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摸清上海黄浦江5条骨干人工河流开挖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鱼类物种资源家底,文章于2021年6月(夏季)和11月(秋季)用刺网对20个断面作了采集,获得鱼类标本13379尾,经鉴定有60种,隶属于8目17科45属。其中,鲤形目有2科28属41种,鲈形目7科8属8种;洄游鱼类2种,河口鱼类8种,其余均为淡水鱼类。IRI≥1000的优势种合计有9种,刀鲚(Coilia nasus)是5条河流共有的优势种。ABC曲线反映除金汇港外,其他河流总体上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鱼类群落受到了严重干扰。βc指数和βr指数均反映浦东川杨河与大治河之间的鱼类组成相异性最大,浦南金汇港与龙泉港之间的鱼类组成相异性最小。20个断面可分为3组, D1和Z2断面为组Ⅰ,金汇港、龙泉港和除Z2断面的大治河为组Ⅱ,川杨河和除D1断面的淀浦河为组Ⅲ,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刀鲚、鲫(Carassius aurat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是造成组间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性的主要分歧种。研究认为,这5条人工骨干支流保存了比黄浦江源头、干流...  相似文献   
22.
文章报道了产自中国云南杜英科杜英属一新记录种,硕叶杜英(Elaeocarpus grandifolius Kurz),并对硕叶杜英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该种与近缘种毛果杜英(Elaeocarpus rugosus)的区别是叶基部渐狭或下延,花瓣外部被锈色短柔毛,核果被锈色短柔毛,该种与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的区别是叶片长圆形或卵圆形,核果椭球形。  相似文献   
23.
自从1962年Hollings在栽培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中发现第一例真菌病毒以来,迄今已在100多种真菌中发现了病毒,多数含双链RNA基因组。1972年Bozarth报道在R.solani中发现病毒,但未报道该病毒的理化性质。1975年Finlker在R.solani的一个强致病力菌株中分离到双链RNA病毒,它含3个组分dsRNA。  相似文献   
24.
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淀粉酶同工酶染色,分析不同发酵期曲样以及从中分离的菌株的淀粉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淀粉酶的R_f值不同。细菌淀粉酶分子量一般大于霉菌和酵母淀粉酶。曲心酶谱较稳定,只含霉菌淀粉酶。曲皮含有霉菌和细菌两类淀粉酶。成品曲中以霉菌淀粉酶为主。本文的方法可用于研究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相似文献   
25.
<正> 1969年以来曾陆续报道用人工合成的多聚[A]:多聚[u]或多聚[I]:多聚[C]和甲基化牛血清白蛋白混合制备成双链RNA抗血清。并用于鉴定RNA病毒的RF型RNA、呼肠孤病毒和真菌病毒双链RNA,以及真菌病毒的筛选。DERRICK,1978;FRANCKI,1972;梁平彦等,1981;MASATO,1973;MOFFITT,1975;SCHWARTZ,1969;STOLLAR,1970。本文报道应用前文制备的多聚[I]:多聚  相似文献   
26.
1971年我们从僵死变绿的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幼虫上分离到产绿色分生孢子的377号菌株,经鉴定为绿色穗霉(Spicaria prasina)。1971至1977年进行了菌体形态、培养条件、致病力、田间防治应用、菌剂生产等项研究。简报如下。形态与培养特征:在豆饼粉琼脂培养基上菌丝有隔,直径1.8—2.1微米。瓶状小梗在孢子梗上互生或对生。顶端丛生。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小为2.3×3.5—5.2微米,呈链状。菌落呈致  相似文献   
27.
目前,人胎肝细胞已用于治疗肝病,但存在着肝细胞来源困难和免疫排斥等问题。为此我们对人胎肝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观察,并对其生长及生物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取4~6个月胎龄水囊引产胎儿肝脏,机械研磨法制备单个胎肝细胞悬液,用完全1640  相似文献   
28.
用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按0、1、6程序,分5种不同剂量免疫HBsAg和HBeAg均阳性(双阳性)母亲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井于首针后8~12个月采血,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他们的HBsAg和抗-HBs、抗-HBc,以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10μg×3组对双阳性和仅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的保护率,分别是42.9%和53.5%;20μ×3组为67.4%和69.7%;30μg、10μg、10μg组为75.6%和79.8%,30.20、20μg(含30、30、10μg)组为80.2%和81.5%;30μg×3组为82.3%和83.7%。随疫苗剂量增加保护率逐渐增加,抗-HBs阳转率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9.
使用原核及真核菌通用的挑选启动子克隆载体pJGI,从臭曲霉菌体总DNA中分离到具有较好活性的启动子H8片段。根据Southern blot证明该启动子来自臭曲霉菌;H8全片段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含有7 50bp,内含典型真核启动子功能序列(TA TA box)及增强子GTGG:TTTAAAG的相似序列,分析证实是一个新的臭曲霉启动子。初步实验表明该启动子不但在臭曲霉菌内有启动功能;并第一次证明来自臭曲霉菌的启动子在原核细胞中也具有启动子活性,能够表达完整的Lacz基因。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