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类黄酮是植物中的一种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与植物的花色形成有关。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体内,CHS表达量的增加或减少都可能改变花的颜色。从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花瓣的cDNA中克隆到了CHS—A基因,进行了全序列分析,并与国外已报道的CHS—A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克隆的CHS-A基因长为1170bp,编码一个由38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国外已报道的CHS—A同源率高达99%。此外,还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CHS—A基因的高效表达。CHS—A基因的成功克隆与表达为研究CHS—A基因对植物花色的影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类黄酮是植物中的一种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与植物的花色形成有关。查尔酮合酶是类黄酮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在植物体内,CHS表达量的增加或减少都可能改变花的。从矮牵牛花瓣的cDNA中克隆到了CHS-A基因,进行了全序列分析,并与国外已报道的CHS-A-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  相似文献   
33.
仙鹤藓属(Atrichum)藓类植物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Hedw.)P.Beauv.)和仙鹤藓小形变种(Atrichum undulatum var.minus(Hedw.)Par.)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为研究仙鹤藓属(Atrichum)藓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将仙鹤藓和仙鹤藓小形变种原丝体接种在含有4%葡萄糖和0.2-2.0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培养一个月后,成功地诱导出疏松、易碎的绿色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和常规继代培养较适合的培养基为含4%葡萄糖和1-2mg/L 6-BA的MS培养基。当将继代培养5次的脱分化藓类愈伤组织转移到含4%葡萄糖但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时,能再分化形成原丝体,而在无任何碳源的Benecke培养基土培养时,能再分化形成经原丝体阶段发育来的直立配子体。  相似文献   
34.
杨晓杰  沙伟  肖静  汪楣芝 《植物研究》2003,23(4):415-418,T005
报道了中国产光萼苔科四种植物配子体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四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n=8。核型为:细光萼苔陕西变种(P.gracillima vat.urogea)k(n)=8=8m或k(n)=8=4v 4(v);毛缘光萼苔(P.vernicosa)k(n)=8=5m 3sm或k(n)=8=6v 2J;密叶光萼苔(P.densifolia)k(n)=8=8m或k(n)=8=5v 3(v);多瓣苔(Macvicaria ulophylla)k(n)=8=6m 2sm或k(n)=8=6v 1(v) 1J.  相似文献   
35.
用黄腐酸和汪平酸浸种后,对于小麦种子萌发无明显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黄腐酸和汪平酸溶液培养小麦幼苗,发现适当浓度时对于幼苗及根系生长与分化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10ppm黄腐酸和50ppm汪平酸可显著增加去根绿豆下胚轴再生根数,而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高,根数不断增加而根长却逐渐减短。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丛藓科(Pottiaceae)六种孢子的形态特征。在近极薄壁区的有无及形状、外壁纹饰的细微结构及分布等方面有区别。显示了同科不同属(Genus)、种(Species)间的遗传分化。但六种孢子的形态、大小、外壁厚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从孢粉学角度证实丛藓科可能是一个自然分类群。从孢粉形态和萌发孔类型上分析,六种丛藓孢子比泥炭藓(Sphagnum)进化。从孢粉萌发孔演化方面看,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比较,苔藓的近极萌发孔是处于原始位置。  相似文献   
37.
首次报道中国角苔类植物的2科、5属和7种的孢子和假弹丝的形态。附分科和分属的检索表。从形态上观察,短角苔科植物为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研究了615近交系小鼠的自发性可移植性肺癌(P_(615))和肝癌(H_(615))组织中神经节苷脂结合唾液酸含量和神经节苷脂图谱。P_(615)和H_(615)癌组织中GLS结合唾液酸含量均比正常对照为高,分别为对照组织的2.9倍和1.9倍。615小鼠的正常肺组织和肝组织的GLS主要成分均为GM_3。在P_(615)和H_(615)癌组织中GM_3含量均明显减少。肺癌组织中GM_2大量增加,肝癌组织中不仅GM_2明显增加,GM_1和GD_(18)也明显增加。P_(615)和H_(615)这两种分化程度较高、恶性程度较低的癌组织GD_3的百分含量比正常对照组织略有降低。本文结果提示,自发性可移植性P_(615)和H_(615)肿瘤组织中不仅神经节苷脂含量(以唾液酸量计)升高,而且GLS的组分也发生改变。GM_3含量减少和GM_2含量增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长和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0.
蒜瓣在温度调节下解除休眠前后的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恒温30℃贮存大蒜可以延长休眠10来个月,短时期的放置在4℃下就能解除休眠。蒜瓣外表皮细胞核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休眠解除与否的指标。解除休眠后蒜瓣外表皮细胞核显示出酸性磷酸酶、三磷酸腺苷酶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处于休眠状态的表皮细胞中细胞核一直保持休眠期所特有的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细胞内没有上述三种酶的活性。在30℃中保存一年以上,细胞也会发生局部解体与细胞内含物的撤离,细胞内明显地分布着许多蛋白质颗粒,细胞间有“核穿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