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系统。因此,开发出不易产生耐药性、抗菌活性高的新型抗菌药物迫在眉睫。抗菌肽因其分子量小、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但天然抗菌肽具有抗菌活性低、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等缺陷。随着抗菌肽序列和结构的不断优化,多种具有显著体内外抗菌活性且安全高效的新型抗菌药物被研发出来。猪源抗菌肽PMAP-36是从猪骨髓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典型两亲性α-螺旋结构的高阳离子抗菌肽。本文就国内外关于猪源抗菌肽PMAP-36的序列设计及其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首先用动态轴向压缩柱将缬氨酸从丙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三种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又研究了在线性条件下用模拟移动床分离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工艺,实现了丙氨酸和缬氨酸的良好分离,其中丙氨酸的纯度达到96.15%,缬氨酸的纯度达到了98.79%.  相似文献   
73.
氮 (N)、磷(P)是最常见的限制植物生长的矿质元素。水生植物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水体和沉积物,植物体内的元素组成能够反映淡水生态系统的营养供应状况。开都河是新疆一条流经高山草甸和荒漠绿洲的重要内陆河。本研究采集了开都河大型水生植物和水、沉积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生活型和发育史的植物物种叶的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探讨了上下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植物、水体和沉积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和关联。结果表明: 植物叶的N、P平均含量分别为24.9 mg·g-1和2.49 mg·g-1,氮磷质量比值(N/P)平均为12.6。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的N、P含量及N/P存在显著差异:沉水植物N、P含量均显著高于浮叶和挺水植物;浮叶植物N/P为19.2,显著高于其他两类植物,表明其生长可能受P的限制。上游水生植物叶的N、P含量均高于下游。同时,河流上游的沉积物和水体中的N含量均高于下游。与农耕区河段相比,草地区河段水生植物的叶N和P含量较高,可能与草地土壤有机质丰富和放牧产生的排泄物有关,说明放牧对开都河水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大于农耕。过度放牧可能使开都河上游水质变差,改变水生态系统的氮磷养分平衡,并最终影响特定区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74.
森林积雪蒸发(升华)动态的准确测算是正确理解森林积雪区地表能量和水量平衡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区域水文模型和气候模式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现有的森林积雪蒸发测算方法,分析了质量平衡法(包括雪水当量法、降雪和穿透降雪对比测量法、雪面蒸发器法、蒸渗仪法、单株称量法、树冠截雪称量法和γ射线减弱技术)和微气象法(包括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彭曼联合法、空气动力学法、表面温度技术和涡度相关法)的适用性.同时对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蒸发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回顾,并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对今后的森林积雪蒸发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的森林积雪蒸发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5.
森林与空旷地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温度的长期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对温湿度的影响是其生态功能的基础,为了探讨森林的这种小气候效应,本文采用小气候对比观测的方法,根据2005 -2007年观测资料,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与附近空旷地温度、湿度等小气候要素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内近地表层空气温度白天低于林外空旷地,晚间高于林外空旷地,因而具有较低的日较差.非生长季二者的月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但生长季差异明显,月平均气温最高差值出现季节与森林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出现时间一致.气温年较差的平均值林内小于空旷地,差值可达6.3℃.年均森林与空旷地土壤温度全年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以0℃为界,0℃以上,林内土壤温度低于空旷地,0℃以下高于空旷地,其中2005年1月5 cm深处土壤温度差值达到了5.3℃.空气相对湿度生长季差异较大,其中以7、8月份差异最为明显,2006年7月差值最大,达7.0%.  相似文献   
76.
长白山地区生长季降水不均匀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白山地区13个台站1960-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的概念,提出降水集中时段的指标,并应用这些指标分析了该地区生长季降水特征.结果表明:历年降水集中度平均为0.31,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降水集中度准10年周期波动比较明显;从降水集中度的站间差异看,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一性;历年降水集...  相似文献   
77.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森林温度特征的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森林环境效益的基础.对2004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内外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林内外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明显不同.白天林内气温一般低于林外,夜间高于林外.昼间气温差夏季较大,7月平均差值为1.6 ℃;夜间气温差冬季较大,1月平均差值为1.5℃.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日振幅总是林内小于林外,7月空气温度日振幅林内比林外低1.7℃,4月土壤温度日振幅林内比林外低5.8℃.  相似文献   
78.
水稻花粉发育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的小孢子母细胞在花粉囊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小孢子进一步发育成花粉粒。当花粉成熟时,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释放出来进行受精。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参与这一过程的基因,包括控制花粉囊组织的分化、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小孢子的发育和花药的开裂等。本文旨在总结水稻花粉发育过程及其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9.
为了明确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 Günther)养殖宜投喂饵料生物的种类和规格, 通过室内外试验研究了沙塘鳢对生活习性不同8种饵料生物的种类选择, 对不同规格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的选择, 以及其不同生长阶段对饵料鱼大小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沙塘鳢对麦鲮(Cirrhinus mrigala Hamilton)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剩余7种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无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对大、中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 在仿真水草条件下, 沙塘鳢对小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显著大于其对大规格饵料生物的选择指数。在不同生长阶段中, 沙塘鳢全长与其捕食的饵料鱼全长呈现正相关关系; 沙塘鳢捕食的饵料鱼PPR值为0.23—0.73, 均值为0.49±0.1(均值±标准差); 随沙塘鳢规格的增加其捕食饵料鱼的PPR值降低, 捕食饵料鱼规格分布小于环境中饵料鱼规格分布。综上, 沙塘鳢养殖宜投喂饵料鱼麦鲮, 饵料鱼PPR值宜为0.38—0.6。  相似文献   
80.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5种优势树种(红松、水曲柳、色木槭、蒙古栎、紫椴)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测定了叶片碳(C)、氮(N)、磷(P)3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用以分析植物对养分的利用特征,并综合分析了植物WUE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冠层不同位置微气象因子的差异导致W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