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响应面试验对产纤溶酶菌株CNY16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酵母膏、氯化钠、转速3个最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酶活的最高区域,然后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分析,最后对该酶学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最终得到3个因素的最优组合:酵母膏3.28%,氯化钠1.14%,转速166 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纤溶酶活达到875.932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46%;该菌株产纤溶酶最适温度为30°C,最适pH为6.5。【结论】确定了高产纤溶酶菌株CNY16的最优发酵条件及其部分酶学性质,为该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中试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TVDI模型的农业旱情时空变化遥感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是一种通过反演土壤湿度来反映农业干旱状况的重要方法,其中能量平衡和植被指数的变化是影响TVDI模型精度的主要因子。在研究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修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和下垫面温度(Ts)的基础上,引入DEM数据并对Ts做地形校正,减少了地形起伏对能量平衡的影响,建立不同植被指数的Ts-Ⅵ特征空间,选择与土壤湿度相关性最好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获取研究区2005年作物生长季(5—9月)的干旱状况,并用同步的气象信息对干旱状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植被指数的TVDI模型,经过地形校正后能够更好地反映研究区的农业干旱状况。  相似文献   
103.
凤凰单丛茶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凤凰山单丛茶园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对4种类型茶园(古茶园、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及普通茶园)土壤线虫进行了采样、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4种茶园中共鉴定到线虫19341条,分别隶属于2纲6目18科42属。古茶园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其他3种茶园(P0.05),有机茶园Shannon指数最高;古茶园和有机茶园土壤线虫丰富度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高于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4种茶园的土壤总线虫和类群数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呈递减分布;有机茶园中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茶园(P0.05);古茶园和普通茶园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PPI)高于其他茶园,古茶园PPI/MI值较高,并与其他茶园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古茶树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综上所述,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可反映不同管理方式下茶园土壤健康状况,土壤线虫可作为评价茶园土壤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04.
山竹岩黄蓍固沙群落对土壤养分及生物活性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半流动沙丘为对照,对5、10和22年生山竹岩黄蓍人工固沙群落不同层次(0~10、10~20和20~30cm)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山竹岩黄蓍固定流沙后,随着群落年龄的增长,土壤中C、N、P、K含量及生物活性均明显提高.其中,0~10cm土层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10~30cm土层.0~30cm土层中C/N由7.3增加到8.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蔗糖酶、蛋白酶、脱氢酶、硝酸还原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0~10cm土层中蔗糖酶的活性是对照的49.7~284.5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5.
采用RT-PCR,从Hela细胞的mRNA中扩增人sTNFR1基因,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重组质粒亚克隆,转化入大肠杆菌,测序证实其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sTNFR1基因一致。经异丙基-β-D半乳糖苷酶(IPTG)诱导表达,淀粉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融合蛋白sTNFR1-MBP。结果显示:经Western-blotting检测,sTNFR1-MBP具有免疫活性;MTT检测目的蛋白可有效地封闭TNFα对QSG7701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蛋白对TNF-α诱导QSG7701凋亡有抑制作用;sTNFR1-MBP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冯耀东  高立  苟德明  蒋达和  毛歆  李文鑫 《遗传》2000,22(6):361-364
采用原位杂交和RNA点杂交方法,观察了一种新的端粒相关锌指基因TASL30在早期人胚与50种器官组织中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TASL30基因在早期人胚神经管中有明显表达,其中在神经管的头端表达最强,而在人的50种器官组织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的明显表达。另外通过G-显带和染色体原位杂交,将TASL30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2q24~qter。 Abstract:By means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RNA dot blot,mRNA expression of a telomereic-associated zinc finger gene(TASL30 )was observ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ASL30 gene was expressed in significant amount in neural tube of early human embryo and the cephalic expression level was the highest,but none of recognizable positive signal was detected in 50 human tissues.By G-banding and chromosome in situ hybridization,TASL30 gene was located in chromosome 12q24~qter.  相似文献   
107.
Seedlings of grass pea (Lathyrus sativus L.) were treat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n addition with putrescine (Put) and α-difluoromethylarginine (DFMA)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polyamine metabolism and accumulation of β-N-oxalyl-L-α, β-diaminopropionic acid (ODAP) under water stres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ut, spermidine (Spd) and spermine (Spm) contents of leaves graduall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extension of PEG-treatment time. Especially, the increase in Spm contents was significant together with a gradual increase of ODAP contents. Put and Spd contents of leaves markedl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extension of PEG+Put treatment time. There was little effect on Spm contents and ODAP contents in leaves with PEG+Put treatment. The accumulation of Put, Spd, Spm and ODAP in leaves was inhibited by PEG+DFMA treatment. The inhibition of DFMA for Put and Spd biosynthesis was partially overcome by adding exogenous Put, but little effect for the inhibition of DFMA on Spm biosynthesis by adding exogenous Put. The accumulation of ODAP was inhibited with PEG+DFMA+Put treatment in leaves. Th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rease of Spm content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ODAP in leaves under water stress.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以宁夏枸杞无菌苗叶片为材料,离体培养,并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根据细胞形态计量学原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计量由光学底片经A/D转换成的数字图像中的DNA大分子,对枸杞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DNA分子的代谢动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DNA代谢呈现动态变化。非胚性细胞与胚性细胞期的量化值分别为1.82%和1.91%;在二细胞胚、四细胞胚、多细胞胚时期DNA缓慢增长,随着胚性愈伤组织的发育,DNA的含量在梨形胚时期达到高峰;成熟胚的DNA含量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因此DNA的合成动态变化与体胚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采用PEG 法诱导普通小麦的原生质体与新麦草、无芒雀麦及韦氏雀麦等3 种近缘或远缘属间禾草的原生质体进行对称融合。对融合再生细胞系进行形态比较、同工酶分析及5S rDNA间隔序列差异分析, 以鉴定其杂种性质。对部分杂种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组成的分析, 就体细胞杂种中小染色体及染色体断片的产生与异源核质的互作及亲缘远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与其他的作物相比,葡萄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很多环境下都可以生长,但是土壤中成分的不同,葡萄果实的产量和口感等,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在葡萄培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土壤成分控制在葡萄培育中的作用,从施加化肥和引渠灌溉两个方面,对葡萄培育中土壤成分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