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51.
运用色素置换、单分子复合膜技术及方波伏安法测定, 研究了色素置换对紫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601光合反应中心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并探讨了相关机理. 研究发现, 紫细菌光反应中心在外加电位驱动下也可以产生电荷分离, 其效果等同于照光条件下的原初光化学反应. 在金电极表面上, 由2,3-二巯基丁二酸(DMSA)、聚二甲基二丙烯氯化铵(PDDA)与紫细菌光合反应中心(RC)组装而成单分子层复合膜(RC-PDDA-DMSA膜). 利用方波伏安法对RC-PDDA-DMSA膜进行了研究, 用低频率和高频率方波分别检测到紫细菌反应中心光化学反应不同的4个氧化还原电位对的参数. 通过非线性拟合, 获得了P/P+的标准电位(0.522 V)和电极反应速率常数(13.04 s-1). 植物去镁叶绿素(Phe)置换细菌去镁叶绿素(Bphe)后反应中心在- 0.02 V的氧化还原峰显著变化, 进一步分析后认为是色素置换降低了Bphe- / Bphe(Phe- / Phe)和QA-/QA电位对之间电子转移速率. 分析不同色素置换后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 并对不同的色素分子的功能基团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叶绿醇尾同卟啉环上的其他取代基团一样明显影响了色素置换的位点和效率.  相似文献   
52.
1 教学内容及教学分析“叶片剪影”是中师生物学教材中的 1个实验。作为“植物生理”单元中的 1节 ,在讲述光合作用之前 ,先做这个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从感性的知识着手 ,去认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因此可以把“叶片剪影”实验看作是讲授光合作用知识的铺垫 ,即要从实验中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其条件是必须有光。可见本实验的重点是研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 ,其难点是从实验结果中去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 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 ,让学生学会做“叶片剪影”的实验(包括方法、过程及结论分析等 ) ,让学生学…  相似文献   
53.
木本植物快速繁殖途径及其增殖效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木本植物快速繁殖的3种途径,即腋芽生枝、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途径。总结了木本植物快速繁殖过程中影响其增殖效率的因素,认为进行木本植物快速繁殖,应扩大取材范围、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与不同杂种世代取材的研究表明,过去小麦花培育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取F1代材料花药培养。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用F1代材料进行花药培养育种的效率非常低,特别是在花培苗群体小的情况下,要获得新品种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实验结果以及理论分析,建议花培育种应结合常规的田间选择,取F2或F3代(特别是F3代)材料是进行花培,育种效果较好。并在此实验结果的指导下,从稍高世代取材,于5-7年的时间内选育出两个通过审定的花培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5.
据介绍,近几年,国外报道青霉素对高等植物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能诱导α-淀粉酶形成、促进叶绿体色素的合成并抑其降解、促进茎叶生长、促进根的形成和生长、抑制根瘤形成、刺激愈伤组织生长等。为了减少水稻花粉培养的污染频率,1974年我们曾在培养基内分别加各种抗生素,发现培养基内同时加青霉素和制霉菌素  相似文献   
56.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SOC)稳定性的影响对深入理解高浓度CO2下SOC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长期定位试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SOC物理分级及矿化培养试验,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SOC含量、颗粒有机质(POM)含量、SOC矿化强度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探讨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层次稻田SO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表层SOC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使表层土壤POM-C显著增加了93.7%,同时使表层土壤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1.1%和83.7%,从而降低了表层SOC稳定性;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深层SOC含量及其稳定性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评估土壤固定和储备碳的能力,为今后温室效应下农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陆茂林  施大林 《工业微生物》1997,27(2):25-28,33
设计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菌种筛选模型,并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到51株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获得两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分别定名为Nocardia,JIM-89和JIM-127。对两株菌的发酵条件,特别是培养基组成,进行了初步研究。两株菌所产生的絮凝剂,对大肠杆菌悬液20min的絮凝活性在1000u/ml,最高可达1248u/ml。  相似文献   
58.
毛诗曹风“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这是我国现存文献中关于蜉蝣的最早纪载,亦即后世解释这一虫名的最后根据。日本学者以此名作为Ephemeroptera(蜉蝣目)一目昆虫的名称,我国现今昆虫学上一贯沿用,这是对的。但是唐人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引用了郭璞,陆玑及樊光的说法(郭,陆,樊三人时代有先后,此处依孔颖达所引的次序)。以为蜉蝣是一种甲虫,这就在后来文献中发生了很多混乱,以致最近朱弘复高金声二位同志所著本草綱目昆虫名称注根据本草網目中资料也认为它们可能是属于金龟子科中的一种昆虫。这是必须加以辩正的。为了便于与古代文献作比较起见,兹将蜉蝣目昆虫的生活习性作一个概略的叙述。按  相似文献   
59.
我国在西汉以前所倡导的动物分类法共有五种。我们可以将此五种大别之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尔雅”的虫、鱼、鸟、兽分类法。“尔雅”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五篇,每篇都有详细的真实的内容,事实上是用虫、鱼、鸟、兽四大类包括一切动物。另一部分是“礼记”月令有虫鳞、虫羽、虫倮、虫毛、虫介五大类,包括一切动物,都名之为虫,我们简称之为五虫分类法。“周礼”地官土会有毛、鳞、羽、介、裸五物而另有五种其民。“考工记”梓人将动物分为大兽与小虫,又将大兽分为脂、膏、裸、羽、鳞五者。此外“吕氏春秋”观表篇有毛、羽、裸、鳞四种名称,虽然前人没有  相似文献   
60.
生物炭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干旱区生物炭的合理施用量及其对土壤水文过程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3种生物炭添加量(5%、10%和15%)和4种生物炭类型(d<0.25 mm竹炭、0.25 mm<d<1 mm竹炭、d<0.25 mm木炭和0.25 mm <d<1 mm木炭;d为粒径)对地下水补给、土壤持水能力、土壤水分上升运动和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炭对地下水补给、土壤持水能力、土壤水分上升运动和蒸发都有明显影响,但生物炭原料和粒径不同,其影响效果不同;随生物炭施加量的升高,地下水对土壤补给量增大;添加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促进土壤水含量的上升速度,其中,添加竹炭效果大于木炭,小粒径生物炭大于大粒径生物炭;生物炭添加量较低(5%)时能有效抑制土壤蒸发,但添加量过高则可能促进土壤蒸发.干旱地区土壤适当施用生物炭可提高土壤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