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71.
将采自23 头成年圈养黑熊的精液,分别用3 种稀释液(Ⅰ:Tris - 乳- 果- 卵;Ⅱ:柠- 葡- 蔗- 卵;Ⅲ:Tris - 柠- 果- 葡- 卵)稀释并在4℃ 下保存,通过检测精液在不同稀释液稀释条件下的保存时间,筛选出最适稀释液用于精液的冷冻保存;从精液解冻后精子的活率、活力、畸形率、顶体完整率4 个指标,分别从3种冷冻保护剂(甘油3%、3.5% 、4% )、两种冷冻方法(两步冷冻法和自动冷冻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精子活力在0.3 以上时,稀释液Ⅲ保存时间为175.42 ± 3.04 h,显著高于稀释液Ⅰ和稀释液Ⅱ(P ﹤0.01),稀释液Ⅱ保存时间也明显高于稀释液Ⅰ (P ﹤0.01);含3.5% 甘油浓度的稀释液解冻后精子活率(41.75 ± 3.46% )、活力(32.63 ±5.27% )和顶体完整率(85.62 ± 4.58% )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1),并且精子畸形率(29.32 ± 8.22% )明显低于其他两组(35.95 ± 8.04% ,36.07 ±7.72% )(P ﹤0.01);采用自动冷冻法冷冻保存圈养黑熊精液,解冻后精子活率、活力和顶体完整率分别为41.75 ±3.46% 、32.63 ± 5.27%和85.62 ±4.58% ,都明显高于两步冷冻法(P ﹤0.01);解冻后畸形率为29.32 ± 8.22% ,明显低于两步冷冻法(P ﹤0.01)。  相似文献   
772.
稻鸭共作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稻鸭共作技术对稻田水体环境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鸭共作能够降低稻田表层水体的温度与pH值,提高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混浊度和总氮、总磷、总钾三大营养元素的含量,其中总氮、总磷、总钾的含量分别比常规稻作增加1.85~5.06倍、2.01~8.70倍和42.79%~109.18%.说明稻鸭共作对改善水体理化性质、提高有效肥力供应,进而优化稻田生态环境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73.
干旱沙区2种梨树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沙地栽培的苹果梨和锦丰梨2种梨树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季节变化的测度研究表明,苹果梨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9:00为10.158μmol.m^-2.s^-1.。锦丰梨Pn变化呈双峰曲线,和一峰值在上午9:00,第二峰值在下午13:00,第一峰值高于第二峰值Pn分别为14.566μmol.m^-2.s^-1.和10.972μmol.m^-2.s^-1.。并分析得出2种梨树Pn与其蒸腾速率(TRAN)、胞间CO2浓度(CINT)、水平气压缺(VPD)等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以及2种梨树的水分利用效率(WUE)。  相似文献   
774.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2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蕲蛇酶0.75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3h,每日1次,共10次。结果 治疗14天后,显效率73%,总有效率93.6%。结论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75.
蒲公英提取物黄酮类物质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蒲公英全草干粉经乙醇回流提取,聚酰胺柱层析(poyamide pole)得到的黄酮类提取物(total flavonoid)的纯度为67.4%,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的芦丁(Rutin)占5.49%,槲皮素占1.22%,另外还有其他黄酮类物质,经NBT法测定的结果表明,萍公英黄酮类提取物和其中的芦丁均有较强的体清全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  相似文献   
776.
以幼苗期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i Turcz.)为实验材料,研究经长蠕孢属真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侵染后毛脉酸模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和产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幼苗期毛脉酸模中的白藜芦醇在受到外界真菌诱导时对真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同一真菌的不同菌株诱导强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起效时间上。但白藜芦醇苷含量受外界真菌诱导的专属性不强,且影响强度与诱导浓度有关。对幼苗期毛脉酸模各种诱导处理都没有使其生物量受到明显的抑制。通过试验筛选出大斑病长蠕孢001使幼苗期毛脉酸模中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产量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分别使其提高1.54和3.99倍。  相似文献   
777.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葡萄藻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主要烃源岩层长7^3-长7^2段发现大量藻类化石,丰度高,但分异度很低,属种单凋.主要由极其丰富的光球型疑源类(Leiosphaeridia)和丰富的葡萄藻(Botryococcus)组成。其中,葡萄藻形态各异.多为团块状,也有串珠状、云朵状的群体。团块状化石又可区分为球形、心形、三瓣形、品字形、菊花形等多种形态。透光镜下化石多为桔黄、棕红色。反射荧光强烈.大多呈黄色、浅黄褐色。葡萄藻化石可明显区分为淡水和做成水两种生态类型.前者群体及单个细胞较小,群体边缘呈波状或锯齿状,细胞放射状排列明显。后者群体及单个细胞较大.群体轮廓线较光滑,细胞放射状不十分明显。对葡萄藻生态环境分析和古环境对比研究认为.西峰地区中、晚三叠世葡萄藻繁盛的延长组长7段沉积时期.恰好是湖盆水域扩大,并逐步达到最大湖泛面的湖进期,气候温暖适宜.雨量充沛。两种生态类型葡萄藻化石的出现表明,延长组长7段沉积时期,湖水的盐度有一定的波动。通过对该层位共生疑源类和其他反映盐度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认为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湖盆正处于逐渐淡化过程.盐度的变化范围比较有限,为典型的淡水湖泊。延长组长8-长7段发现的孢粉组合的生态类型与我国云贵高原抚仙湖中与葡萄藻伴生的孢粉组合较为相似.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古湖泊处于较低地理纬度的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区。  相似文献   
778.
采用叶室法和涡度相关法分析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优势树种绒毛番龙眼和大叶白颜树冠层及其叶片在不同季节的CO2交换量,并拟合得到主要特征值.结果表明:以叶室法测得的两树种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A)为雨季>雨季末>雾凉季>干热季,叶片暗呼吸速率(Rd)为雨季>雨季末>干热季>雾凉季;以涡度相关法得到的两树种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 B)为雨季>雨季末>雾凉季>干热季,而冠层呼吸速率(Re)则是雨季>干热季>雾凉季>雨季末.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季节植物冠层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差0.9~2.0 μmol·m-2·s-1.  相似文献   
779.
目的研究一株新分离的功能性益生菌FQ15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药敏试验研究FQ15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利用耐酸、耐受胆盐等抗逆性实验确定其是否具备功能性的基本要求,最后采用平板抑菌实验研究FQ15对8种常见致病菌是否具有抑菌效果,并通过混合培养方法,确定其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拮抗作用。结果FQ15对7种常见的抗生素有耐药性,在pH不低于3.0的环境下能够正常的生长,能够耐受0.1%-0.7%浓度的胆盐,对8种常见致病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在与致病菌混合培养中36 h内可以彻底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48 h内可以完全消灭大肠埃希菌。结论新分离的功能性益生菌FQ15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而且对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80.
根癌农杆菌介导小麦幼胚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携带pC3301质粒(含bar和gus基因)的超毒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扬麦158进行了遗传转化,对筛选中的抗生素浓度、菌液浓度、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幼胚预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洗涤用液及筛选方式等影响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对从294个小麦幼胚外植体中转化得到的5株成活植株进行了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其中2株小麦基因组中整合了外源DNA,转化频率为0.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