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31.
宋波  邓小文 《生物技术》2005,15(6):71-74
对一株从食草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出来的放线菌菌株(XW5),以秸杆粉和麸皮为底物,进行固态发酵,并提取纤丝至望粗酶。采用DNS法,进行酶活测定,研究发现该菌株的固态发酵酶活为4—7u/mg。并对酶活的影响因子、pU、温度以及金属离子等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发现该酶为碱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832.
亚硝化细菌的分离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厌氧/好氧(A/O)工艺的废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亚硝化细菌A5,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 sp.).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氨氧化作用最适的温度为32℃,最适的pH值为8.0,需要充足的溶解氧。另外.亚硝化细菌A5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NaCl或Na2SO4浓度为50g/L范围内,其氨氧化作用没有受到明显的抑制,适合于投加到处理含有较高的溶解性盐和较高离子强度的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去除氨氮。  相似文献   
833.
邓新平  张伟  张卫  何林 《蛛形学报》2005,14(1):28-32
采用共毒系数法对复配剂的最优配比进行筛选可能会造成真正最优配比的漏筛,且工作量很大,具有局限性.以朱砂叶螨为试虫,分别对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氯氰菊酯、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甲氰·阿维、氯氰·三杀和氧乐·甲氰进行毒力测定并对复配剂共毒系数Y进行计算.将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在各自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进行反正弦转换(X=arcsin(k)1/2),通过SPSS软件拟合k反正弦转换值与共毒系数的数学模型.甲氰·阿维、氯氰·三杀和氧乐·甲氰的数学模型为Y1=-30179.08 769.24 X1-4.8472 X21;Y2=-251.53 32.34 X2-0.6858 X22;Y3=-7066.96 266.06 X3-2.4267 X23.对上述的3个方程进行求导可得:Y1'=769.24-9.6944 X1;Y2'=32.34-1.3716 X2;Y3'=266.06-4.8534 X3.令Y'=0,则有X1=79.34;X2=23.58;X3=54.82.将X1、X2和X3值分别代入各自的方程可以求得甲氰·阿维、氯氰·三杀和氧乐·甲氰复配剂的最大共毒系数分别为340.09、129.71和225.65,将X1、X2和X3值代入X=arcsin(K)1/2中可以求得各单剂在复配剂有效成分中的质量分数k值,根据k值可以求得: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最优配比为28:1;辛硫磷和啶虫脒的最优配比为1:5.25;三唑磷和杀虫单最优配比为2:1.  相似文献   
834.
几种有机添加剂对遏蓝菜和东南景天吸收提取Zn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金川  吴启堂  龙新宪  卫泽斌 《生态学报》2005,25(10):2562-2568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味精废液、柠檬酸、乙酸、草酸和混合试剂(柠檬酸∶味精废液∶EDTA∶KC l=10∶1∶2∶3)对Zn超累积植物遏蓝菜(T h lasp i caeru lescens)和东南景天(S edum a lf red ii)吸收提取Zn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添加剂均提高土壤中的水提取态和NH4NO3提取态Zn的含量,其顺序为EDTA混合试剂>味精废液>有机酸。除乙酸和味精废液外,其余添加剂都显著促进遏蓝菜的生长,以混合试剂的增产效果最好;但只有EDTA和混合试剂在浓度为10mm o l/kg土时提高了东南景天的生物量。混合试剂在浓度为6~10 mm o l/kg土时促进遏蓝菜对Zn的吸收和向地上部转移;EDTA和浓度为10mm o l/kg的混合试剂能显著促进东南景天对Zn的吸收和向地上部的转移。因此东南景天配合环境风险较小、用量为10mm o l/kg土的混合试剂较适合我国南方的Zn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835.
水分亏缺下作物补偿效应类型及机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总结了作物在水分亏缺下产生补偿效应的类型、机制及条件,补偿效应类型可分为生长补偿、生理生化补偿、代谢及产量补偿等;从渗透调节、脱水保护等方面对补偿效应的生化及分子机制作了探讨,并阐明了作物产生补偿效应的生物学基础,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36.
广西北部地区蚱总科七新种记述(直翅目)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记述采自广西北部蚱总科昆虫7新种,即黑股羊角蚱Criotettix nigrifemurus,sp.nov.,横刺羊角蚱Criotettix transpinius,sp.nov.,拟圆头波蚱Bolivaritettix circocephalosoides.sp.nov.,宜州蚱Tetrix yizhouensis,sp.nov.,丘背蚱Tetrix cliva,sp.nov.,白条悠背蚱Euparatettix albostriatus,sp.nov.及九万山悠背蚱Euparatettix jiuwan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37.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抗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 ;同时将病人急性期血清接种C6 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从分离的病毒悬液中提取RNA ,进行RT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该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登革病毒的IgM和IgG抗体。从病人血清中分离的病毒 ,经RT PCR和序列测定证实为登革 2型和 3型病毒的特异序列。表明该患者为登革 2型和 3型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38.
大肠杆菌BL21(DE3)磷酸转乙酰基酶缺陷变株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E.coliBL21(DE3)及其磷酸转乙酰基酶(PTA)缺陷变株FR55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有机酸产生情况,并以肿瘤坏死因子(TNF)为外源蛋白表达的模型考察了pta基因缺陷对外源蛋白表达的影响。在摇瓶培养条件下,pta变株TNF的表达水平比亲株提高了23%。在5L发酵罐中进行了补料分批培养试验,在不限制比生长速率的条件下pta变株能够以较长时间和较高比生长速率保持对数生长,最终达到32.5g(DCW)/L的菌密度,TNF的总表达量达2.8g/L;而在相同条件下,以BL21(DE3)为受体菌的对照组最高菌密度为19.5g(DCW)/L,TNF总表达量只有0.84g/L。表明pta变株对于提高工程菌外源蛋白的表达和实现高密度培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分析了补料分批培养过程中发酵液有机酸组成和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发现pta变株乙酸累积水平明显降低(为亲株乙酸累积水平的42%)的同时,其他几种有机酸(丙酮酸、乳酸、琥珀酸)的累积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使发酵液中总有机酸浓度增加了123%,其中乳酸的累积是影响菌体进一步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9.
三角新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esleucaspisMeyrick ,别名黄三角黑卷蛾 ,属鳞翅目 ,小卷蛾亚科。该虫幼虫主要危害荔枝、龙眼嫩叶 ,分布于我国华南、日本、印度等地[1] ,但其卵、幼虫、蛹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等尚未见报道。由于此虫对广西荔枝、龙眼的危害日趋严重 ,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 ,为此 ,作者于 1 991年开始对此虫进行观察 ,1 997~ 1 999年列为广西农业外资项目的子课题进行系统考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图 1 三角新小卷蛾形态特征1 成虫  2 卵 (放大 )  3 ,4 幼虫  5 蛹1 形态特征 (图…  相似文献   
840.
为了了解广西环江毛南族人群无关个体的九个短串联重复序列:vWA,D18S51,D5S818,FGA,D8S1179,D21S11,D7S820,D3S1358,D13S317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情况;本文用枸橼酸钠抗凝法采集广西环江县毛南族200份无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的血样,Chelex-100方法提取DNA,应用AmpFlSTR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技术对血样DNA的九个STR基因座进行扩增,用ABI 3100型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九个STR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累积非父排除率达0.999996,累积个体识别能力达0.99999999996,多态信息总量为0.9999985。结论:广西环江县毛南族人群有自身的STR等位基因分布特征,所获数据可为法医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及群体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