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据介绍,近几年,国外报道青霉素对高等植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能诱导α-淀粉酶形成、促进叶绿体色素的合成并抑其降解、促进茎叶生长、促进根的形成和生长、抑制根瘤形成、刺激愈伤组织生长等。为了减少水稻花粉培养的污染频率,1974年我们曾在培养基内分别加各种抗生素,发现培养基内同时加青霉素和制霉菌素  相似文献   
72.
以阔叶树种木荷和栾树1年生幼树为对象,采用室内盆栽,通过配制3个不同浓度梯度的Pb Cl_2溶液于盆栽土壤中(L1L2L3),对比研究Pb胁迫下两种幼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规律,运用Lake模型从能量平衡及分配的角度揭示不同浓度Pb胁迫下木荷和栾树光系统Ⅱ运转状况,并为木本植物幼树耐Pb程度的快速诊断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3个不同浓度的Pb处理下,两种供试幼树随着入射光强(PAR)的增大,除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_(NO))以外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随着PAR的变化而变化,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和可调节性能量耗散(Y_(NPQ))呈上升趋势,而光系统Ⅱ(PSⅡ)量子效率(Y_(Ⅱ))和光化学猝灭(q L)呈下降趋势。同时,两种供试幼树的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r ETR、Y_(Ⅱ)、q L,随着Pb污染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Y_(NPQ)和Y_(NO)则随着Pb污染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b对两种供试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抑制效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Pn)上也有体现。本实验还得出,在L1浓度时木荷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能保持在较高水准,随着污染浓度的增大,其光能转化能力弱于栾树。同时,栾树调节能量耗散的能力和对Pb胁迫的敏感程度均高于木荷,进一步说明了栾树对Pb的耐性高于木荷。综合分析后得出,Y_(NO)和Y_(NPQ)可作为植物Pb胁迫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3.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SOC)稳定性的影响对深入理解高浓度CO2下SOC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长期定位试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SOC物理分级及矿化培养试验,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SOC含量、颗粒有机质(POM)含量、SOC矿化强度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层次稻田SO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表层SOC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使表层土壤POM-C显著增加了93.7%,同时使表层土壤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1.1%和83.7%,从而降低了表层SOC稳定性;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深层SOC含量及其稳定性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评估土壤固定和储备碳的能力,为今后温室效应下农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中华按蚊是我国按蚊的优势蚊种,是我省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了观察近几年来DDT、马拉硫磷和杀螟硫磷对中华按蚊的毒效作用,我室于1996年在独山、荔波两县进行了3种杀虫剂对中华按蚊的毒效测定,为今后我省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杀虫剂为  相似文献   
75.
毛诗曹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这是我国现存文献中关于蜉蝣的最早纪载,亦即后世解释这一虫名的最后根据。日本学者以此名作为Ephemeroptera(蜉蝣目)一目昆虫的名称,我国现今昆虫学上一贯沿用,这是对的。但是唐人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引用了郭璞,陆玑及樊光的说法(郭,陆,樊三人时代有先后,此处依孔颖达所引的次序)。以为蜉蝣是一种甲虫,这就在后来文献中发生了很多混乱,以致最近朱弘复高金声二位同志所著本草綱目昆虫名称注根据本草網目中资料也认为它们可能是属于金龟子科中的一种昆虫。这是必须加以辩正的。为了便于与古代文献作比较起见,兹将蜉蝣目昆虫的生活习性作一个概略的叙述。按  相似文献   
76.
我国在西汉以前所倡导的动物分类法共有五种。我们可以将此五种大别之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尔雅”的虫、鱼、鸟、兽分类法。“尔雅”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五篇,每篇都有详细的真实的内容,事实上是用虫、鱼、鸟、兽四大类包括一切动物。另一部分是“礼记”月令有虫鳞、虫羽、虫倮、虫毛、虫介五大类,包括一切动物,都名之为虫,我们简称之为五虫分类法。“周礼”地官土会有毛、鳞、羽、介、裸五物而另有五种其民。“考工记”梓人将动物分为大兽与小虫,又将大兽分为脂、膏、裸、羽、鳞五者。此外“吕氏春秋”观表篇有毛、羽、裸、鳞四种名称,虽然前人没有  相似文献   
77.
生物炭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干旱区生物炭的合理施用量及其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3种生物炭添加量(5%、10%和15%)和4种生物炭类型(d<0.25 mm竹炭、0.25 mm<d<1 mm竹炭、d<0.25 mm木炭和0.25 mm <d<1 mm木炭;d为粒径)对地下水补给、土壤持水能力、土壤水分上升运动和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炭对地下水补给、土壤持水能力、土壤水分上升运动和蒸发都有明显影响,但生物炭原料和粒径不同,其影响效果不同;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升高,地下水对土壤补给量增大;添加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促进土壤水含量的上升速度,其中,添加竹炭效果大于木炭,小粒径生物炭大于大粒径生物炭;生物炭添加量较低(5%)时能有效抑制土壤蒸发,但添加量过高则可能促进土壤蒸发.干旱地区土壤适当施用生物炭可提高土壤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78.
本文比较研究了等渗NaCl和KCl胁迫下,高粱幼苗生长及叶片离子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有关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浓度NaCl和KCl胁迫7天时,高粱生长、含水量和质膜相对透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已明显下降,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增加。NaCl胁迫下叶片Na+含量成倍增加,而K+和Ca2+含量无明显变化。KCl胁迫时叶片K+含量明显增加,Ca2+含量明显下降,而N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NaCl或KCl浓度的增加,幼苗生长和叶片含水量明显下降,质膜透性和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进一步下降。 NaCl胁迫下叶片Na+含量进一步增加,K+和Ca2+进一步下降,而KCl胁迫下叶片K+含量进一步 增加,Na+和Ca2+含量进一步下降。KCl对高粱生长抑制、质膜透性、Ca2+含量下降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均明显大于等渗的NaCl。  相似文献   
79.
一种简便实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定量测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群  曹新文  邹国林  朱汝潘 《遗传》1987,9(4):34-36
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酶学研究,无论 在理论上或应用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准确而 简便的定量测活方法,是进行酶学研究的前提 之一。目前这类酶的定量侧活,多采用同位素 标记法或微光密度扫描法。一”,但前者受到标记 底物来源、同位素半衰期和比强度的影响;后者 需要昂贵的仪器,故它们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下面介绍我们建立的一个简便实用的方 法,即对酶切凉脂糖凝胶电泳拍照记录,其负片置测微光度计上进行测定,以此来对酶活力进 行定量。  相似文献   
80.
采用Giemas染色、C─带、Ag—NORs、荧光染色和复制带显带的技术对黄颡鱼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只有部分的染色体呈现阳性C─带,可分为三类,其中NORs区是染色最深、染色面积最大的区域,为深染居间C─带。其Ag-NORs位于m5q末端。CMA3染色显示NORs区呈现出明亮的荧光。中复制染色体上着丝粒区、端粒区和居间区浅染。发现核仁缢痕、深染居间C─带、Ag—NORs、CMA3明亮区和中复制带浅染NORs区位置基本一致,C─带阳性区和中复制带浅染区具有对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