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竹柏(Podocarpus nagi pilger)是一种古老 的裸子植物,属于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罗 汉松属(podocarpus)u1。有关罗汉松属植物的 染色体数目已有过报道,为11-19对不等〔310 但关于竹柏的染色体数目以及核型的分析尚未 见报道。本文对竹柏的体细胞进行了核型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宁夏拘祀是贵重的中药材,构祀子人药或 为酒料有坚筋骨、补肝肾、滋肾润肺的功能。拘 祀子还可以做为食品加工的原料,制成各式糕 点。我国所产拘祀子,特别是宁夏拘祀子,除国 内需用外,每年还大量出口。黑果病是拘祀子 主要病害,由于黑果病的危害,使其品质下降, 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竟达50-80%[1]。为 了筛选抗病突变体,我们从下胚轴、茎端和幼嫩 子房诱导愈伤组织,并使其再生植株。目前,国 内已有人做了叶片[2][3]和花药[4]组织培养并得 到植株,但尚未见由下胚轴、茎端和幼嫩子房培 养诱导形成完整植株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邵启全  李长森  巴桑次仁 《遗传》1975,2(2):123-128
       文报道了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现有二棱野生大麦。它有广大的分布地区。形态学鉴定,证明它们分属于二棱野生大麦的三个基本变种。还证明六棱野生大麦有广泛的分布地区和物种的多形性。a次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有六棱瓶形野生大麦,此外还有一些野生大麦的中间类型分布在这一地区。       细胞学鉴定证明上述野生大麦类型染色体组型的第一对最长染色体的一端携带小随体,属a,a,型。       有些野生大麦具有抗病、丰产、优质的特点,可作为育种家的珍贵原始材料。       根据上述实际资料认为二棱野生大麦、瓶形野生大麦和六楼野生大麦是野生大麦由野生向栽培方向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进化阶段。这些类型全部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说明我国是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4.
枸杞胚乳植株的诱导和它的倍性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花后20天左右的枸杞胚乳,在附加2,4-D(0.2—2ppm)的MS培养基上长出愈伤组织。将胚乳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BA 0.2ppm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苗,其中发现少数畸形苗。小苗转入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促进了生根。胚乳愈伤组织及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很不一致,并观察到了极有丝分裂现象,获得了移栽成活的不同倍性的20棵胚乳植株。其中5棵胚乳植株三倍体水平细胞占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1980年11月30日—12月5日在美国密执安州底特律市召开了由美国农学会、作物学会、土壤学会联合举办的大型学术报告会。约有3,000余人参加会议。全部学术报告以分组形式进行,中小会宣读论文。会议除了学术报告外,还用了一个大厅展出墙报、各学科的科学仪器设备以及图书展销。  相似文献   
16.
构祀胚乳植株二代的形态及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有十余种植物的胚乳培养获得了植株,在这些植株中只有少数是三倍体的,大多数发生了细 胞染色体数目,的多倍化和分裂行为的畸变‘”。我们曾以拘祀为材料进行胚乳培养,获得了不同倍性的 胚乳植株「,,,并且首次培育胚乳植株开花结实,使胚乳植株完成了生活周期〔33O胚乳植株的形态及细胞 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1983年10月22日—26日在北京召开了国际作物遗传操作学术报告会。会议由两个国际性学术讨论会组成。一个是第三届国际植物单倍体学术讨论会,另一个是第一届国际植物体细胞遗传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来自国外的有30个国家174人,来自各省市的国内代表共169人。会议期间就单倍体、突变体、形态建成、无性变异、原生质体培养及植物基因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等七个方面,分四个分组会宣读了161篇报告。在全体大会上由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那桑以《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  相似文献   
18.
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的细胞中除了染色体以外,还有Ti质粒,它能 通过植物被擦伤的部位感染植物,进人细胞中 去。Ti质粒上的一小段T-DNA 可以随机地 与细胞染色体结合,从而导致植物细胞迅速分 裂而结瘤。在瘤组织的细胞中可以合成章鱼碱 (Octopine)或胭脂碱(Nopaline) o感染后的植 物细胞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无激素的培养基 上生长。这个试验体系已经应用于植物遗传工 程[2l。在茄科植物如烟草[4]、龙葵Ell植株中TDNA 已经能够表达。这些T-DNA转移成功 的例子使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应用于重要的经 济作物— 甜菜(Beta vulgaris)上来。虽然 致瘤农杆菌可以使甜菜致瘤[5],然而T-DNA 在甜菜基因组中能否转移和表达,则尚未见报 道,而这正是利用Ti质粒做为遗传载体的关 键。本试验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并得到 了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西藏半野生小麦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一、发现西藏半野生小麦的经过情况及其分布地区 1974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从四川进藏,沿途进行了线路考察。在昌都专区察雅县吉塘区调查野生大麦时,藏族社员提供了半野生小麦的情况。它是一种在形态上很象小麦,而在成熟时穗轴折断的一种小麦,一般是做为田间杂草混杂在青稞与小麦田间。采集了植株标本和种子。当考察队到达西藏自治区农科所吋,得知自治区农科所程天庆、董玉鳌同志早在1962年曾在山南专区隆子县三安曲林采集到一种成熟时穗轴折断的小  相似文献   
20.
白菜畸胎瘤诱导及T-DNA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是我国北部地区主要蔬菜之一,以其供应期长,上市量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菜种。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我们目前所采用的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各方面都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如何定向培育生产所需要的白菜新品种仍是农业科学工作者迫切的任务。遗传工程的研究一开始就鲜明地展示出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目的。本文报道采用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处理白菜幼小植株的下胚轴首次获得畸胎瘤,并证实T-DNA成功地整合到白菜细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