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9篇
  1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滨海盐地碱蓬不同生长阶段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征  韩琳  刘玉虹  安树青  冷欣 《植物生态学报》2012,36(10):1054-1061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是滨海湿地典型植被之一, 研究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对于了解滨海湿地植被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比较了盐地碱蓬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内叶片C、N、P营养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 并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叶片C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差异性显著, 生长期最低, 衰退期最高; 叶片N含量在衰退期较生长期和成熟期显著降低; 叶片P含量较为稳定, 在不同生长阶段无显著性差异。C:N、C:P在植物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而N:P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 在盐地碱蓬3个不同的生长阶段, C:N和C:P与相应的N、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随着N、P的变化以对数方程的形式减小; N含量与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体现了植物体内两营养元素含量需求变化的相对一致性。同时发现, N元素已经成为滨海湿地盐地碱蓬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182.
蚕豆种质资源清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PAGE对101份蚕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清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蛋白带2625条。除共有带外,迁移率不同的谱带类型36种,其中相对分子量为92kD、75kD、62kD、40kD、34kD、17kD、13kD的谱带在检测的种质材料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为92.08%、90.10%、99.01%、95.05%、95.05%、98.02%、95.05%。其余29种谱带类型具有较强的多态性,多态性谱带平均为16.09条,多态性比例为44.69%。每份种质材料的清蛋白谱带数介于21~31条之间,平均25.99条;供试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0.6111~0.9722,平均0.7122。3个地理类群内多样性指数0.9879,类群间多样性指数0.0121,表明蚕豆清蛋白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类群内。聚类分析将参试种质分为6类,与以往蚕豆种质分类研究结果类似,表明清蛋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质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于蚕豆蛋白质品质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3.
1.各不同层次叶片都具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并且是穗不同发育阶段之物质来源。叶片内物质消长的动态与产量结构变化有直接关系。2.不同时期功能最强之叶片(上数1—2展开叶)的全氮百分含量和绝对含量与产量和产量结构之间呈正相关。3.叶片对于环境氮素营养的变化很敏感。即随土壤氮素含量提高,各叶片干重,全氮绝对量也相应提高,最终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也相应提高。4.根据两年盆栽和田间试验,初步认为,分蘖期功能叶内含氮量只有达到5—6%范围时,才能为小麦植株丰产奠定物质基础。5.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利用早期叶片诊断方法预测植株营养是有研究前途的。为此今后需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品种春小麦不同时期功能叶片的位置,以及与产量有关的这些叶片的“临界营养水平”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84.
为探究糙果紫堇(Corydalis trachycarp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明确其适宜的生存环境,旨在为糙果紫堇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于糙果紫堇现有的分布位点、气候变量和环境变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模拟糙果紫堇当前气候条件下(1970—2000年)和未来SSP 245情境模式下4个时期(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分析限制其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影响糙果紫堇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分别是海拔(Alt,贡献率60.9%)、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贡献率11.1%)、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贡献率9.4%)、降水量变异系数(bio15,贡献率7.0%),这4个变量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8.4%;(2)当前气候条件下,MaxEnt模型预测糙果紫堇的潜在分布区总面积约174.94万km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和青海等地;(3)与当前气候条件下相比,SSP 245情境下未来4个时期糙果紫堇高、中、低适生区面积均有所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