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8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41.
<正>为缩短学术论文发表周期,提高学术论文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争取创新性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于2012年1月与中国知网(CNKI)签订了《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协议》。"优先数字出版"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的数字出版方式,属  相似文献   
42.
再看北大荒     
马中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38年前曾在北大荒兵团“屯垦戍边”,现在从事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本刊记者就北大荒(三江平原)湿地环境变迁等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3.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30-1530
由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省生态学会承办的“第12届全国农业生态学研讨会”将于2005年10月24~26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44.
大美井冈山     
红色的土地,革命的摇篮,这里是军旗升起来的地方。崇山峻岭,气势磅礴,这里的自然风光旖旎无限。物种丰富,森林古老而辽阔,这里还是一个绿色的宝库。  相似文献   
45.
讣告     
《遗传》2021,(2):196-196
中国共产党员、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医学遗传学家杜传书同志于2021年1月17日11时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杜传书,男,四川省成都市人,1929年9月5日出生,1956年加入中共党员。1952年8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原四川医学院)医学系,后留校任教。1954年调至广州中山医学院工作。1954年至1981年,历任原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1982年由他创建了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1985年起任遗传教研室教授、主任,198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7月退休。  相似文献   
46.
洋安渡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埋藏于长江右岸第2级阶地的上部,时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碎屑和石器;其它遗物包括以大溪文化类型为主的陶片和大量动物残骸。石制品的原料来源为遗址附近长江河漫滩的砾石,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石片生产技术主要为以生产零台面石片为目标的摔碰法。石器类型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石斧毛坯、磨石和磨光石斧等;砍砸器和刮削器全部单面加工,技术熟练,加工简单,刃缘较长;石斧毛坯虽为打制,但形状规整,加工精致,是石器加工的重点;磨制石器数量少且残断。洋安渡遗址的石器兼有打制和磨制两大类,虽然石器加工的重点为磨制石斧,但打制技术依然重要,其一方面为磨制石斧打制合适的毛坯雏形,另一方面加工砍砸器、刮削器等打制石器满足临时和补充的使用。洋安渡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为了解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技术提供了直接的材料。  相似文献   
47.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启动了全球卫生图书馆(Global Health Library,GHL)项目。该项目拟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卫生虚拟图书馆,旨在便捷的向全世界提供卫生相关信息。全球卫生图书馆由非洲区、美洲区、中东区、欧洲区、东南亚区及西太平洋地区共同组成,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建立全球医学索引,提供全世界的医学文献题录及文摘。  相似文献   
48.
会议报道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0):106-107
第15届国际植物营养大会在京召开,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召开。  相似文献   
49.
投稿须知     
《植物研究》2019,(5):691-691
1.投稿前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bbr.nefu.edu.cn/)认真阅读本刊投稿中心中的各项说明,并按照本刊要求修改和补充论文中的有关内容,使论文符合本刊要求。投稿时请附作者单位介绍信或全体作者签名,说明无泄密、署名无误和未一稿多投,网上投稿请签订版权转让协议。作者自留底稿及软盘备份。2.投稿时,请登陆本刊网站在线提交论文。投稿后,可随时登陆查询稿件处理状况。3.稿件如初审通过,请作者按要求邮寄已签名的《版权转让协议》。  相似文献   
50.
2004年5-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新疆北部和中部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现24个石器地点和数千件石制品,采集和试掘出500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石制品来自于地表,少数出自原生地层。石制品类型多样,包括普通石核与石片、棱柱状石核、石叶、两面器、细石叶石核、细石叶、勒瓦娄哇石核与石片等;原料种类多样,尺寸、形态、技术变异大。从技术与类型判断,这些不同地点的文化材料时代跨度较大,较早的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初,甚至旧石器时代中期,较晚的则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较早阶段的石制品组合与中亚、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同期遗址的文化面貌有相似之处,也与我国水洞沟遗址的石叶遗存有一定联系。骆驼石遗址及其丰富的勒瓦娄哇制品及大型石叶制品是本次调查的最大收获。本次调查的成果表明,新疆地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迁徙和生存演化的活跃地带,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人类技术、文化特点和适应生存能力提供了重要材料与信息;很多地点具有与欧洲、俄罗斯阿尔泰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相似的文化遗存,对研究当时欧亚大陆古人群的迁徙、融合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该地区具有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开展深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