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β_2微球蛋白(β_2m)是分子量为12000的小分子球蛋白,电泳中位于β_2区。β_2m在细胞膜上以非共价键的形式和一个表现为HLA 抗原的特异性大分子糖肽相连。肾移植病人在排异期的尿中β_2m 含量较高,是提取β_2m 很好的材料。本文报道了利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滤、DEAE-32离子交换梯度层析等方法从这类尿样中纯化了β_2m。对纯化的样品进行鉴定,发现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在SDS-PAGE 及无SDS 的PAGE 中都呈现一条色带,示成分单一。分子量测定为12,000,电泳移动在β_2区,最大和最小的紫外吸收分别为277nm 和250nm,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揭示纯化样品不是IgG,lgA 和转铁蛋白,鉴定结果表示:所纯化之样品之物化性质和文献报道的标准β_2m 相同。  相似文献   
152.
以连续白光下或黑暗中生长5天的白芥幼苗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分别叫作L-外植体和D-外植体),在1mg/L NAA+2mg/L 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脱分化和芽的再分化。在白光、红光、蓝光和黑暗中培养,L-外植体都比D-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早,生长快;对于L-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促进作用依次是:白光>红光>蓝光》黑暗;而对D-外植体蓝光比红光更有效。L-外植体比D-外植体芽再生的能力强得多,不同光质的作用为:白光>红光>蓝光>黑暗。  相似文献   
153.
不同的空间格局类型和关联性可以反映出不同生境下植物种群的资源环境适应策略.老鹳草与米口袋是甘南亚高寒草甸的主要物种,通过野外群落调查和室内试验,运用点格局分析法中的Ripley K函数,对不同坡向的米口袋和老鹳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阳坡-西坡-阴坡,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土壤温度和光照度逐渐降低.米口袋和老鹳草在3个坡向(阴坡、西坡、阳坡)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随着坡向由阴坡向阳坡的转变,米口袋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老鹳草种群数量则表现出递减趋势.在阴坡,米口袋种群在0~1.8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8~5.0 m尺度上聚集强度减弱并趋向于随机分布,老鹳草种群在0~5.0 m尺度上均以聚集分布为主;在西坡,米口袋种群在0~1.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2~5.0 m研究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老鹳草种群在0~2.2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2.2~5.0 m研究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在阳坡,米口袋与老鹳草种群在0~5.0 m尺度内均表现出随机分布.阴坡上这两种物种在0~1.0 m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在1.0~5.0 m尺度不相关;西坡上两物种在0~2.1 m尺度上呈负关联,在2.1~5.0 m尺度上两个物种间关联度均趋向于不相关;阳坡上这两个物种在0~5.0 m尺度上表现出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4.
细胞的发现,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引起过巨大的作用。直到不久以前,生物学家们还认为植物细胞的繁殖过程是跟有机体(其细胞在被研究中的)的在历史上形成的个体发育的特点无关的。在摩尔根遗传学影响之下,细胞学家们在有丝分裂的研究上化过好多精力,这一点曾经是认为十分肯定的:在植物有机体生长的时候,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的染色质网形成为染色体。染色体纵向分裂,它们的两半分散到细胞的两极,两半之间产生一层细胞板,随着,每团染色体形成细胞核,而一个细胞变成了两个——细胞分裂了。  相似文献   
155.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世界许多海区尤其是近岸海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低氧现象, 导致海洋动物大量死亡, 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明确烟台牟平海洋牧场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效应, 我们于2016年夏季(6月、8月、9月共3个航次)在该海域进行现场调查, 分析低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牟平海洋牧场8月低氧事件发生时,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为短叶索沙蚕(Lumbrinereis latreilli)、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和内肋蛤(Endopleura lubrica)。低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表现为物种组成和优势种变化上。例如, 耐受低氧的机会种数量增加, 如短叶索沙蚕; 敏感种数量减少, 如微小海螂(Leptomya minuta)、长吻沙蚕(Glycera chirori)、大蝼蛄虾(Upogebia major)、极地蚤钩虾(Pontocrates altamarimus)、塞切尔泥钩虾(Eriopisella sechellensis)等。同时, 低氧也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降低, 但丰度和生物量受其影响不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机会种短叶索沙蚕丰度和生物量的剧增所致。大型底栖动物不同物种耐受低氧的阈值不同。例如, 短叶索沙蚕在溶解氧(DO) < 1.0 mg/L受影响最大, 在DO = 2.0 mg/L时受到的影响不明显, 而其他敏感种如微小海螂、大蝼蛄虾、极地蚤钩虾、塞切尔泥钩虾等在DO < 2.5 mg/L时, 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低氧事件之后,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其恢复程度和需要的时间长短与低氧发生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6.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迎春  高显连  付超  于贵瑞  刘兆英 《生态学报》2019,39(11):4002-4010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植被碳库和碳汇,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各国抵减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由于森林固碳本身的复杂性,未来通过森林固碳能够抵消多少工业碳排放往往并不清楚。如何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森林的固碳潜力,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通过能够公开获得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分起源(人工林和天然林)、36个树种、5个林龄组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森林蓄积量年增长量模型,并以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为起点,估算了基线情景(造林、管理、干扰、气候、采伐等条件不变)下2001—2200年前中国森林生物量变化和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结果认为,天然林蓄积量年增长量一般低于人工林;多数天然林树种的蓄积量增长过程符合理论上认为的中间高、前后低的逻辑斯蒂曲线形式,即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年增长量高,幼龄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人工林蓄积量增长过程多为前期高、后期低的形式,即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年增长量高,成熟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基线情景下中国森林碳容量为12.82 Pg C,其中人工林为6.6 Pg C,天然林为6.2 Pg C;相对于2001年碳储量来说,到2200年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 Pg C。综合已有研究认为,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13.57 Pg C。本研究可以用于优化森林生长过程模型,为我国森林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方面的潜力。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案例,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过去30年间(1991-2021年)中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研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2)结合国内2011年以来的典型案例, 对技术方法、物种发现与编目、形态与行为研究、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等主题领域的进展进行总结分析; (3)结合国外近期的典型案例, 对红外相机监测与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评估分析; (4)对中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回顾, 本文旨在明晰国内外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为中国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建设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8.
5种苍术属药用植物的trnL-F序列测定及种间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技术对5种苍术属(Atractylodes DC.)药用植物的trnL-F序列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序列长886~902 bp,经排序并两端切平后,序列长816 bp,G C含量为34.4%;当空位始终做缺失处理时,产物有5个变异位点。利用trnL-F序列可准确鉴别出朝鲜苍术〔A.koreana(Nakai)Kitam.〕、北苍术〔A. chinensis(DC.)Koidz.〕和白术(A.macrocephalaKoidz.);而茅苍术〔A.lancea(Thunb.)DC.〕与关苍术(A.japonicaKoidz.ex Kitam.)的trnL-F序列则完全一致,相互之间无法区分。采用邻接法和UPGMA法得到的5种苍术属药用植物的分子系统树有一定的差异,表明这5种苍术属药用植物的物种分化不完全,序列进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9.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白地霉GXU08脂肪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初步筛选脂肪酶高产菌株。方法:以白地霉GXU08为出发菌,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结果:筛选得到6株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GXU08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4-39的酶活达14.2U,比GXU08提高了63.2%。突变株经9次传代,3次摇瓶复筛,其脂肪酶酶活性保持稳定,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不同的育种方法进一步提高脂肪酶的产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探索玛咖提取物对运动耐力和脊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进行游泳,灌胃等量蒸馏水;单纯游泳组:游泳,灌胃等量蒸馏水,玛咖提取物组(设4.0,5.3,8.0 g/kg 3个剂量组):游泳,给予相应剂量的玛咖提取物。游泳大鼠在游泳池内循环水流自由游泳,连续游泳并给药15 d,第16天游泳耐力测试后无痛处死大鼠,用投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脊髓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放免法测定肌肉肌糖元、检测肌肉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游离钙水平。结果:与单纯游泳组比,沉下前游泳时间和游泳总时间分别延长了(%)19.83、60.28、77.55和55.34、73.91、9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沉下次数分别减少了(%)34.35、51.18、5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和游离钙含量分别降低了(%)20.10、31.49、3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6.42、17.58、26.35;SOD、GSH-Px和肌糖原含量分别升高了(%)5.12、22.74、52.53、44.22、77.79、9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35.08、47.83、8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神经元线粒体的体密度(VD)、面密度(SD)和数密度(ND)分别减小了(%)7.79、18.18、31.17,16.95、27.34、43.31和13.51、23.19、43.15。结论:玛咖提取物具有保护脊髓神经元线粒体结构、抗氧化、增加肌糖原和提高运动能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