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获得屯昌猪MYLPF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分析其分子结构特征,研究屯昌猪、杜洛克猪以及其杂交F1代猪不同组织中的MYLPF mRNA表达水平,本研究以GenBank上公布的猪MYLPF基因序列(登录号:NM_001006592)为参考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测序获得屯昌猪MYLPF基因CDS区.结果显示:该基因...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NP配施对平茬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苗木各器官N、P、K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分析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根、茎、叶、萌条)的ω(N)∶ω(P)、ω(N)∶ω(K)、ω(P)∶ω(K)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各器官间N、P、K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及其变异来源。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3×3回归设计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NP配施对平茬后云南松根、叶、茎及其萌条N、P、K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茬后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分配没有统一的规律,展现出丰富的变异。随着施肥季节的变化,ω(N)∶ω(P)在根、茎和萌条中逐渐下降,在叶中先下降后上升,但总体差异不大。单施N肥、P肥和NP配施均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产生一定差异,总体来看NP配施更有利于促进苗木的生长,且以处理5(N1P1)表现为极显著(P<0.01)。云南松苗木各器官N、P、K化学计量比主要受N×P交互作用的影响,其次是N,影响最小的是P。除在根和叶中ω(N)∶ω(P)与ω(N)∶ω(K)之间相关性发生改变之外,其余两两间的正负...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安儿宁颗粒单次给药和3个月重复给药对幼年大鼠的毒性影响,评估安儿宁颗粒对临床儿童患者的长期使用安全性。方法 2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最大给药量法,单次给予安儿宁颗粒240 g生药/kg体重的剂量,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200只幼年大鼠(3~4周龄)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唐古特乌头组、安儿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分别灌胃给予纯水、唐古特乌头5.5 g生药/kg体重、安儿宁颗粒3、11、40 g生药/kg体重,每天1次,连续91 d,于给药中期(给药1.5个月)、停药(给药3个月)和恢复期结束(停药后4周)分别抽样剖检大鼠4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80只(每组20只,雌雄各半)和40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检测体重、摄食、血液学、血清生化学、凝血、尿液、眼科及组织病理学等相关指标。结果 幼年大鼠单次经口给予最大给药量的安儿宁颗粒,未见明显急性毒性;重复经口给予安儿宁颗粒91 d,仅见高剂量雄鼠摄食量减少和体重增长减缓、唐古特乌头组和给药组雄鼠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血清白蛋白均可逆性升高,AST、Na+...  相似文献   
74.
研究旨在针对不同性腺发育阶段(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野生瓯江凤鲚(Coiliamystus)性腺发育情况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在雌、雄野生瓯江凤鲚性腺从Ⅰ期发育至Ⅴ期的过程中,成熟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凤鲚卵巢的GSI值是精巢GSI值的5倍.在卵巢发育Ⅰ—Ⅴ期,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粗蛋白和水分显著...  相似文献   
75.
高效遗传转化技术是植物重要性状功能基因鉴定的前提和转基因育种的基础.随着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以纳米载体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国内外应用于植物纳米载体的类型、与外源基因的结合方式以及传输细胞的原理,重点阐述了影响纳米基因载体性能与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以及纳米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转化植物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次生栎林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下蜀次生栎林蒸腾强度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认为用二次工咕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和指数回归方程拟合更能反映各生态因子在整个生长季中与蒸腾强度关系的性质。影响蒸腾强度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温度和净辐射;其次是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热流通量;风速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很小。灰色关联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论一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次生栎林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素质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主旋律,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探讨优化生物课教学过程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8.
波叶花椒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们曾对数种分布于我国的花椒属植物进行过较为详尽的化学成分研究[1~6],并讨论了花椒属中Zanthoxylum和Fagara 2个亚属可合并为广义的[ WTBX]Zanthoxylum的合理性[7].在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其 中数个生物碱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心律不齐等方面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79.
郑剑光  陶新智 《蛇志》1998,10(1):19-21
目的探讨应用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经皮穿刺左右侧股静脉右侧股动脉(起源于左室时),将多根6F或7F4极导管送至高位右房(HRA)、房束(HBE)、右室心尖(RVA)、右室流出道(RVOT)或左室(LV),作短阵快速和程序刺激心室诱发VT,同步记录12导联及心腔内各部位电图。结果除1例不能坚持RFCA外,成功11例(91.7%),另1例因疗效不满意改用导管心内膜直流电消融而获成功。结论术前诊断及靶点标测的准确性是RFCA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各亚型在猫脊髓内的定位分布特征,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调查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mGluR1,mGluR2,mGluR3,mGlur5及mGluR7)在猫脊髓(颈2、颈6、胸5、腰6、骶1-2)内的分布状况。结果如下:(1)在背角深层(Ⅲ-Ⅳ层)和腹角内分布有大量中小型(<30μm)mGluR1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背角浅层(Ⅰ、Ⅱ层)为阴性;(2)mGluR2/3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仅见于背角Ⅱ层内侧部,其它部位为阴性;(3)致密的mGluR5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主要分布于猫脊髓背角Ⅱ层的神经毯内,背角Ⅰ层及深层呈中等密度染色;(4)致密的mGluR7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分布于背角Ⅱ层的神经毯内,背角Ⅰ层及深层(Ⅲ-Ⅳ层)呈中等密度染色。此外,腹角运动神经元和骶髓副交感核内的神经元亦呈现mGluR7样免疫反应阳性。单侧切断背根,发现术侧背角浅层内mGluR7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密度略有降低,而mGluR5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密度与对侧基本相同。本研究结果显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五种亚型在所调查的猫脊髓各节段内(颈2、颈6、胸5、腰6、骶1-2)的分布存在差异,提示它们在介导谷氨酸传递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