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51.
52.
山东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简要回顾了自50年代以来山东省小麦种质资源引进、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概况,提出山东省小麦种质资源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3.
陈震古教授与世长辞了,我们深感悲痛! 陈震古教授是我国激光生物学协作组和<激光生物学报>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我国激光生物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为开创和发展激光生物学科事业,呕心沥血,倾注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激光生物学界的一大损失. 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学习陈震古教授尽心敬业于科学事业的品格和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完成他未竞事业,为办好<激光生物学报>,发展激光生物学科而努力奋斗! 陈震古教授安息吧! 陈芳远胡能书王兰岚周志康廖映木分等 2001年3月16日  相似文献   
54.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穴居和啃食活动改变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团聚体结构和孔隙度, 干扰生态系统土壤CO2排放, 对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高原鼠兔干扰下的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动态, 实验设计了高原鼠兔实验组和自然对照组, 采用LI-8100A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在2018年的生长季监测了高原鼠兔干扰下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 分析了高原鼠兔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实验发现: (1)在高原鼠兔活动干扰下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9.58%(高原鼠兔实验组的土壤呼吸速率值为5.27 µmol·m-2·s-1, 自然对照组为5.22 µmol·m-2·s-1, P<0.05), (2)在高原鼠兔干扰下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敏感程度(Q10)降低了21.02%; (3)土壤呼吸变化深受5 cm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活动深刻干扰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呼吸, 影响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因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加强高原鼠兔活动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碳排放的干扰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四川省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相对较小而成为许多古老,特有,珍稀植物的“避难所”,被誉为珍稀植物的“摇篮”。综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四川有珍稀濒危植物105种(计54科83属),其中多数种起源古老,单种科,单种属和少种属占较大比例,特有植物丰富,并且绝大多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或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四川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对策,即:传统保护与 拯救性保护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并切实减少人为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56.
杏鲍菇抗烟草花叶病毒蛋白的筛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方法,从杏鲍菇干样中分离得到多个蛋白组分,经枯斑寄主检测,发现多个蛋白组分都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性,对TMV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高者可达99%。其中xb68Ab已得到了纯化,分子量约为23.7kD,在心叶烟和苋色藜上它对TMV侵染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43%和98.9%。  相似文献   
57.
释放后的转抗病虫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壤生物,尤其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活性的保持是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基础,农业活动尤其是农作物植被类型的改变对土壤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释放后的转基因作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新的生物组分,被引入农田生态系统之间后所引发的农田生物群落(包括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产生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转抗虫Bt基因作物、转T4-溶菌酶基因作物,转蛋白酶抑制剂I基因作物的基因产物、作物残体在土壤中的行为(如降解产物的存留形态与生物活性)及其对根际或残体周围土壤中各类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合评述,指出基因表达产物的后效肯定是存在的且长远的,由其引发的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是复杂的,因而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转基因作物释放后的生态效应做长期的跟踪研究,建议未来的研究工作应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不同的转基因表达产物在环境中的迁移、结构变化、消长动态及其对生物保持毒杀性的时间;(2)不同类型转基因的植物对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趋势;(3)在实验条件下,研究分离纯化的各种转基因表达产物对土壤各生物功能类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概念辨析与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利顶  孙然好  孙涛  杨磊 《生态学报》2021,41(11):4251-4258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城市间物流、人流和能流高度融合而形成的区域性复合生态系统,如何保障城市群生态安全与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生态安全、城市生态安全与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内涵。认为狭义上城市群生态安全侧重于城市群内部生态空间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重点关注城市群地区生态用地空间优化与"三生空间"(生态、生活及生产空间)的合理布局。广义上的城市群生态安全不仅需要考虑城市群内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协调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平衡,也需要从区域尺度考虑城市群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目的则是保障城市群内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实现城市群与区域之间物流、能流和人流的有序流通。在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时,除了遵循生态安全一般性原则外,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尺度效应;②生态安全保障的阈值效应;③生态安全格局的空间联动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59.
60.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目标、原则和基本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利顶  景永才  孙然好 《生态学报》2018,38(12):4101-4108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快速城市化必将导致生态用地流失、生态系统服务下降和环境健康风险加剧,由此影响到城市生态安全。尽管生态安全的概念已经为社会广泛接受,但对生态安全的内涵和如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仍然缺乏统一认识。在分析生态安全内涵、生态安全概念辨析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本原则基础上,结合城市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目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认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一个涉及多尺度的区域性、综合性问题,除了要遵循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必须考虑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流域适应原则、区域协调原则和有限目标原则。同时,需要重点关注宏观与微观尺度之间的关系协调、城市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协调、理想与现实目标之间的权衡、人类生存需求与生态服务需求之间的权衡关系。通过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需要实现以下目标:控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维持城市地区正常的物质循环与代谢功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保证城市人居环境健康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满足现有城市居民可预见时期内生态服务需求。从景观、城市和区域三个尺度上,分析了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需要面对的实体、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