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瓜类性别表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15.
甲烷氧化细菌的一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沼气发酵装置中,分离出一株H型专性甲烷氧化细菌81Z菌株。它具有甲烷氧化细菌的一般典型性状。根据其极生单鞭毛和过氧化氢酶阴性的特征,该菌株明显地区别于已知的任何一种甲烷氧化细菌,被认为是一个新种并命名为沼气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methanica)。本文还讨论了它在厌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从能利用正十二烷产生1,12-十二碳二元酸的热带假丝酵母突变株D28出发,经两次紫外线照射诱变,选育到一株从正十三烷产生1,13-十三碳二元酸较高的突变株2—23号菌。该突变株较出发菌株提高产酸率20%,达40.4g/L。突变株2—23也能将一定链长的长链烷烃以较高的产率转变成相应的单一二元酸。此外,在产酸摇瓶条件试验中观察到烷烃的诱导作用,使突变株产酸能力得以提高。用烷烃预培养的种子发酵正十三烷,其产生1,13一十三碳二元酸的量较糖质碳源培养的种子发酵时要提高30%。  相似文献   
17.
焦曲霉右旋糖酐酶的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用几种蛋白质侧链修饰试剂对β-N-乙酰氢基己糖苷酶进行化学修饰,在一定条件下,当巯基、羟基、酪氨酸残基分别被IAA及NEM、PMSF、NAI修饰后,酶活力不受影响,说明这些基团与活力无关。当羧基、组氨酸及色氨酸残基分别被EDC、DEP、NBS修饰后,酶活力大幅度下降,说明这些基团或者参与了酶催化作用,或者位于酶活性位区附近。  相似文献   
19.
独叶草叶二叉分枝脉序中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独叶草营养叶二叉分枝脉序及其中的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表明:(1)网结脉中2条完全汇合的与靠近脉中完全分离的叶脉之间未发现任何形式的维管束汇合的中间类型及网结脉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连接脉退化痕迹的事实表明,网结脉不可能由靠近脉产生,相反,由于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退化而形成开放脉;(2)盲脉是通过伴随着齿退化的达齿脉的退化、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间断、非网结脉由分枝处间断三种方式产生的;(3)越裂片脉的出现及其可以形成网结脉的现象表明独叶草营养叶可能曾具有较为复杂的脉序,这种叶脉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4)独叶草营养叶的二叉分枝脉序可能是一种退化性状,而网结脉的出现可能是这种退化过程中的残留痕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