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9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因工程改良作物营养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10年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蛋白质、糖类、脂类营养成分研究的最新发展,尤其对作物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改良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简要介绍了基因工程食品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性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2.
茄子子叶和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4种茄子品种——六叶茄、七叶茄、九叶茄和长茄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和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以及外植体不同苗龄的分化能力差异。观察到外植体分化呈极性,并建立了4个品种茄子下胚轴的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13.
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拟南芥幼苗过程中的冻害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往往由于真空造成的冻害而不能存活.文章以拟南芥幼苗为对象,尝试了玻璃化法对注入过程中冻害的防护效应.结果显示,玻璃化处理的2 d龄幼苗经液氮冻融处理后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2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进行离子注入,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活率在90%以上;而未经玻璃化处理的幼苗离子注入后均不能成活.玻璃化后注入的幼苗成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受注入的离子能量的影响不大.显示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遭受的冻害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4.
桑树二倍体及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分子标记技术 ,即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从DNA分子水平探讨二倍体桑 (2n =2X =2 8)与经秋水仙素诱变得到的同源四倍体桑 (2n =4X =5 6 )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根据对供试材料DNA多态性及遗传距离分析 ,认为经秋水仙素诱变得到的同源 4X与 2X相比在DNA分子遗传结构上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在种内变异水平上 ,2X与同源 4X桑间的遗传差异小于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15.
当森林生态系统转变成农田生态系统时,会把C4植物有机质导入到曾在C3植被下发育的土训中去,使土壤中含有来源不同的土壤有机质,引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因此,可以利用碳同位素来区分土壤有机质来源,实验结果表明,耕作几十年后原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仍占有主要地位,来源于原始C3植被的有机碳的比例为66.7%,但容易矿化的、对植物营养有效的有机质含量较低,这与当地的耕作方式有关,需要加强对植物残留物返回土壤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经20keV的氮离子、氩离子辐照后,腺嘌呤与胞嘧啶的残存率与注入剂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剂量下,氮离子对碱基的损伤比氩离子高,而对同种离子而言,胞嘧啶比腺嘌呤表现出较高的辐射敏感性。计算了碱基分子损伤的G值,比较它们随剂量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考察了加入自由基清除剂后,碱基损伤剂量效应的变化。并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7.
戴传超  余伯阳  袁生  李霞  陆玲 《菌物学报》2001,20(2):201-206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十八碳脂肪酸和十六碳脂肪酸的比值考察碳链延长,用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比值考察ω-3脱饱和;探讨了八种因子对脂肪酸链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有利于碳链延长的条件为:麦芽糖10g/L、(NH4)2SO4 3g/L、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20℃培养6d。有利于ω-3脂肪酸生成的条件为:蔗糖30g/L、NH4Cl 3g/L、培养基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10℃培养10d。  相似文献   
118.
选取已定位的大麦1H染色体的STS标记NWG913为引物,在普通小麦(Tritium aestivum L.)及其4个可能的起源种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 T.)、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L)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um S.)、方穗山羊草(Ae.squarrosa L.)上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后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由序列差异的程度来确定这几个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普通小麦(Tritium aestivum L.)的A基因组此段序列与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 T.)、栽培一粒小麦(T.monococcum L.)、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um S.)A基因组此段序列完全相同;普通小麦的D基因组此段序列与方穗山羊草(Ae.squarrosa L.)也完全相同;普通小麦的B基因组此段序列和栽培二粒小麦B基因组此段序列有0.61%的差异。研究结果一方面对现有的普通小麦A、B、D基因组起源和进化理论给予了分子水平上的证明,同时也揭示了同一物种不同的基因组化进化速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通过随访观察金双歧辅助治疗小儿扁桃体炎患儿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扁桃体炎患儿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包括抗病毒药)和(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双歧口服辅助治疗,出院后继续服用金双歧4周;两组患儿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均进行电话随访,3个月后均通过家庭访视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出院后3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扁桃体炎患儿继续服用金双歧,可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发生率;随访为观察患儿出院后健康状态,进行健康指导以及收集资料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0.
为了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取新生24 h内ICR乳鼠,超净台内断头取脑,体视显微镜下剥除脑膜、血管及海马,获得完整的大脑皮层组织,经手术刀切碎组织,旋涡震荡,过两次尼龙筛网以制备单细胞悬液,接种于35 mm塑料培养皿,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状况,培养至3~4周,进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纯度。本研究表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于接种后2~3 d大部分贴壁,生长至7 d左右即铺满皿底,3~4周细胞生长成熟,胞体较大,形状不规则,呈"铺路石"(cobblestone-like structure)状,免疫荧光鉴定可见GFAP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达95%以上。通过以上方法可获得高纯度星形胶质细胞,为下一步实验提供大量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