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8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方创林  余丹林 《生态学报》1999,19(6):767-774
柴达木盆地作为我国下世纪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对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对青海省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支援西藏、巩固国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对盆地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运用SD模型对盆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弹性方案进行试验调控,得出追求经济发展为主目标的发展型方案、追求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保护型方案和追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目标的协调型发  相似文献   
832.
牦牛FSHR 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牦牛FSHR 基因5’端及第一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为从遗传角度上解决牦牛产犊间隔过长的问题提供参考。以4 个种群的667 头牦牛为研究对象,应用PCR-SSCP 方法检测FSHR 基因的多态性,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雌性个体该基因多态性与产犊间隔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扩增片段共获得牦牛FSHR 基因940 bp 的序列,由5’端和第一外显子组成,与其它哺乳动物的对应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共发现9 处突变位点,其中一处位于开放阅读框内,但属于同义突变。不同种群间的产犊间隔差异显著(P <0. 05);FSHR 基因不同基因型对产犊间隔影响差异不显著(P > 0. 05),但AB、LL、LM、LN 及RT 基因型均有缩短牦牛产犊间隔的趋势。  相似文献   
833.
红豆杉细胞非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基因dxr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非甲羟戊酸途径可能是紫杉醇合成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各种不同来源的非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5-磷酸脱氧木酮糖还原异构酶(DXR)基因同源区域进行比较,设计出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悬浮细胞中扩增出535bp的基因片段。同源序列比对发现,推断的蛋白质序列与Arabidopsis thaliana(Q9XFS9)、Mentha x piperita(Q9XES0)、Synechococcus elongatus(Q8DK30)、synechocystis sp.PCC 6803(Q55663)、Nostoc sp.PCC7120(QSYP49)、Synechococcus leopoliensis(Q9RKT1)的一致性分别达到95%、94%、80%、78%、78%和73%。结合蛋白质保守区、特征区以及进化树分析,证实该基因确为dxr基因,首次报道从裸子植物中克隆到非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834.
在马来西亚广袤的森林中则生活着十种犀鸟。它们以植物的果实为食,每当果实成熟的季节可以看到大量的犀鸟群聚集于果树上。犀鸟的呜叫铿锵有力,时而急促狂笑,时而突然拔高音调……去马米西亚,观赏犀鸟,与这些丛林精灵米一次亲密接触。记得20多年前去婆罗洲的沙巴赏鸟,我们一行人在近黄昏前赶到一处名叫蝙蝠洞的著名赏鸟胜地,准备观看一种名叫蝠鸢的  相似文献   
835.
盐胁迫对大麦胚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麦种子在盐下吸胀时胚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电镜观察发现,盐胁迫下胚根细胞的膜系统修复困难,细胞器分室重建受阻;并且,这种伤害作用随着盐时间的延长而加剧。作者认为,盐胁迫下吸胀对种子伤害很可能是由于盐离子毒害造成膜系统修复不完善所致。  相似文献   
836.
目的:探讨SKA1调控胰腺导管腺癌(PDAC)侵袭与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样本及癌旁组织中SKA1与下游分子Cdc42的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方法在不同胰腺癌细胞系及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中进行验证;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SKA1稳定敲减和过表达的胰腺癌细胞株;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AC细胞内SKA1敲低或过表达对高尔基体结构的影响,及Cdc42抑制剂ZCL278对高尔基体结构变化的调控;并利用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ZCL278对SKA1促癌作用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SKA1及Cdc42表达对自噬标志物的影响。结果: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与细胞中SKA1与Cdc42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或细胞,且二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发现SKA1低表达的患者具有更长的总体生存期,而Cdc42表达高低与总体生存期无关。接着我们发现SKA1可促进PDAC细胞内高尔基体堆叠,并且在SKA1过表达的细胞中Cdc42抑制剂ZCL278可以抑制这种堆叠现象。进一步我们发现抑制Cdc42可逆转SKA1过表达对胰腺癌侵袭与转移的促进效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在...  相似文献   
837.
体细胞胚发生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38.
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CCC),又称氯化氯胆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文献指出:CCC 与赤霉素的作用相反,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缩短植株高度,加粗茎节,并能促进侧  相似文献   
839.
低能离子注入对固态尿嘧啶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5keV氮、氩离子束辐照尿嘧啶(uracil)引起其分子结构的变化分别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的分析,得到了离子注入后尿嘧啶的残余紫外吸收曲线,富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析,说明尿嘧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茚三酮反应的测定证明了氮、氩离子辐照后的样品中均产生了新的化学基团氨基。  相似文献   
840.
人类大多数红细胞血型系的重要性在于它们的临床意义,但Diego血型系却被认为在人类学上有特殊价值。Diego血型由Di~a和Di~b抗原组成,成为独立的血型系。抗Di~a是1955年Lagrisse等从一姓Diego的委内瑞拉妇女中发现的。抗Di~b是1967年Thompson等发现的。免疫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抗Di~a和抗Di~b检出的抗原分别受同一位点上的共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