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4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318篇 |
专业分类
10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胡杨种子散布的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额济纳胡杨为研究对象,对种子雨的散布时间、强度、散布距离以及种子雨和空气湿度、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胡杨种子雨可以分为初始期、高峰期和消退期3个阶段,大部分的种子集中在高峰期落下。种子的散布主要受湿度和风的影响。湿度对种子雨的强度起主要作用,在一天之中,种子在湿度较低的中午和下午集中散落。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种子雨强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分析后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种子的散播距离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种子落在母树附近,少部分种子能够进行长距离传播。风对种子的传播的方向和距离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方向上的种子传播距离和强度相差很大。在顺风方向上,种子的传播距离最远,所有的长距离传播现象几乎都发生在这一方向上;而在主风向的垂直方向和逆风方向上,种子的散布距离较小,很少有种子能够进行长距离传播。对风的观测表明中午后和下午初的风力较强,而此时种子雨强度又最大,有利风力条件和高种子雨强度出现的同步性可能是促进胡杨种子进行长距离传播最有效的生物控制机制。由于胡杨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时间非常短暂,所以研究中不同胡杨母树林间种子散播时间的差异可能是胡杨种群内部为适应不同洪水期所表现出的风险分摊机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2.
63.
介绍了微量量热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微量量热法在酶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发病机制不明,患病率逐渐增多,缺乏客观诊断指标,常规治疗主要依靠教育和行为训练,但效果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胃肠镜粪微生态制品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儿童孤独症1例,探索其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参照本课题组报道的方法,收集通过严格筛选的供体粪便,体外制备粪微生态制品。孤独症患儿,男性,8岁,确诊孤独症5年余,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静脉麻醉下,分别经胃镜、肠镜行粪微生态制品大肠和小肠注入。以临床评价、患儿的生活行为观察(来自患儿主要照顾者),孤独症行为评定检查表(autism behaviorchecklist,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和对比。结果治疗前患儿ABC量表评分为112分,CARS量表积分为38分;治疗后8周,ABC量表评分降低至76分,CARS量表积分降低至32分,积分改善非常显著。语言、沟通、感觉、运动、自我照顾的各项能力整体提高,同时患儿在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情绪方面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胃肠道症状(呃逆)显著缓解。结论粪微生态制品移植对该例孤独症患儿的治疗,疗效明显,未见明显副反应,提示粪微生态制品移植对孤独症患儿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新疗法,但其长期疗效、不良反应有待多样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6.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顺、逆行标记方法对鸣禽鸟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脑干听觉核团及神经通路,从外周至中枢逐级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通路,前脑古纹状体腹内侧粗核是大脑控制发声的重要核团之一,它发出枕中脑后束经端脑前联合呈双侧支配延脑中间核,中间核又发出舌下神经经气管鸣管分支支配鸣肌,中间核同时也接受中脑背内侧核的支配,2.脑干听觉中枢及通路,中脑背外侧核是脑干较高级听觉中枢、初级中枢耳蜗核由角核和前庭外侧核组成,NA发出以对侧为主的纤维经外侧丘系可直接传入中脑背外侧核形成脑干听觉直接通路。 相似文献
67.
高山微水体由于面积微小且通过地表径流形成串联结构常常被认为与高山溪流具有类似的生境, 然而由于这两类生境中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多样性存在差异,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能完全不同。滇西北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 境内高山微水体和高山溪流分布密集, 在区域底栖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然而目前对这两类高山淡水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为了比较这两类生境环境因子的异同及其对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维持作用, 2015年6月, 作者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的高山峡谷内, 对27个高山微水体和同区域分布的1条高山溪流(海拔高差500 m范围)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 (1)高山微水体和高山溪流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分类单元种群数量均比较庞大, 而稀有分类单元数量较多且种群较小; (2)两种生境在环境因子、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方面的差异明显, 高山溪流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3)高山微水体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分布与水环境因子无关, 而高山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形成受到与流速关联的水环境因子和海拔的影响。因此, 高山微水体与高山溪流不能简单地视为类似的生境类型, 它们对区域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维持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河南曹岗湖浮游动物野外现场试验初报蔡庆华,伍焯田,黎道丰,梁彦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关键词浮游动物,野外现场试验,湖泊生态系统,黄淮海平原PRILIMINARYREPORTONINSITUEXPERIMENTOFZOOPLA... 相似文献
69.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Ⅲ.广东省2001年度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以及两个假说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对广东省2001年度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以相似性系数为0.70阈值时,可将采集于广东省三大生态稻作区、早稻和晚稻生长季节的96个菌株划分为12个遗传宗谱; 其中宗谱8和9的菌株数各占总数的25% 和18.8%,为优势宗谱.从稻作区来看,宗谱3 和 8为各个稻作区的共同宗谱;而宗谱1和 2,7和11,以及9、10和12则依次是粤北、粤中和粤南稻作区的特异性宗谱.从生长季节来看,来源于早、晚季的菌株完全分属于宗谱图的上、下两个半区,彼此之间不存在共同的宗谱;而且两个优势宗谱都集中于晚季供试亚群体.结合前两次实验的结果,作者提出了如下两个假说来解释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所表现的遗传特性一个地区或生长季节的病原菌群体,其优势宗谱所占的比例越高,该地区或生长季节病害发生就越严重;在长期的水稻栽培历史中,稻瘟病菌群体可能逐步地形成了早季宗谱(小种)和晚季宗谱(小种)的遗传分化.如何进一步验证上述两个假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我院从 1 996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8月收集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伴 ST段抬高的患者72例。其中 40例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并与常规治疗的 3 2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2例伴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的病人。溶栓组 40例 ,均符合 1 996年 7月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 [1]的标准入选。其中 ,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 43~ 87岁 ,平均 6 4岁。对照组 3 2例中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7~ 83岁 ,平均 6 2岁。两组性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