乔木,树干通直,树形美丽,极为可爱,系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银鹊的自然分布区包括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省。最近在河南伏牛山又有发现。据《湖北植物志》记载,银鹊在湖北主要见于宣恩、鹤峰、建始等县,而且常散布于山坡林中,很少成林。  相似文献   
47.
鲍歆歆  周伟奇  郑重  徐林莉 《生态学报》2023,43(5):1749-1762
近地面臭氧(O3)已成为继PM2.5后影响我国空气质量的一种重要二次污染物。随着氮氧化物浓度的持续下降和气候变暖的加剧,城市O3的形成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更加敏感。近年来城市绿色空间显著增长,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VOCs)排放和浓度逐年增加。针对BVOCs与近地面O3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从植物BVOCs的特性与作用出发,综述了不同因素尤其是O3浓度增加对树木生理状态及BVOCs排放速率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已有研究中O3对不同植物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速率的影响,以及BVOCs对O3形成的贡献,总结了BVOCs与O3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未来亟需加强的研究包括:(1)城市树种BVOCs排放因子的实测,建立物种的排放速率数据库,优化模型参数,提升精细尺度BVOCs排放量估算模型精度;(2)多种环境因子,比如污染物浓度、温湿度等对城市植物BVOCs排放的交互作用和综合影响的研究;(3)植物BVOCs对O  相似文献   
48.
氟乐灵处理可诱发棉苗产生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表现为推迟显症,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经1.0-4.0μg/g的氟乐灵处理后,棉苗受枯萎病菌侵染时其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乙烯的产生量明显下降(表1),而且病菌侵染后氟乐灵处理棉苗中乙烯产生的抑制与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下降呈正相关(图1)。经氟乐灵处理的棉苗受病菌侵染后喷以138.4μmol/L的乙烯利可同时提高其组织中乙烯的产生量以及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图2),而未经氟乐灵处理的棉苗受病菌侵染后喷以乙烯合成抑制剂──2,4-二硝基苯酚和乙烯作用抑制剂──硫代硫酸银则明显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表2)。由此认为,乙烯产生的抑制可能与氟乐灵诱发棉苗产生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在受到病原物侵染以及诱发物和乙烯等处理后,植物体内就会积累含羟脯氨酸糖蛋白 (HRGP)。在植物—病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HRGP可能作为凝集素、木质素沉积位点和结构屏障而在抗病性中起作用。HRGP合成与积累的调控主要在其相应的mRNA水平上进行。乙烯参与了HRGP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