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51篇
  7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原海燕  郭智  黄苏珍 《生态学报》2011,31(12):3350-3357
通过土壤单因子Pb胁迫盆栽试验和铅锌尾矿污染土壤掺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培条件下Pb对马蔺(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生长、体内重金属元素积累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土壤Pb胁迫下马蔺株高、根长、叶数以及地上、地下部生物量均随Pb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土壤单Pb胁迫下,低于500 mg?kg-1Pb胁迫(T1—T3)均增加了马蔺的株高和根长,仅800mg?kg-1高Pb浓度处理时马蔺生物量才出现轻微下降(P>0.05);与单一土壤Pb胁迫相比,铅锌尾矿污染土壤掺比试验中铅锌尾矿含量低于一定浓度下对马蔺株高、根长生长同样也具有促进效应,只有100%尾矿污染土壤处理下马蔺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下降显著(P<0.05)。马蔺地上部和根系Pb含量均随土壤中Pb浓度和尾矿含量的增加而增加,800mg?kg-1土壤单Pb胁迫下为340.6、1700.02 mg?kg-1,100%尾矿污染土壤处理下为126.9、1725 mg?kg-1。Pb单独胁迫下马蔺地上部Zn含量随Pb含量的增加逐渐下降, Zn和Pb的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拮抗效应;而不同掺比污染土壤胁迫下马蔺地上部和根系Zn积累同Pb一样,均随土壤中Pb、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Zn和Pb的吸收表现为一种协同效应。而2种不同土壤Pb胁迫下马蔺对Cu、Cd的吸收均相对较少。本研究中,800mg?kg-1Pb胁迫处理和50%尾砂土壤胁迫处理下马蔺叶片叶绿体双层被膜及内部基粒和类囊体结构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综上表明,马蔺对重金属Pb有较强的耐受性,具备修复Pb污染土壤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722.
尿黑酸茄尼酯转移酶(homogentisate solanesyltransferase, HST)是一种尿黑酸异戊烯基转移酶(HPT),催化尿黑酸和茄尼醇焦磷酸的聚合反应,为植物中质体醌9 (PQ_9)合成的关键酶。本实验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丹参中HST基因cDNA,将其命名为SmHST。SmHST的开放阅读框(ORF)为1 137 bp,编码378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大小为41.75 kD,等电点(PI)为9.68。SmHST为膜结合蛋白,具有复杂的高级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这和PQ_9合成部位是一致的。Real-time PCR分析SmHST基因在丹参嫩叶中表达量最高。SmHST响应PEG6000和Me JA处理,说明SmHST可能参与了丹参的抗逆过程。  相似文献   
723.
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人巨细胞病毒(CMV)AD169株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 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4株(12H、3H、47C和6H)能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中47C株McAb(滴度≥512 000)经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能与细胞培养中的AD169株和Davis株CMV发生特异性核内染色反应。14份出现CMV典型病变的临床阳性标本中,12份呈明显的阳性反应,另2份为弱阳性反应,而对正常细胞及感染其它病毒的细胞均无染色反应,说明该McAb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用于鉴定分离的毒株,一天内可出结果,比中和试验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724.
蔡联炳  吴珍兰 《植物研究》1997,17(4):380-388
根据外部形态上小穗的结构特征分析了针茅族中三角草属和冠毛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并结合地理分布和生境条件对两属植物的起源中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角草属和冠毛草属是针茅族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类群;冠毛草属高级于三角草属;三角草属中的三角草是两属植物中最原始的种型,它可能既派生了属内的假冠毛草,同时又派生了属外绝灭了的黑穗茅祖种,而黑穗茅祖种又在自身属内间接衍生出了冠毛草和单蕊冠毛草;冠毛草属和三角草属皆起源于我国的西藏地区,其中三角草属可能源于西藏西部,冠毛草属可能源于西藏东部。  相似文献   
725.
长白落叶松林龄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巨文珍  王新杰  孙玉军 《生态学报》2011,31(4):1139-1148
由于多年来的过量采伐和重采轻育,伊春东折棱河林场人工长白落叶松林分质量普遍下降,森林生态功能严重衰退。结合对该研究地同一立地类型的人工长白落叶松林(Larix ologensis)林木各组分生物量垂直分配规律的分析,研究了其生物量在年龄序列上的分布及分配规律,为提高其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采取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处于中龄、近熟及成熟林中的林木树干、树皮及活枝生物量所占比例受年龄影响较小,而叶生物量随林龄增大呈现明显递减变化;不同年龄长白落叶松的垂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其树皮及树干生物量随树高增大呈现递减规律,其活枝及叶生物量主要集中分布于树冠中部,而其死枝生物量未呈现明显分布规律;长白落叶松根系生物量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其粗根、中根及细根所占比例呈现递减规律,而其大根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大基本呈增大趋势。通过统计分析得出,长白落叶松生物量与林分蓄积的最优模型为:W=0.4909M+9.6624(R2=0.8893),进而估算得出:研究区域幼龄长白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1273.72 t/hm2,碳储量为656.98 t/hm2;中龄长白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15480.13 t/hm2,碳储量为7984.65 t/hm2;近熟、成熟龄长白落叶松林分生物量为7684.41 t/hm2,碳储量为3963.62 t/hm2。随林分结构的改善以及中龄、近熟及成熟林分的不断增加,生物量及碳储量会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726.
亮莫花金龟的雄虫描述(鞘翅目:金龟总科:花金龟科)DESCRIPTIONOFTHEMALEOFMOSERIANANITIDAMA(Coleoptera:Scarabaeoidea:Cetoniidae)¥Abstract:Inthispaperthe...  相似文献   
727.
目的:系统评价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2.3)、EMbase(1974-2012.3)、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3期)、CBM(1978-2012.3)、CNKI(1994-2012.3)、VIP(1989-2012.3)。纳入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补充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估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包括共13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8-1.31),P〈0.01],提高了心电图的改善率[RR=1.35,95%CI(1.24-1.47),P〈0.01]。结论:目前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但其不良反应和远期疗效尚不确定,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28.
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始新世有孔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29.
昆虫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建华  尚稚珍 《昆虫知识》1995,32(5):307-310
  相似文献   
730.
近年来已有许多报道,证明未致敏机体的淋巴细胞,对同系、同种异体、异种肿瘤靶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及体外长期培养的正常细胞株等具有自然杀伤功能。这现象引起了免疫学界的极度重视和广泛兴趣,因为它不仅与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的排斥和自身免疫现象有关,而且也涉及抗病毒感染和防御肿瘤的免疫监视。行使这自然杀伤功能的效应者称NK细胞。国外对这细胞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