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
甲烷利用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学实验设计(RSM)对能够利用甲烷的假单胞菌菌株ME16主要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液体无机盐和甲烷气体作为培养基分别进行了温度、接种量、甲烷含量和培养pH对细菌生长影响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了ME16菌株的主要培养条件,得到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9.4℃,接种量1.8%,甲烷含量25%。采用优化培养条件进行培养,细菌生物量增大0.8倍,达到稳定期的培养时间缩短了50h。该菌株初步应用于甲烷气体的脱除,脱除率达65.7 %,表明该菌株能良好的脱除空气中甲烷。  相似文献   
22.
摘要 目的:研究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肾动脉阻力指数(RR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51例纳入研究,将其按照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16例和非AKI组135例。检测并比较两组尿液NGAL水平、RRI、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尿液NGAL水平与RRI、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此外,将AKI组患者按照随访28d时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2例和存活组84例,比较两组尿液NGAL水平、基线资料、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合并AKI患者28 d死亡率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AKI组尿液NGAL水平、RRI、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尿液NGAL水平与RRI、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死亡组AKI分期2~3期人数占比高于存活组,且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尿液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均高于存活组,而尿胱抑素C(CysC)水平低于存活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KI分期2~3期、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尿液NGAL以及尿Kim-1均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尿CysC为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尿液NGAL在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中明显高表达,且和RRI、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陕西宁强宽川铺地区灯影组宽川铺段的原始锥石类Carinachitids中,新发现了五辐对称新属种--五分宁强锥石(新属、新种)Pentaconularia ningqiangensis gen.et sp.nov..本文对这一新属种进行了描记.结合前人发现的两辐对称、三辐对称、四辐对称的Carinachitids系列标...  相似文献   
24.
研究川西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扁刺栲1~5级细根形态和化学特征,及其对氮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 随根序等级的增加,扁刺栲根直径、根组织密度、K含量增加,而比根长、比表面积及N、P、Mg含量降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扁刺栲细根N含量,降低了Mg含量和C/N,使细根Ca含量呈下降趋势,对根序C、P、K、Na、Al、Mn、Fe含量无显著影响.氮添加未显著影响扁刺栲细根直径、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组织密度.在所有处理中,细根P含量均与各形态特征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氮添加处理下,细根Mg含量与形态特征之间的线性关系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而细根N含量与形态特征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显著变为不显著.氮添加会影响根系营养元素含量,并增强植物对P和Mg的需求.  相似文献   
25.
开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CCT家族基因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参与植物花期的调控过程。该文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全基因组中分离出26个CCT基因, 它们分布于7对染色体上, 按照排列顺序将其命名为AetCCT1-26。AetCCT蛋白分子量介于14.9 kDa (AetCCT3)-83.2 kDa (AetCCT12)之间, 其中有25个蛋白包含完整的CCT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12对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 CCT蛋白和9对粗山羊草/水稻(Oryza sativa) CCT蛋白为直系同源蛋白。通过公共数据的数字表达分析表明, AetCCT具有组织特异性和组成型2种表达形式, 其中AetCCT3AetCCT4AetCCT7AetCCT9等9个基因在大部分组织中都有表达, 而AetCCT15AetCCT21AetCCT25等基因分别在种子、叶和根等少数组织中特异表达。AetCCT家族可以响应不同外源激素, 施用激素24小时和72小时后各成员对激素响应整体表现一致, 但不同成员对于不同激素的响应存在差异, 表明该家族成员在功能和行使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可能参与不同生长发育过程。光照条件影响AetCCT的表达, 说明光照和春化作用是影响与调控该家族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索小麦(T. aestivum)进化、驯化和演变的规律, 以及认识重要农艺性状的形成与互作网络。  相似文献   
26.
为了明确四唑虫酰胺与球孢白僵菌联合应用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选择了对草地贪夜蛾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b105株系和化学药剂四唑虫酰胺,开展了两者不同比例混配和不同使用顺序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球孢白僵菌与四唑虫酰胺不同配比对草地贪夜蛾毒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以9∶1和4∶1的比例混合使用时,共毒系数分别为738.50和421.19,表现出增效作用,且混用比例为9∶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两者不同使用顺序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先使用球孢白僵菌72 h后再使用四唑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实际致死率比预测死亡率高,也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研究结果为菌药联合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实践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短时间缺血的心肌再灌注时不会发生坏死,但往往出现较长时间的舒缩功能低下等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预防或减轻心肌顿抑则有利于心肌再灌注时心功能的恢复。从这一考虑出发,本实验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模型上,观察了再灌注时给予卡托普利(caaptopril)对20min停灌/再灌注心脏舒缩功能恢复、心肌Ca~(2 )含量和心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万涛  郑军 《生命的化学》2021,(2):361-367
纳布啡是一种新型的菲族镇痛药,属于混合型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可在脊髓水平激动κ受体发挥强效的镇痛效果,其镇痛作用起效迅速、药效持久、疗效确切;同时由于纳布啡独特的部分μ受体拮抗特性,使其与吗啡相比,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呼吸抑制轻、血流动力学平稳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纳布啡在围手术期镇痛和临床麻醉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结合纳布啡独特的药代动力学、药理学特点及作用机制,对纳布啡在围手术期镇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合理、有效镇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9.
从山西太原晋阳湖水样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甲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ME16.气相色谱分析表明ME16菌株能利用甲烷.ME16菌株的16S rDNA 序列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 10145,AF094713)相似性为99%.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30℃、2%接种量、25%甲烷含量和培养基pH为6.0.用电化学法研究了ME16固定化细胞体系中不同含量甲烷对溶氧的响应时间以及溶氧变化与甲烷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加入固定化细胞后.溶氧变化在100s内达到平衡,溶氧消耗量与通入甲烷气体含量在0~16%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4.对样品气体8次测量,RSD为3.34%,表明该反应体系重现性良好,为该菌株进一步研究甲烷传感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兰涛  郑军  吴为人  汪斌 《遗传》2003,25(5):557-562
用两系杂交稻强优组合培矮64s/E32的一个加倍单倍体(DH)群体,共86个株系,构建了水稻的SSR标记遗传连锁图。选用美国康耐尔大学公布的302对SSR引物,共有127对在两个亲本间检测到多态性,比率为4205%。建成的水稻染色体的图谱(记为PEMAP)共包含122个SSLP标记座位,总长度为1213.4 cM。PEMAP与Temnykh等发表的图谱(记为CUMAP)具有很高的可比性,绝大多数标记都被定位于相同的染色体上,且排列顺序一致。该DH群体的偏分离情况较严重,122个标记座位中有34个发生显著偏分离,比例达27.8%。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3、10、11染色体上的标记全部偏向培矮64s,第4、6、7、8、9染色体上的标记则全部偏向E32。 Abstract: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DH) consisting of 86 lines derived by anther culture of Peiai64s/E32,a two-line hybrid rice variety with high heterosis,was used to construct a microsatellite or SSLP linkage map of rice chromosomes.A total of 302 PCR primers for SSLP analysis on these chromosomes were chosen from a map published by Cornell University (designated CUMAP) and 127 (42.05%) of them were found polymorphic between the two parents.Those polymorphic PCR primers were used for population genotyping.The map (designated PEMAP) comprises 122 microsatellite maker loci,covering a total length of 1213.4 cM.The PEMAP is highly comparable with the CUMAP.Most of the markers were mapped onto the same chromosomes and aligned in the same order.Serious segregation distortion was observed in this DH population,with 34 (27.8%) markers showing significant deviation.It is noted that all markers on chromosomes 1,3,10 and 11 were biased to Peiai64s,while those on chromosomes 4,6,7,8 and 9 were oppo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