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目的:探讨个性化后侧入路治疗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冠状面骨折手术方法。方法:12例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冠状面骨折的患者,采用后内侧或后外侧以及后内后外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优10例,良2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结论:个性化后侧入路治疗单纯性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冠状面可直视下暴露胫骨平台后髁,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有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22.
硫柳汞SD 大鼠单次静脉注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硫柳汞在SD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SD大鼠单剂量(高、低2个剂量组)静脉注射硫柳汞,以冷原子吸收测汞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获取各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硫柳汞在高(30mg/kg)和低剂量(15 mg/kg)的消除半衰期t1/2z分别为171.61±0.33h,,156.54±18.61h;AUC0-144h分别为16748.65±7296.61mg/L*h,9131.94±1406.68 mg/L*h。结论:硫柳汞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半衰期约在130~170h左右。  相似文献   
123.
目的:通过对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大鼠药物诱导肝癌过程中进行脾脏切除,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对大鼠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雌雄SD大鼠性别内分别分为对照组、脾亢组、脾亢切脾组,脾功能亢进大鼠模型采用门静脉缩窄术联合脾静脉结扎术进行制备,各组均予以DEN(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按体重20mg/kg给药,每周3次,12周停药,14周处死。其中,脾亢脾切除组于给药第四周进行脾切除术,手术恢复期间持续给药。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的肝脏大体变化及病理改变,计算成瘤率。结果:实际成瘤率显示脾亢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雄性脾亢切脾组的成瘤率较脾亢组有所降低。雌性脾亢切脾组成瘤率同脾亢组差异不明显。结论: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状态下进行脾切除,对于雄性能减低肝癌发生的风险,对于雌性的意义不大,给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肝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C)组、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组、内质网应激(ER)组、内质网应激预处理(ERP+H/R)组。收集各组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ing及RT-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异蛋白GRP78表达水平,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ERP+H/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R组(P<0.05),ER及ERP+H/R组GRP7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R组(P<0.05)。结论: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内质网应激特异性蛋白GRP78可能在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作为一种关键性的保护蛋白出现。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CHD)的临床相关性,提高对CHD的防治水平.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且确诊为CHD的患者82例,按照患者CHD的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后,检测和比较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Hey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6,r=0.738,r=0.802,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动态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可有助于预测CHD病变的发展并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6.
水稻二化螟越冬幼虫耐寒性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探讨二化螟越冬幼虫耐寒机制,分别对不同时期采集的二化螟越冬幼虫过冷却点及水、灰分、元素、脂肪、脂肪酸、甘油、总糖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越冬期幼虫过冷却点及游离水、游离脂肪、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均呈先减后增,而结合水、灰分、高含量元素(K、Na、Mg、Fe、Ni和Cr)、结合脂肪和甘油含量则呈相反变化;越冬期幼虫脂肪酸组分出现变化,但主要成分均为9-十六碳烯酸、9-十六烷酸和9-十八碳烯酸,其中前二者含量呈先减后增变化而后者则相反.越冬幼虫体内理化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其耐寒性强弱.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及Toll样受体4(TLR4)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变应性鼻炎组(B组):经腹腔注射及鼻腔滴入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建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变应性鼻炎+LPS刺激组(C组):大鼠激发成变应性鼻炎模型后再以LPS滴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鼻黏膜中TLR2 mRNA、TLR4 mRNA的表达。结果B、C组大鼠均成功激发为AR动物模型;各组鼻黏膜中均有TLR2 mRNA、TLR4 mRNA表达;各组间TLR2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TLR4 mRNA的表达较A组高(P〈0.01);C组TLR4 mRNA表达较B组增高(P〈0.01)。结论AR大鼠有TLLR4的表达增高;LPS刺激后TLR4表达进一步增高,说明TLR4可能参与AR的发病。TLR2在AR大鼠中的表达未见增高;LPS刺激后。TLR2表达未见进一步增高,TLR2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8.
本文描述了在医学图像DICOM格式中实现JPEG2000压缩算法的编程思路和方法。提供了部分VC++代码,对关键函数进行了较详细的注解,并对两种图像压缩格式进行了比较,给出了一个详细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9.
PRRSV—PCV2重组病毒的构建及PRRSV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性cDNA克隆作为猪圆环病毒(PCV2)的主要免疫原开放阅读框架2(ORF2)表达载体的可行性,以及利用重组病毒对PRRSV复制转录过程进行解剖.方法 以北美株PRRSV感染性克隆pAPRRS为平台进行反向遗传操作,分别在pAPRRS的ORF1和ORF2间,ORF5和ORF6间,ORF6和ORF7间插入PCV2 ORF2,且对拯救病毒vPCV进行了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vPCV的sgmRNA2.1利用了PRRSV mRNA2的转录调控序列(TRS),形成由PRRSV GP2和PCV2衣壳蛋白组成的sgmRNA2.1.外源基因的插入同时也导致重组病毒启用新的TRS 而产生3条新亚基因组,其中sgmRNA2.2和sgmRNA2.3采用PCV2上的序列来取代PRRSV RNA2本身的TRS;另一条sgmRNA2.4则为非经典型亚基因组,其TRS在PRRSV相应的AUG下游.结论 2株PRRSV-PCV2重组病毒可以稳定传代,为进一步研发PRRSV遗传标疫苗奠定了基础;插入片段上一些类似TRS序列的引入及插入片段(718bp)过长导致PRRSV ORF2 TRS 本身和其两翼序列的RNA结构变化是引起重组病毒遗传不稳定性的最主要原因;PRRSV可以利用TRS样外源序列作为转录启动子,这为进一步解剖PRRSV复制转录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性cDNA克隆作为猪圆环病毒(PCV2)的主要免疫原开放阅读框架2(ORF2)表达载体的可行性,以及利用重组病毒对PRRSV复制转录过程进行解剖。方法 以北美株PRRSV感染性克隆pAPRRS为平台进行反向遗传操作,分别在pAPRRS的ORF1和ORF2间,ORF5和ORF6间,ORF6和ORF7间插入PCV2ORF2,且对拯救病毒vPCV进行了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vPCV的sg mRNA2.1利用了PRRSV mRNA2的转录调控序列(TRS),形成由PRRSVGP2和PCV2衣壳蛋白组成的sgm RNA2.1。外源基因的插入同时也导致重组病毒启用新的TRS而产生3条新亚基因组,其中sgm RNA2.2和sgm RNA2.3采用PCV2上的序列来取代PRRSVRNA2本身的TRS;另一条sgm RNA2.4则为非经典型亚基因组,其TRS在PRRSV相应的AUG下游。结论 2株PRRSV-PCV2重组病毒可以稳定传代,为进一步研发PRRSV遗传标疫苗奠定了基础;插入片段上一些类似TRS序列的引入及插入片段(718bp)过长导致PRRSV ORF2 TRS 本身和其两翼序列的RNA结构变化是引起重组病毒遗传不稳定性的最主要原因; PRRSV可以利用TRS样外源序列作为转录启动子,这为进一步解剖PRRSV复制转录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