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当前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一种高传染性肺炎,其通过呼吸道飞沫、气溶胶、直接或间接接触、粪口传播或者冷链运输等途径在人群中进行传播,处在潜伏期或尚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也具备传染他人的能力。SARS-CoV-2是一种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拥有线性RNA片段,每个病毒粒子直径为60~140 nm。与其他冠状病毒相似,SARS-CoV-2主要包括4种结构蛋白,即:刺突蛋白(S)、膜蛋白(M)、包膜蛋白(E)和核衣壳蛋白(N)。迄今为止,基于病毒结构基础和病原学特点开发出了多种检测SARS-CoV-2的方法,为疑似COVID-19患者的确诊和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简要介绍了SARS-CoV-2的病原学特征,并综述了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测和新型生物传感器等最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OVID-19的早期诊断与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72.
杨勤民    程二东  王希国  卢增全  孙绪艮   《生态学报》2008,28(6):2635-2635~2644
通过田间蚜块计数、黄色粘虫板诱集、室内镜检等方法统计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及其寄生性天敌日光蜂Aphelinus mali Haldeman种群数量,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消长动态.利用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研究比较了不同时期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群落多样性.连续2a调查发现,苹果绵蚜种群在鲁西南地区全年发生两个高峰,其中5月中、下旬~7月上旬为第一高峰期,8月下旬~10月中旬为第二高峰期.有翅蚜发生在4月上旬~6月上旬和9月上旬~10月上旬.不同时期,苹果绵蚜在苹果树体不同部位的种群数量存在差异,上半年,苹果绵蚜在根、树干及主枝部位分布密集,发生危害较重;7月中、下旬之后,苹果绵蚜在根及树干部位基本不再发生或发生较轻,而在枝干部位,包括主枝、侧枝和新梢,发生危害较重.7月份之前,日光蜂滞后于苹果绵蚜的发生高峰,其控制作用不很明显,7月份以后日光蜂跟随现象才比较明显,与苹果绵蚜的第二个发生高峰前期基本吻合,可以很好地控制苹果绵蚜的危害.鲁西南地区苹果绵蚜及其天敌群落多样性低,群落稳定性差,发现天敌23种,捕食性天敌亚群落中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二星瓢虫Adalia bipunctata (Linnaeus)和叶色草蛉Chrysopa phyllochroma Waesmael等为优势种,特别是4、5月份,七星瓢虫和叶色草蛉可以很好地弥补因日光蜂跟随滞后而对苹果绵蚜控制作用的影响.这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可持续控制苹果绵蚜危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3.
摘要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脂喂养小鼠代谢情况及自发活动节律的影响。方法:6周龄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15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CON)、高脂饲料组(HFD)、高脂饲料+杨梅素组100 mg /(kg?d)组(HFD+MYR)。从干预第10周开始使用Clocklab生物节律采集分析系统记录三组小鼠自发活动数据。干预第13周结束,检测三组小鼠体重、血脂数据。结果:与CON组相比,HFD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01),活动峰值时相(Activity phase)显著后移(P<0.001),自发活动量中值(Activity mesor)和总自发活动量(Total counts)明显增加(P<0.05),HFD+MYR组体重和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显著升高(P< 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1),活动峰值时相显著后移(P<0.001),自发活动量中值和总自发活动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HFD组相比,HFD+MYR组体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活动峰值时相明显前移(P<0.05),自发活动量中值和总自发活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杨梅素可改善高脂喂养小鼠的代谢状态及减轻小鼠自发活动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674.
杨梅水溶性红色色素的提取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从新鲜的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果中提取红色色素。最大吸收波长是515nm。34%色素水溶液达到饱和,几乎不溶于乙醇。温度、光和pH值的改变对色素稳定性均有影响。色素对Mg^2 和Fe^3 金属离子敏感性强。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但蔗糖对稳定性有影响。色素耐氧化性较弱,而耐还源性较强。色素的毒性实验表明:无毒性。  相似文献   
675.
产氨基酰化酶米曲霉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亚硝基瓜抑菌圈法对米曲霉菌株3042,AF92011,AF93018,AF93020,AF93022,AF93332进行诱变处理,从诱变菌株中筛选到几个高产氨基酰化酶菌株(3042-5,AF93020-2,AF93020-6和AF93022-5),对DL-蛋氨酸的拆分活力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34.1%、157.6%、152.4%和145.4%,其中米曲霉菌株3042的诱变菌株3042-5最高酶活力达203.1U/ml  相似文献   
676.
甜味蛋白是一类具有高甜度、低热卡、多功能的天然甜味剂。但要从几种古老的植物中提取甜味蛋白较为困难 ,且难以开发和利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甜味蛋白基因克隆到微生物细胞中 ,构建产甜味蛋白的基因工程菌 ,为商品化生产甜味蛋白开辟了一条快速而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77.
中国新纪录属--小裂绵蚜属(同翅目,瘿绵蚜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瘿绵蚜科Pemphigidae 1新纪录属--小裂绵蚜属Schizoneurella Hille Ris Lambers,1973;记述1新纪录种,印度小裂绵蚜Schizoneurella indica Hille Ris Lambers,1973.标本采自云南省昭通市,该种在苹果Malus pumila根部取食,蚜虫是重要的苹果害虫,可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文中提供了各型检索表、形态记述、寄主植物及地理分布,配有形态特征图和野外生态照片.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678.
现阶段干细胞的来源常具有侵入性,该文旨在研究新来源于经血的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enSCs)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分化潜能。采用密度梯度法从女性经血中分离MenSCs,测定MenSCs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免疫荧光法检测MenSCs nestin阳性表达情况,体外验证其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结果表明,MenSCs具有典型的梭状结构,细胞倍增时间为32.2 h,均一地高表达CD29、CD90及CD105,不表达CD14、CD45、HLA-DR。免疫荧光表明,MenSCs为nestin阳性。MenSCs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为阳性。成骨诱导前期诱导组细胞胶原表达量升高,诱导两周后MenSCs形成钙结节,诱导组细胞ALP(alkaline phosphatase)活性连续3周呈上升趋势。以上证明,MenSCs具有来源广泛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较低免疫原性、nestin阳性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特性,可成为干细胞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79.
本文研究了小龙门林区夏季鸟类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及其在 1999年~ 2 0 0 3年时间段内的变化。通过野外设置8块样地 ,采用网捕环志、望远镜观察、鸣叫识别三种方法统计 ,得到了以下结论 :山雀科 (Paridae)、长尾山雀科 (Aegithalidae)、翁鸟科 (Muscicapid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 ,银喉长尾山雀 (Aegithaloscaudatus)、大山雀 (Parusmajor)、褐头山雀 (Parusmontanus)、冠纹柳莺 (Phylloscopusreguloides)为该地区的优势种 ;林区鸟类物种及生物多样性丰富 ,且在研究阶段内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另外 ,通过分析也发现林区内空间距离是决定不同森林生境类型间鸟类群落相似程度的主要因素 ,这些结论对于太行山生态恢复工程如何继续实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0.
二色补血草叶片泌盐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二色补血草盐泉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二色补血草叶下表皮具有花型盐腺,这些盐腺是由基细胞和帽细胞构成,植物体靠盐腺的泌盐孔和基细胞破碎释盐,表明二色补血草具有演化较高级的双重泌盐结构,是二色补血草能在盐碱地生长而不受盐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