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棉铃虫幼虫加单氧酶活性的组织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星辉  冷欣夫 《生态学报》2000,20(2):299-303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6龄幼虫不同组织的加单氧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主要分由于外来物质的入口部位,以中肠和脂肪体的活性较高,在前肠、后肠和马氏管等组织中有相对较低的活性,而在体壁和精巢中未检测到O- 甲基作用。体壁表现一定的艾氏剂环氧化作用,但其活性不及中肠的10%,内源性制剂被证明并非体壁低加单氧酶活性的主要原因。不同组织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动态  相似文献   
62.
基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的福建省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寿丰  朱远 《生态学报》2012,32(22):7124-7134
运用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2010版),计算并分析2000-2009年福建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旨在展示国外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更准确地揭示近年来福建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2000-2009年福建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2902 gha**快速增长至2.4925 gha;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9772 gha轻微下降为0.9363 gha;生态赤字持续快速扩大,支撑经济发展由需要1.32倍的福建生态承载力变为需要2.66倍;碳吸收地在生态足迹结构中始终占据首位且呈快速扩大趋势,是福建生态赤字的主导因素;生态效率年均增长率大大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目前福建生态效率还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63.
检疫辐照处理通过电离辐射来灭杀进出口货物中的检疫性害虫。明确辐照处理的分子机制,找到既能有效灭杀处理对象,而又能量消耗经济,且不会对货物质量造成损伤的合适辐射剂量是研究辐照处理的关键基础性问题。本研究对检疫性害虫——新菠萝灰粉蚧分别采用100 Gy和240 Gy两种辐照剂量处理,经饲养24 h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研究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分别有3.3%和4.4%的基因相对与对照组产生了差异表达,而且有2.4%基因在两组处理中都表现出了表达差异,占差异表达基因总量的一半以上,且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大多发生下调。聚类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各种细胞组分、基因表达调控等功能类别中,说明检疫辐照主要通过损伤细胞结构和干扰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来实现害虫不育,且辐照强度越大,对处理虫体的损伤越大。  相似文献   
64.
长序榆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对研究榆属、榆科植物的系统发生有重要意义,并且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研究长序榆的生境特点,对该种的引种、科学保护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分布在我国的长序榆近两年的踏查发现,长序榆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安徽、浙江、江西和福建等省,长序榆生境已经严重片段化,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是造成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长序榆多分布在海拔600—900 m的阳坡或半阳坡上,其中最大的种群分布在浙江开化和遂昌,分布区的特殊地势使其成为长序榆的冰期避难所。对18项生物学、生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序榆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光照、土壤养分、坡向和海拔。对浙江松阳、江西武宁和福建南平数量极少的种群需优先进行迁地保护,积极引种栽培;而对于安徽歙县、浙江临安、开化和遂昌等大种群分布区,应该扩大核心保护区面积,避免人为破坏。  相似文献   
65.
杜仲细胞悬浮培养产黄酮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正交设计对杜仲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物质浓度进行了筛选,并对影响杜仲细胞悬浮培养和总黄酮含量的不同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B5培养基+0.5mg/L NAA+0.6mg/L 6-BA、蔗糖30g/L、初始pH 5.0-5.5、接种量20g(FW)/L以及摇床转速110r/min为杜仲细胞悬浮培养的适宜条件。通过对杜仲悬浮细胞生长和代谢动力学的分析表明:杜仲细胞悬浮培养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最大比生长速率( m)为0.417d-1;细胞基于蔗糖的真正比生长得率(YG)与维持系数(m)分别为0.619g/g和0.0206g/(g·d-1);黄酮合成属部分生长耦联型,可用Luedeking-Piret模型进行描述。研究结果为杜仲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生产天然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林炽贤  杜宇  邱清波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3):437-445
作者用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为模型动物,检验产卵于温暖且热稳定巢内的蜥蜴应有相对较高但较窄的孵化温度的假设。卵在三个恒定温度(27、30和33℃)、一个波动温度处理下孵化。温度的平均值而非方差影响孵化期,27、30和33℃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101.1、69.6和55.3d。幼体性别不受孵化温度影响。不同处理孵出的幼体仅有稍许形态差异,但运动表现差异显著。27℃孵出幼体在跑道上的表现比其它处理孵出幼体差。卵能在27℃和33℃下孵化,但这两个孵化温度并不适宜。蜡皮蜥适宜的孵化温度范围可能处于最频繁的巢温变化范围(28℃-32℃)内。与其它在低温生境或温暖生境但产卵于浅巢的有鳞类爬行动物相比较,蜡皮蜥有相对较高但较窄适宜的卵孵化温度。因此,作者的数据支持上述假设。  相似文献   
67.
在暗間隔0.16秒的3.3×10~(-4)秒閃光下,比較了PMS,Vit.K,FMN及Fe(CN)_6~≡光合磷酸化反应系統的每閃最高产量以及温度的影响,并观察邻二氮杂菲对这些反应系統每閃最高产量抑制的差异,以及在閃时延长时,它对閃光产量抑制程度的变化,得到結果如下: (1)在短閃光下,PMS,Vit.K,FMN及Fe(CN)_6~≡光合磷酸化反应系統的每閃最高产量都极接近,温度的影响也不太显著。(2)邻二氮杂菲对Vit.K,FMN及Fe(CN)_6~≡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反应系統的每閃最高产量的50%抑制濃度都在0.96×10~(-5)M/左近,而对PMS系統的每閃最高产量的50%抑制濃度則力4.5×10~(-5)M。(3)邻二氮杂菲对PMS及Vit.K这两种类型的光合磷酸化反应系統在連續弱光下反应速度的50%抑制濃度与对这两反应系統的每閃最高产量的50%抑制濃度相同,即分别为4.5×10~(-5)M及0.95×10~(-5)M;同样温度(5℃)而光强增加到100000米烛光,则对这两反应系统反应速度的50%抑制浓度提高到依次为14.0×10~(-5)M及2.3×10~(-5)M。如果再把温度从5℃提升到30℃,则50%抑制浓度更提高到25.0×10~(-5)M及4.0×10~(-5)M。(4) 邻二氮杂菲对Vit.K系统的短闪光的每闪最高产量的抑制程度不受闪光光强影响,然而当闪光的闪时增加时,抑制剂对闪光产量的抑制程度则随闪时增加而减少。由此推论,邻二氮杂菲的抑制部位与光合磷酸化反应的光化作用中心有关,增加闪光闪时,或在连续光下增加光强,或在饱和光下提高温度都使光化作用中心增加重复利用而使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减弱。循环(PMS)及非循环(Vit.K,FMN,Fe(CN)_6~≡)光合磷酸化反应系统的闪光产量相同,而对邻二氮杂菲的敏感程度却相差很大的现象,可以用放氧及磷酸化各有一光化作用中心解释之。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反应系统包括有放氧及磷酸化两个,而循环光合磷酸化反应系统则仅需磷酸化一个光化作用中心。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自然越冬条件下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O.Ktze.〕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解剖结构变化,以种植于南京的茶树品种'龙井长叶'('Longjingchangye')的10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对自然越冬期间(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3月31日)其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及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越冬期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则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均在2013年1月15日达到其各自的最低值或最高值.与入冬前相比,越冬后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略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CAT和POD活性均略升高.自然越冬期间,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随时间推移总体上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上表皮和栅栏组织厚度在2013年2月15日达到最低值,而下表皮和海绵组织厚度则在2013年1月30日达到最低值;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呈波动变化趋势.与入冬前相比,入冬后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降低,而上表皮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略降低.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条件下,茶树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为了减轻低温对其机体的伤害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合成及提高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来调解越冬期间的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69.
细胞色素P450的多样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细胞色素P450的多样性*邱星辉冷欣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多样性细胞色素P450是一类以还原态与CO结合后在波长450nm处有吸收峰的含血红素的单链蛋白质[1~3]。它于1958年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  相似文献   
70.
植物表达载体pKC—3的构建及大分子DNA连接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根癌农杆菌双元载体pCAMBLA1300为基础,先后连接含有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Ⅱ基因(PⅡ)、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B.t cryI(A))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的完整表达片段,构建了抗多种稻田害虫的表达载体pKC-3,将其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可进一步用于水稻抗虫基因转化的研究。载体构建进程采用多次的大分子DNA片段连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大片段连接转化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