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细胞色素P450与除草剂抗性转基因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星辉  冷欣夫 《生命科学》2002,14(3):168-170
介绍了除草剂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及其应用,已从动植物体中分离具有除草剂代谢活性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通过转基因方法,成功培育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52.
濒危植物明党参与非濒危种峨参种子休眠和萌发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濒危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与非濒危种峨参(Anthriscus sylvestris)种子贮存,打破休眠和萌发对水分和温度条件的要求。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明党参种子有5个月的休眠期,人工低温(10℃左右)处理40天即可打破休眠;两种植物种子自然温度干燥处理不能打破休眠;两种植物的种子在自然温度变湿层积处理后萌发率最高,萌发持续时间也最长,其中明党参的萌发率地峨参,持续时间短于峨参;自然温度淹水处理大大降低了两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但明党参仍有7%的萌发率。明党参种子质量和发芽率不应是明党参濒危的直接原因,但因其具有种子产量低,幼苗数量少,存活率高的K-对策,当受到强烈干扰时,种群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容易濒危。  相似文献   
53.
对造纸工业常用的 1 0种植物原料 ,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 ( DPS) ,对其中的金属离子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植物所含的金属元素种类和含量不同 ;同一大类的植物其所含的金属元素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4.
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铃虫 [Helicoverpaarmigera(zea) ]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一种寄主范围广、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农业害虫。由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化学防治 ,棉铃虫已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多种类型的农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 ,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对棉铃虫抗性机制研究发现 ,细胞色素P45 0酶系 (以下简称P45 0酶系 )代谢活性的增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作为P45 0酶系的重要组分 ,细胞色素P45 0 (简称P45 0 )是一类由基因超家族编码的同工酶。由于难以从昆虫体内分离出单一型P45 0 ,用传统的酶学和代谢方法很难对…  相似文献   
55.
56.
57.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重要的柑橘害虫,其传播的黄龙病对华南地区柑橘产业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华南地区柑橘木虱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测定该地区5个地理种群线粒体COI基因900 bp序列,对不同地理种群柑橘木虱遗传距离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地理种群柑橘木虱间的遗传距离小(0.0%~0.2%)。其中,广州种群和湛江种群的柑橘木虱之间的遗传距离,以及南宁种群、桂林种群和厦门种群的柑橘木虱之间的遗传距离均为0,序列间的相似度极高。基于COI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位于中国的5个柑橘木虱地理种群之间分化程度较低,与国外其他地区21个种群相比,各种群间的同源性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红豆树茎枝抑菌活性成分,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16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圆荚草双糖苷(1)、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2)、4',8-二甲氧基-7-O-β-D-葡萄糖基异黄酮(3)、芒柄花苷(4)、异樱黄素-7-O-β-D-葡萄糖苷(5)、芦丁(6)、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7)、4'-甲氧基异黄酮-7-O-β-D-木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8)、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芹糖(1→6)-O-β-D-吡喃葡萄糖苷(9)、染料木素(10)、异樱黄素(11)、2',4',5,7-四羟基异黄酮(12)、大豆素(13)、柚皮素(14)、二氢染料木素(15)、去甲基化美迪紫檀素(16)。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红豆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6~9、12、15、16首次从红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和14对禾谷镰刀菌、西瓜尖镰孢菌、茄病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显示出了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9.
检疫辐照处理通过电离辐射来灭杀进出口货物中的检疫性害虫。明确辐照处理的分子机制,找到既能有效灭杀处理对象,而又能量消耗经济,且不会对货物质量造成损伤的合适辐射剂量是研究辐照处理的关键基础性问题。本研究对检疫性害虫——新菠萝灰粉蚧分别采用100 Gy和240 Gy两种辐照剂量处理,经饲养24 h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来研究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分别有3.3%和4.4%的基因相对与对照组产生了差异表达,而且有2.4%基因在两组处理中都表现出了表达差异,占差异表达基因总量的一半以上,且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大多发生下调。聚类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各种细胞组分、基因表达调控等功能类别中,说明检疫辐照主要通过损伤细胞结构和干扰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来实现害虫不育,且辐照强度越大,对处理虫体的损伤越大。  相似文献   
60.
【目的】筛选适宜低温贮藏的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a Waterston最佳龄期和温度,为柑橘木虱Diaphrina citri Kuwayama生物防治提供充足的天敌产品。【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亮腹釉小蜂1-5日龄蛹的发育形态以及2、4、6、8、10℃贮藏10 d对亮腹釉小蜂羽化率的影响。以亮腹釉小蜂3日龄蛹为对象,研究了其在10℃条件下,储藏3、6、9 d后对羽化成蜂产卵量的影响。【结果】亮腹釉小蜂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属于典型的离蛹。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亮腹釉小蜂蛹的颜色不断加深,分节明显。在贮藏10 d的情况下,随着日龄的增加其平均羽化率升高,4日龄蛹在8℃和3日龄蛹在10℃温度处理下贮藏10 d后其羽化率84.17%和86.23%,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4日龄蛹在10℃、5日龄蛹在8℃、10℃条件下均未达到期望贮藏的10 d期限。在10℃条件下,贮藏3 d的亮腹釉小蜂3日龄蛹羽化后,其前20 d的平均单雌产卵量达到159.9粒,贮藏6 d和9 d的蛹羽化后其前20 d单雌产卵量则分别为159.6粒和101.9粒,对照组亮腹釉小蜂前20 d的平均单雌产卵量为214.8粒,与3、6、9 d处理组差异显著。【结论】亮腹釉小蜂适宜低温贮藏的虫期为3日龄蛹,且以10℃低温贮藏3-6 d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