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分析和评价Ranson、Glasgow、APACHEⅡ和BISAP 4种临床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225例,分别应用APACHEⅡ、Ranson、Glasgow及BISAP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不同评分标准对该类患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对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的预测情况。结果:225例患者中,轻型胰腺炎188例,重型胰腺炎37例,在轻型和重型胰腺炎患者中,4种评分标准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7例患者存在器官功能不全,4种评分标准与患者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均显著相关。各评分标准中,APACHEⅡ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最好,分别为76%和72%。结论:4中评分方法各有特点,综合应用可能更准确的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抑制CD151表达对人类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CD151-siRNA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入人肝癌HepG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用qPCR,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CD151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研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CD151-siRNA后,HepG2细胞CD15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沉默CD151的表达,FAK,ERK的磷酸化受抑制。结论CD151-siRNA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CD15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抑制FAK,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力。  相似文献   
93.
1.5代杉木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优化1.5代杉木种子园的质量,通过对福建漳平杉木种子园内21个杉木无性系生长和球果特征的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代杉木种子园不同无性系之间的生长和结实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无性系的结实量、球果体积、球果鲜重与其种子产量显著相关,生长性状与结实量、结实量与种子发芽率的相关性不显著。根据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有6个无性系具有生长快且结实量高的特性,可作为重建1.5代杉木种子园的材料。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肝硬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CCL灌胃构建小鼠的肝硬化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硬化进程中血清内毒素及炎性因子IL-1、IL-6、TNF-α水平的变化;采集肝硬化小鼠新鲜粪便,通过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肠道目的菌群的改变。结果:肝硬化小鼠肠道中拟杆菌属和梭菌属细菌显著减少,韦荣球菌属、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细菌显著增加;随着肝硬化进程的加重,小鼠血液中内毒素及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提高。结论:肝硬化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促进了血液中内毒素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95.
李建明  邹志荣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2):2715-2721
利用分期播种法和灌溉上限法,研究了温度、光辐射和水分等环境因子对温室甜瓜幼苗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并基于积温学原理,综合环境其他因子,模拟建立了甜瓜幼苗受有效积温、日温差积累、光辐射积累等多因子驱动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模型.结果表明:周年不同播期,随着有效积温、光辐射积累及不同灌溉水分上限的变化,甜瓜幼苗期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分别呈指数函数和二次抛物线函数变化,但不同播期及水分处理函数常数不同.综合分析认为,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模型分别为有效积温驱动下的指数函数和二次抛物线函数,常数项均由日温差积累和光辐射积累驱动,它们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为真实、客观地模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变化过程,对甜瓜苗期生长分析与生产管理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周海燕  倪斌  邹永华  张蕊  陈勇 《遗传》2008,30(6):716-722
为建立线粒体DNA编码区SNP快速分型方法, 在线粒体DNA编码区选取16个SNP位点(5178A、10398A、14979C、 8020A、 13104G、11959G、10400T、14178C、3970T、5417A、11969A、12811C、10873T、4580A、7028C、12612G), 采用多重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对湖南地区汉族、苗族和土家族各100人进行了mtDNA编码区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SNP 3970T在汉族和土家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均为17%)与苗族相比(8%)存在明显差异(P<0.01), SNP 8020A在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6%)与苗族和土家族人群( 分别为2%和0%)相比存在差异( P<0.05)。在所分析的300名个体中, 共检测到45种单倍型, 3个民族共有的单倍型12种, 两个民族共有的有10种, 有23种单倍型仅在1个民族中出现, 其中汉族特异性的单倍型有8种, 苗族特异性的有6种, 土家族特异性的单倍型有9种。mAPLP是通过设计两条不同的正向或反向引物(使PCR扩增片段长度不同)和1条共用的反向或正向引物, 使两个等位特异扩增片段大小不同, 从而达到SNP分型。  相似文献   
97.
山地麻蜥深秋和晚春几项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地麻蜥 (Eremiasbrenchleyi)是‘我国常见的小型爬行动物。鉴于对它们冬眠期的肥满度等的研究未见有报道 ,作者于 1 995年 1 0月~ 1 996年 5月、1 997年 1 0月~ 1 998年 5月对其肥满度、胴体肥满度、脂肪体系数、生殖腺系数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实验用麻蜥捕捉自徐州市南郊泉山的朝阳山坡上 ,1 995年 1 0月 2 4日捕回 4 4只 (雌性 2 3只 ,雄性2 1只 ) ,1 996年 4月 2 1日捕回 2 2只 (雌性 1 0只 ,雄性 1 2只 ) ;1 997年 1 0月 1 6日捕回 2 3只 (雌性 1 1只 ,雄性 1 2只 ) ,1 998年 4月 2 5日…  相似文献   
98.
微生态制剂4联活菌片治疗肠结核引起的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4联活菌片治疗肠结核引起的腹泻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29.0%(P<0.01)。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肠道内菌群变化: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与正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本研究为首次在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中,通过脂代谢实验指标的测量,评价将柑橘多甲氧基黄酮粉末加入饼干后的降脂作用,旨在为开发一种新型功能食品提供依据.方法 将6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6组,连续喂养6周,建立高脂小鼠模型,而后饲喂相应饼干,继续喂养6周后,检测小鼠体重、Lee's指数、脏器变化、肝组织生化指标和血清中血...  相似文献   
100.
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是我国南方山区常见的杂食性鸟类。为探明其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现状,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和7个核基因非编码区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对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和江西五省(自治区)的栗背短脚鹎11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基于所获得的Cyt b基因866 bp和7个核基因内含子序列6 808 bp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Cyt b基因中,共检测到37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占单倍型总数的35.6%,推测这些共享单倍型可能属于祖先单倍型。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79.77%)。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分析结果均支持栗背短脚鹎种群可能曾经历过种群扩张现象。基于7个核基因内含子联合序列的贝叶斯天际线(BSP)分析,推断其种群在大约5.3 ~ 3.7百万年前(Mya)和约0.7 ~ 0.3百万年前(Mya)发生过扩张。基于Cyt b基因的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11个地理种群共分为两支,一支为海南猴猕岭地理种群,属指名亚种(H. c. castanonotus),其他10个地理种群聚为另一支,属H. c. canipennis亚种,并且后者尚未形成显著的地理结构,单倍型网络图分析也获得相似的结果。本研究所用分子数据基本支持两个亚种的分化,对于存在争议的广西南部分布的指名亚种,其分子数据与形态学亚种归属不一致,有待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