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朱砂叶螨对三种杀螨剂的抗性选育与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为评价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对3种杀螨剂的抗性风险,在实验室抗性品系选育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北碚种群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3种杀螨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3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抗性发展的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分别单一连续汰选16代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达26.54和4.51倍,对哒螨灵表现为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为1.16倍);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472,0.1519和0.0160。在室内选择条件下,杀死率为50%~90%时,要获得10倍抗性,甲氰菊酯仅需要13~6代,阿维菌素需要约21~10代;哒螨灵需要约197~89代;在田间选择,三种药剂都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抗性筛选16代结果表明,抗性风险较高的是菊酯类的甲氰菊酯,其次是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杂环类的哒螨灵抗性风险较小。试验结果可为朱砂叶螨抗性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2.
本文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 7— 16岁乡村侗族男女中、小学生 2 0 87名 (男 10 5 5 ,女 10 32 )的头面部9项指标进行测量 ,并计算有关指数 ,分析和比较了儿童青少年容貌特征发育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根据头面部指数分型 ,确定了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儿童青少年的头面部形态。依各项指数 ,侗族儿童青少年多属圆头型 ,高头型 ,阔头型及阔面型。  相似文献   
163.
一种新型家蚕核多角体病毒Bac to Bac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全基因组DNA与Ac-Bacimid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构建转座一穿梭载体Bm-Bacmid。另一供体质粒以转座方式将乙肝病毒e抗的基因HBeAg整合到Bm-Bacmid的attTn7位点上成为重组rBmHBe。结果表明Bm-Bacmid既能在大肠杆菌中以质粒的形式复制,又能在家蚕BmN细胞和草地夜蛾Sf9细胞中复制,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Southernblottin  相似文献   
164.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发达的林冠层通过调节降水量、改变降水强度等深刻影响着流域全过程水文通量及水分输出。以中国广泛开展的典型森林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年尺度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降雨再分配及林冠层降雨截留特征,阐明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截留特征与降雨、植被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年穿透雨量处于141.4-2450.0 mm之间,年穿透雨率为36.3%-92.3%。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年平均穿透雨量((445.3±252.9)-(1230.6±479.6) mm)占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2.6±9.2)%-(77.4±8.9)%。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年树干茎流量介于0-508.2 mm之间,占同期年降雨量的0-25.8%。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树干茎流量多年平均值((9.8±17.3)-(87.8±81.6) mm)占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的(1.4±1.9)%-(5.4±4.6)%。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年降雨截留范围在25.7-812.9 mm之间,占年降雨量的4.2%-55.6%。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年平均林冠截留量((154.2±81.6)-(392.2±203.5) mm)占同期年平均降雨量的(18.7±7.4)%-(25.9±8.3)%。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层截留量随观测区年降雨量的增加而呈显著增大(P<0.05),年穿透雨率、年树干茎流率随年降雨量的增加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P<0.05),而年林冠截留率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降雨量、叶面积指数是深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降雨截留率等特征的重要因素。整体上,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降雨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林冠层截留率突出表现为:落叶林大于常绿林、针叶林大于阔叶林。  相似文献   
165.
用“灭害灵”装置毒瓶在指导学生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的课外活动实践中,我们对现行课本介绍的毒瓶装置材料作了一点小改进,收到了一定实效。我们改用一般的广口瓶(水果罐头的空瓶,配以盖子)做毒瓶,可放较大型昆虫;用各种空药瓶放小型昆虫。用家庭用的灭虫药剂如筒装...  相似文献   
166.
中国南海海岸的红树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树培  梁志贤  邓义   《广西植物》1988,(3):215-224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潮滩上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和生物资源。我国南海海岸为我国红树林的重要分布区,包括桂、粤、台、闽南部海岸,但主要是广东省的海岸,尤为海南岛。群落的组成种类丰富,有21科、27属和38种,其中红树林的有9种,占世界红树科种数的54%。我国红树林根据其群落的各种特征,可以划分人海滩红树林和海岸半红树林两类,共包括15个群落类型,其组成种类、外貌结构与马来半岛及其邻近岛屿相似。因此,我国的红树林应属于世界红树林的东方群系。 木文还介绍我国南海海岸红树林的分布和演替,并根据红树林的特点提出保护和经营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7.
前言“山青水秀”,相辅相成,没有水则山不青,水也不会秀。没有水,只是光秃秃的石山,就不会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以说没有漓江,桂林就不会成为闻名于世的旅游城市。漓江不仅是桂林的,而且应该是广西和我国重点保护的江河之一。漓江的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供居民饮用的水源,还有工业用水,发电、航运和旅游观  相似文献   
168.
几种鱼类细胞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鲫鱼异倍体细胞系(CAB-80)、团头鲂尾鳍细胞系(BCC)、大鳞副泥鳅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细胞系(PHC)、草鱼胚胎细胞系(GCE)、草鱼尾鳍细胞系(CCRF-2)、草鱼肾细胞系(CCK—S4)及其四个克隆对草鱼呼肠孤病毒(CCRV)的敏感性。证实了这些细胞(PHG除外)在不同程度上对GCRV敏感,其中以GCK-84的敏感性最强。这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GCRV并无严格的种族特异性。用经GCK-84传代的病毒感染草鱼种,能复制出典型的出血病症状。用GCK-84检测了病毒在GCK-84、GCRF-2、CAB-80、BCC和PHG中的滴度(TCID50/mt),其值分别为8.24,7.36,2.90,2.15和1.33。4个克隆与肾细胞系对病毒的敏感程度亦不尽相同,其滴度在6.3到9.32之间变化。上述结果对细胞工程抗病育种预示有较大的潜在意义。在电镜下可见GCRV对被感染的细胞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病毒为平均直径58nm的球形颗粒,具有一个高度电子密度的核心,平均直径约为38nm。病毒在细胞中的分布方式有三种-即散布于细胞质中的、呈晶格状包于一膜状结构中的和整齐或不整齐地聚集在一起但无膜包裹的。  相似文献   
169.
根据莲(Nelumbo nucifera)生物学特性,既可用藕作种进行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播种进行有性繁殖。藕莲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但素以无性系栽培。尚未见到有性繁殖栽培的报道。作者自1980年起进行了有性繁殖栽培试验。1982-1984年先后在武汉市、河南省封丘县、进行大田小区栽培试验,并列入湖北省科委农林牧副渔综合基点县推广研究项目,在广济县试验推广,已获成功。  相似文献   
170.
目的:研究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的临床疗效,为婴儿CMV肝炎的抗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3例CMV肝炎婴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退黄、保肝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黄疸消退情况、肝功能变化、血CMV-IgM和尿CMV-DNA转阴情况、肝和脾B超变化、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血CMV-IgM和尿CMV-DNA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对照组和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肝、脾明显减小,且治疗组减小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血CMV-IgM转阴率、尿CMV-DNA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CMV肝炎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有效缓解黄疸症状,恢复肝脏功能,肝、脾回缩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