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根据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逐月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胶州湾中部海域蟹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调查海域共捕获蟹类18种,隶属于11科17属;蟹类相对资源量具有明显的月间变化,其中6-8月平均网获量较高.全年优势种为双斑蟳.蟹类群落优势种组成具有明显的月变化,双斑蟳、日本蟳、三疣梭子蟹、绒毛细足蟹和隆线强蟹分别为不同月份的优势种.蟹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0.54~2.86,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0.06~2.59,均匀度指数(J)为0.03~0.97.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在冬季月份最高,秋季月份次之,春夏季月份最低.聚类分析(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MDS)分析可以将全年蟹类群落划分为3个月份组:Ⅰ(5-10月)、Ⅱ(4、11、12月)和Ⅲ(1-3月).单因子相似性分析(ANOSIM)表明,不同月份组群种类组成差异显著;Ⅰ与Ⅱ、Ⅰ与Ⅲ组群差异显著,Ⅱ与Ⅲ组群差异不显著.各月份组群的典型种包括双斑蟳、三疣梭子蟹、日本蟳、隆线强蟹、绒毛细足蟹,以及月份组群间分歧种包括双斑蟳、日本蟳、三疣梭子蟹,对蟹类群落结构月变化的影响明显.生物-环境分析(BIOENV)显示,各环境因子中底层水温是影响胶州湾中部海域蟹类群落结构月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2.
为了了解造成北柴胡(Bupleurum chinese)种子发芽率低、无胚率高等种子质量问题的原因, 本文对北柴胡花序分化进程的各个时期以及不同位置花序分化进程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根据观察结果,将北柴胡花序分化进程划分为初生期、小伞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生殖结构分化始期和花粉粒完熟期6个时期。同时, 发现各级次级花序均比上一级花序在分化进程上落后至 少1个时期。不同位置花序分化进程的不同步性是导致北柴胡种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人工措施促进早分化的主茎及Ⅰ和Ⅱ级花序发育, 抑制晚发育的Ⅲ和Ⅳ级花序发育, 可望提高北柴胡的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153.
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叶片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引进的茄子设施栽培专用耐盐品种'Torvum Vigor'为砧木,栽培品种'苏崎茄'为接穗,研究了80 mmol·L-1 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的生长量、3种不同形态多胺(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NaCl胁迫显著增加了叶片精胺和ABA含量;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在胁迫前期上升,后期下降.嫁接苗的腐胺和亚精胺含量降低幅度低于自根苗,而精胺和ABA含量上升幅度则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生长和多胺代谢受NaCl胁迫的影响小于自根苗,NaCl胁迫下ABA的快速积累和保持相对高的多胺含量与嫁接苗耐盐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4.
用电子克隆方法获得向日葵异戊烯焦磷酸异构酶(IPI)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此基因编码产物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以及功能进行预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向日葵IPI为亲水性α/β蛋白,含有IPP异构酶结构域,其与其他植物的IPI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均有高度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5.
代表活性污泥中苯酚降解菌群的ERIC-PCR产物片段的多态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平平  王健  席玉英  赵立平 《生态学报》2003,23(6):1095-1100
对可能代表活性污泥中两个时期的主要苯酚降解菌群的:ERIC-PCR指纹图谱中的两条2.1kb的条带(P1和P8)中的DNA片段进行克隆、转化,得到193个转化子。.HinfⅠ物理图谱分析得到35种酶切类型,将两端各进行1次测序后,同源性大于90%的克隆归为一类,共得到10种序列类型。对各类型的代表克隆进行了全长测序,5种类型为P1条带所有,3种类型为P8所有,二者共享的类型为2种,丰度最高的片段为S3,P1条带中76.3%的转化子和P8条带中66.7%转化子属该类型。对所得序列进行检索分析,它们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序列均无显著同源性。用S3特异性引物对活性污泥样品及其它在LB、dCGY、MP和FWM培养基上的回收菌进:行扩增,除LB上的回收菌没有显示目的条带外,活性污泥和其回收菌中均检测到带有该基因组片段的菌种的存在。研究为专一性分离降酚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提供了分子探针。  相似文献   
156.
哺乳仔猪中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对细胞凋亡的诱导或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感染伪狂犬病病毒阴性的健康仔猪 ,取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仔猪的咽部扁桃体、胸腺、颈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大脑、小脑、嗅球、三叉神经节等组织作样本。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DNA梯谱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标记等试验进行细胞凋亡分析 ,结果发现实验组仔猪的淋巴组织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特征 ,而神经组织中无。这一结果表明 :伪狂犬病病毒感染诱导大量淋巴细胞凋亡 ,造成仔猪免疫功能低下 ,导致大量死亡 ,这可能是伪狂犬病病毒急性感染致病机制之一 ;同时也证实伪狂犬病病毒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在神经组织中建立潜伏感染并终生带毒。  相似文献   
157.
1 植物名称 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2材料类别 成熟种子。 3培养条件 种子萌发培养基:(1)MS0;芽诱导增殖培养基:(2)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02;(3)MS+6-BA0.5+NAA0.2;(4)MS+6-BA2.0+NAA0.02;(5)MS+6-BA2.0+NAA0.2;(6)MS+6-BA5.0+NAA0.02;(7)MS+6-BA5.0+NAA0.2;(8)MS+TDZ0.5:(9)MS+TDZ0.5+NAA0.2;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及相关性。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9例脑胶质瘤组织样本及32例预处理的脑胶质瘤血清样本中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脑胶质瘤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46.2%、10.3%和20.5%,肿瘤组织中至少有一种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为64.1%(25/39);在脑胶质瘤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检测到了相关基因甲基化系列,并且与组织中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明显相关。结论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血清中相关基因DNA甲基化检测有可能为脑胶质瘤诊断和个体化化疗提供一种稳定的无创性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9.
160.
邓娟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2009,29(6):3231-3240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油松林自然化发育过程中的植物叶片与土壤养分库和碳库的变化规律,采用典型样地法,以子午岭林区天然油松群落为参照,选择了不同立地条件的人工油松林,分别对其土壤的氮库、碳库及植物叶片养分库和碳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松针叶C、N、P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99.5±63.75)mg/g、(8.53±0.50)mg/g和(0.94±0.64)mg/g,叶片C含量大小依次为阳坡天然林>阴坡天然林>阴坡人工林>阳坡人工林,阳坡人工林叶片N、P含量显著高于阳坡天然林.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林叶片C/N、C/P差异显著,叶片N、P和N/P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叶片C含量差异不显著.油松叶片C含量与N、P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N和P之间的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立地的油松林除40~60cm土层土壤C、N含量无显著差异外,0~20cm和20~40cm两个土层的人工林土壤C、N含量显著高于天然林,同时阳坡人工林土壤C、N含量显著高于阴坡人工林.0~20cm、20~40cm两个土层土壤C含量与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植物N、P均呈显著正相关.子午岭林区阳坡的人工油松林不仅叶片养分含量较高,而且林地土壤是该区土壤的最大养分库和碳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