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6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本文研究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正常人极低密度脂蛋白(N-VLDL)两种亚组分VLDL_1和VLDL_3的代谢。两种亚组分都能以受体方式和非特异性方式被巨噬细胞摄取和降解。在受体途径中以VLDL_1的摄入量居多。对胞内甘油三酯(TG)的堆积作用以VLDL_1较强,对胆固醇酶(CE)的堆积则以VLDL_3较强。表明两者在促进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变中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3.
在利用血浆交换治疗病人的血浆中分离白蛋白的一种简易技术已被发展起来。 这种白蛋白可以给病人还输以维持病人体内的胶体渗透压而没有传染疾病的危险。病人血浆用单采法获得。将其在70℃下加热60分钟便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和异常球蛋白变性而被去除。结果低浓度的白蛋白溶液(LCAS)保持了其自然特性。凝胶扩散的免疫学分析显示出它与人血清白蛋白完全一致的反应模式。醋酸纤维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解析土壤微生物在植物根际的组配机制对于认识和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方法】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明确了我国主要种植烟草生态区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互作关系。【结果】烤烟根际细菌类群主要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嗜热油菌纲(Thermoleophilia)。细菌群落组成按生态区聚类,且样本空间距离和细菌群落相似度显著负相关。共现性网络分析表明,烤烟根际细菌群落间协同作用大于拮抗作用,武陵秦巴生态区、黄淮平原生态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沂蒙丘陵生态区细菌群落高度模块化,小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为南岭丘陵生态区和黄淮生态区细菌共现性网络的网络中心,Bry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为南岭丘陵生态区细菌网络的模块核心,其菌群特性而非相对丰度决定了其在稳定细菌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冗余分析结果证实pH、有效铁、交换性镁和有效锰能显著影响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结论】烤烟根际细...  相似文献   
35.
通过田间诱蛾试验发现,在北京郊区Z7-12:Ac+Z9-14:Ac(1:1)对瘦连纹夜蛾和黑点委夜蛾有引诱作用;Z9-14:Ac对朽木夜蛾和标俚夜蛾有引诱作用;Z7-12:Ac+Z11-16:OH(4:1)对陌夜蛾有引诱作用;而Z7-12:Ac+Z9-14:Ac+Z11-16:OH(3:1:1)是宽胫夜蛾的性诱剂。其中,标俚夜蛾、陌夜蛾和宽胫夜蛾性诱剂均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6.
三种结缕草试管无性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植物名称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结缕草(Z. japonica)和中华结缕草(Z. sinica)。 2 材料类别匍匐茎和种子。 3 培养条件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1)MS+2.4-D 1.0~5.0 mg/L(单位下同);愈伤组织分化及增殖培养基为(2)MS+BA 2.0+IBA 0.2;嫩梢增殖培养基为(3)MS+BA(KT,ZT)1~2+IBA 0~0.2;生根培养基为(1)1/2 MS+IBA 0.5十NAA 0.5或1/2MS+IBA0.25+NAA 0.25。培养基含蔗糖3%(生根时2%),琼脂0.6%。pH 5.8,培养温度25±2C,  相似文献   
37.
用寡核苷酸诱导的基因定位突变法,将人白细胞介素-2C末端两亲性α螺旋中125位和127位残基分别或同时突变为Pro,并测定其生物活性和空间结构。结果发现所得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均急剧下降,同时α螺旋含量以及C端螺旋中残基的空间位置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结果提示,C端α螺旋尤其是其疏水面的完整性对维持白介素-2的生物活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目前已取得初步成功,野化放归是迁地保护的最后一环,也是实现迁地保护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4月将来自天鹅洲故道迁地保护区的2头雄性长江江豚转移至与长江干流环境相似的老湾故道,尝试开展野化训练,探究其行为和发声的适应过程,评估其巡游、捕食和发声等行为能否适应较恶劣的环境,为将来规模化的野化,甚至放归自然栖息地提供技术支撑。经过为期1年的野化训练和持续监测,结果表明,老湾故道鱼类密度显著低于天鹅洲故道,丰水期鱼体密度分布不均,上游较中下游高。江豚在上游的每日平均停留时间显著高于中下游,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与鱼群的密度分布有显著相关性。在进入故道的前2月,江豚顺流巡游所需时间逐渐增加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并趋于稳定。在船舶噪声适应性训练中,江豚的平均呼吸间隔在存在船只干扰时显著降低,随着干扰次数的增加,逐渐恢复至无干扰时的水平。由此认为, 2头江豚对老湾故道的低鱼类资源密度、季节性变化的流速环境及人工施加的船只噪声干扰有良好的适应性,具备放归长江的条件。这是首次实施完全自然环境中江豚的野化训练,将为规模化的野化放归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江豚自然种群的恢复...  相似文献   
40.
为提高蚕豆的抗病性、抗虫性和着荚性,人们试图将其与野生近缘种进行种间杂交,但因杂交幼胚早期败育,至今未获成功。解决杂交幼胚的发育问题已成杂交成功的关键。作者以自交授粉15天的幼胚珠为材料,确立了由幼胚珠离体培养经继代直接成苗的方法,获得可正常开花结实的完整植珠。以蚕豆为母本与5个近缘种进行了种间杂交,对杂交20天的杂交幼胚珠进行了离体培养,经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试管苗。为克服蚕豆与近缘种杂交幼胚的败育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