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leukocyteantigen.G,HLA—G)属于非经典的HLAI类分子,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免疫耐受分子。HLA—G分子可通过与受体结合直接抑制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或通过诱导产生免疫调节细胞间接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显示,HLA-G基因多态性及分子表达在母胎免疫、器官移植、肿瘤的发生发展、感染和自身免疫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凉山彝族喜食的四种野菜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费曜  曾永刚  杨其亮 《广西植物》2020,40(9):1242-1250
为评估四种野菜的营养价值,指导凉山彝族人民平衡膳食,该研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四川凉山彝族喜食的四种野菜,即楤木、牛口刺、紫花碎米荠、鞘柄菝葜的氨基酸、脂肪、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野菜中至少含17种氨基酸,其中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多种药用氨基酸。四种野菜中,楤木中谷氨酸含量较高,为0.41%,鞘柄菝葜、紫花碎米荠和牛口刺中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0.80%、0.33%和0.05%; 牛口刺的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最高,分别为34.44%和67.78%。与《中国食物成分表》上栽培根菜类和叶菜类的同类营养成分相比,紫花碎米荠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为3.26%,且富含多种维生素(VA、VB、VB2、VC、VE和β-胡萝卜素)。凉山彝族人民喜食这四种野菜与其营养需求、饮食习惯和文化息息相关。综上结果认为,四种野菜具有高能量、 低钠、粗纤维含量较低、口感较好、富含矿物质元素(铜、铁、锌、锰和镁)的特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PHD抑制剂Roxadustat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损伤组(IR)、损伤+低剂量给药组(IR+Rox10 mg/kg)以及损伤+高剂量组(IR+Rox25 m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造模前1h、6h、12h给药,并于造模后6h、12h、24h、48h采血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1d、2d、5d取材肾脏进行病理检测。此外,利用HK-2细胞建立缺氧模型,测定给药后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的变化及凋亡通路蛋白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和IR组相比,给药组Scr和BUN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组Scr和BUN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且给药组形态学损伤更轻,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细胞学实验显示,Roxadustat能提高低氧条件下HK-2细胞的活力,降低细胞凋亡,并抑制低氧导致的Bax升高,提高Bcl-2的表达,而用HIF-1α抑制剂2-MeOE2,可消除Roxadustat对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Roxadustat能够通过上调HIF-1α表达,抑制线粒体途径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及mi R-32-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正常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PTX3、Cat S、IL-17A及mi R-32-3p含量与全血组织mi R-32-3p的表达,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PTX3、Cat S、IL-17A含量及全血mi R-32-3p相对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平均NIHSS评分为9.58±1.28分,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NIHSS评分与血清PTX3、Cat S、IL-17A含量和全血mi R-32-3p相对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TX3、Cat S、IL-17A含量和全血mi R-32-3p相对表达都为影响NIHSS评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Cat S、IL-17A与全血组织mi R-32-3p呈高表达,可能作为评价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5.
由于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且具有体型小、繁殖周期短、饲养管理成本低等优点,长期以来被认为有望替代灵长类动物用于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然而,目前对树鼩的群体遗传结构还知之甚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应用,也是其品系资源创制的瓶颈.本研究通过分析80只采自于云南省昆明周边地区的野生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线粒体DNA(mtDNA)多态性,结合国外报道的2个树鼩(Tupaia belangeri)序列比较后发现,在604 bp的mtDNA控制区片段中兵检测到29个核苷酸替代变异,这些变异共界定了13种单倍型,表现较高的群体遗传多样度.另外,昆明地区的树鼩与国外报道的2个树鼩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mtDNA控制区单倍型之间的核苷酸替换数大于18个,远高于昆明地区树鼢群体内部不同单倍型之间的差异.选择含有代表性的mtDNA控制区单倍型的17个昆明地区树鼩个体进一步测定了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1134 bp),结合前人报道的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mtDNA控制区数据反映的遗传格局及揭示的昆明地区树询与国外报道树鼩之间的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昆明地区树鼩与国外树鼩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在将树鼩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要注意这些遗传差别.昆明城郊的树鼩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度,在开展近交系建立等工作时须考虑选取群体内部具有代表性的mtDNA世系.
Abstract:
Due to their special phylogenetic position in the Euarchontoglires and close affinity to primates, tree shrew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experimental animal to primat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However,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ree shrews has largely remained unknown and this ha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ree shrew breeding and selection. Here we sampled 80 Chinese tree shrews (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 in Kunming, China, and analyzed partial mtDNA control region sequence variation. Based on our samples and two published sequences from northern tree shrews (T. belangeri), we identified 29 substitutions in the mtDNA control region fragment (~ 604 bp)across 82 individuals and defined 13 hapiotypes. Seventeen samples were selected for sequencing of the cytochrome b (Cyt b; 1134 bp) gene based on control region sequence variation and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34 published sequences to solidify the phylogenetic pattern obtained from control region data. Overall, tree shrews from Kunming have high genetic diversity and present a remarkable long genetic distance to the two reported northern tree shrews outside China. Our results provide some caution when using tree shrews to establish animal models because of this apparent genetic difference. In addition, the high genetic diversity of Chinese tree shrews inhabiting Kunming suggests that systematic genetic investigations should be conducted before establishing an inbred strain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76.
通过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进行柱上复性与纯化,获得高纯度的可溶性PD-L1胞外域(sPD-L1),其纯度达95%,纯化的sPD-L1经免疫印迹分析得到验证,并具有与其受体PD-1的特异性结合活性;以该抗原免疫小鼠获得高滴度的抗血清,并以制备的sPD-L1-HiTrap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高纯度特异性抗体;将该抗体与另一商业化抗体结合建立了一种灵敏的双夹心ELISA法,检测范围为1ng/mL~100ng/mL,可用于分析可溶性PD-L1的含量。可溶性sPD-L1及其抗体的制备不仅可用于人体内特异性抗体和可溶性PD-L1的检测,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活性及其受体的性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7.
Pht1家族磷酸盐(Pi)转运体介导植物中磷(P)的吸收和再动员。为探讨甘草Pht1基因的结构及表达模式,该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草Pht1(GuPht1)基因家族进行分析,结合转录组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GuPht1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并采用RT-PCR克隆4个GuPht1基因。结果显示:(1)甘草中有8个Pht1家族成员(GuPht1;1—GuPht1;8),都位于细胞膜上,且具有12个跨膜结构,属于MFS超家族,氨基酸长度介于521~570 aa之间,含有Pht1保守的特征序列GGDYPLSATIMSE。(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甘草GuPht1基因家族成员与豆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启动子区含有与磷饥饿有关的W-box、G-box、PHO-like和P1BS元件;甘草GuPht1基因家族在Scaffold定位分布均匀,三级结构均为单体。(3)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GuPht1响应干旱、盐、激素等胁迫,且表达有组织特异性。qRT-PCR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GuPht1基因有明显的时空表达差异性,GuPht1;1/1;6/1;8在根中表达明显上调,GuPht1;5/...  相似文献   
78.
DNA改组技术是一种应用最广泛且简单有效的分子定向进化方法.它是一种高通量的随机突变筛选技术,可以对目的基因进行多次重组和选择,得到性质优良的突变文库.介绍了DNA改组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酶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Smad2/3蛋白及其活化形式在人肾脏中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mad2和Smad3蛋白及其活化形式P—Smad2、P—Smad3在人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定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20例人肾脏中Smad2、Smad3蛋白及P—Smad2、P-Smad3的表达和定位。结果Smad2、Smad3在肾小管、肾小球和集合小管中广泛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中远端小管曲部呈强阳性;P-Smad2、p-Smad3也在肾脏皮、髓质中广泛分布,主要定位于细胞核,远端小管更多见。结论Smad2、Smad3在正常肾脏中有着活跃的功能。  相似文献   
80.
选取5个二倍体小麦种为实验材料,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气体交换参数测定系统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系统,研究了二倍体小麦种间气孔特征与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二倍体小麦种间气孔和光合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S基因型(Ae.Sect.Sitopsis)的气孔长度、周长和面积最大,而其宽度、密度和气孔指数却是最小的;D基因型(Ae.Tauschii)的气孔宽度、密度和气孔指数最大,而其长度、周长和面积却是最小的;D基因型(Ae.Tauschii)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而S基因型(Ae.Sect.Sitopsis)的净光合速率最小.气孔周长与气孔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气孔密度与气孔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二倍体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气孔限制值的变化趋势与细胞间隙CO2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反,说明二倍体小麦的光合能力主要受气孔限制.在几个种中,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同时细胞间隙CO2浓度最低,气孔限制值最大,在光合能力和耐光抑制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而野生一粒小麦(T.boeoticum)则在光合能力和耐光抑制方面不存在优势.同时,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而野生一粒小麦(T.boeoticum)最低,叶绿素含量可能也是造成二倍体种间光合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