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2011年4月~2012年5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进行了4次鸟类调查,共发现鸟类10目25科40属54种.其中留鸟21种、夏候鸟23种、旅鸟6种、冬候鸟4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为波斑鸨、白肩雕和金雕,国家Ⅱ级保护动物8种,为鹗、黑鸢、高山兀鹫、秃鹫、雀鹰、猎隼、红隼和蓑羽鹤.该地以角百灵和蒙古沙雀等荒漠鸟类为优势种,猛禽如棕尾鵟等也较常见.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SEC2)中N,C末端对其超抗原活性和可溶性表达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SEC2的N,C末端进行部分删除,获得三种突变蛋白,并对其进行体外超抗原活性和可溶性表达能力的比较。结果:对SEC2的N,C末端的删除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超抗原活性和可溶性表达能力,其中,N末端的两个删除突变体的超抗原活性分别降低40%和48%,而删除C末端则使其可溶性表达水平下降到野生型的20%左右。结论:SEC2蛋白分子的N末端对其超抗原活性起主要作用,C末端对其可溶性表达具有显著影响,而完整的SEC2分子对于其发挥最大生物学活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3.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的生境保护及管理工作,作者以2005年以来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距水源点距离、坡度、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蒙古野驴的生境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下,春、夏、秋、冬四季潜在总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9,784km2、8,090km2、9,379km2和10,856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4.4%、44.9%、52.1%和60.3%。由于受到国道、矿产开采、冬季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研究区内适宜生境大量丧失,冬季丧失面积最多,为6,629km2,占冬季潜在总适宜面积的61.1%。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相应的蒙古野驴种群保护措施:(1)加强水源地的保护;(2)限制冬季进入保护区内家畜的数量,并为蒙古野驴划定预留适宜生境;(3)严格制定进入保护区的制度;(4)拆除迁移路线上的边境围栏或建设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蒙古野驴正常的迁徙活动,恢复其种群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54.
利用RT-PCR技术从马肝扩增HLADH-E和HLADH-S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LY115E和pLY115S,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利用Ni柱分离纯化。利用紫外检测辅酶NADH在340nm的吸光值,来考察表达产物转化环己醇的活性。试验结果证明马肝醇脱氢酶HLADH-E和HLADH-S基因均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且可溶性表达产物都具有氧化环己醇的活性,为马肝醇脱氢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本文观察研究了秦岭蝮蛇的活动节律和反捕行为.蝮蛇在不同季节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夏季晴天每天上午8点30分~9点30分,下午14点30分~18点30分分别有一活动高峰.下雨前后活动明显加强.蝮蛇的身体姿态也呈明显的节律变化:夏季上午10点以前,身体松散放置,10~18点,身体姿势多呈紧密缠绕或多条堆集在一起.单条蝮蛇多顺时针方向盘卷.蝮蛇受惊吓时的反应行为有收缩、歪头、摆尾、吐舌和逃跑,被捉时的反捕行为有张口、露齿、咬、挣脱,分泌粘臭的物质.  相似文献   
56.
铅(Pb)是已知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源之一,一氧化氮(NO)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信使分子,广泛参与植物对Pb胁迫的应答反应调控,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修复Pb污染的重要种质资源。为了进一步探明NO在植物Pb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机理,增强三叶鬼针草对Pb污染土壤的耐性以及更好地应用于Pb污染土壤的修复。该研究以培养60 d的三叶鬼针草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NO供体硝普钠(SNP)预处理,测定600μmol/L硝酸铅胁迫处理第3天三叶鬼针草叶、茎和根的膜质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分析外源NO对铅胁迫下三叶鬼针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00μmol/L SNP能显著降低铅胁迫下三叶鬼针草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能显著促进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类胡萝卜素(Car)的合成;和不同浓度SNP对三叶鬼针草叶、茎和根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较复杂,其中200μmol/L SNP能显著增强叶和茎中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茎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300μmol/L SNP能显著增强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000μmol/L SNP能显著增强茎和根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综上表明,适宜浓度NO可以通过启动抗氧化系统,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调节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有效保护三叶鬼针草膜系统稳定性,缓解Pb胁迫伤害。因此,适宜浓度NO可以增强三叶鬼针草对Pb污染土壤的耐性,其在三叶鬼针草修复Pb污染土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58.
赞美是一种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金之功效,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激起学生心录上的感应,使他们产生一股向上的动力,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从健康烟草的根和茎中分离到38株内生真菌,对23株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进行了形态观察和ITS-r DNA分析,共鉴定出18个属,其中Acremonium(菌株Nitaf01和Nitaf02)、Fusarium(菌株Nitaf07、Nitaf08和Nitaf09)、Penicillium(菌株Nitaf18和Nitaf20)和Plectosphaerella(菌株Nitaf11和Nitaf12)为主要属,有13个属(Acremonium、Cladosporium、Clonostachys、Ilyonectria、Mortierella、Myriodontium、Petriella、Plectosphaerella、Podospora、Purpureocillium、Rhizopycnis、Stephanonectria和Thielavia)的真菌为首次从烟草中分离得到。5株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Nitaf05、Fusarium sp.Nitaf07、Purpureocillium sp.Nitaf13、Penicillium sp.Nitaf20和Rhizopycnis sp.Nitaf22)的菌丝和发酵液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烟草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这些内生真菌具有生产抗菌活性成分和作为生防菌剂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0.
稀有种不仅影响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同时也是α多样性的重要贡献者。本研究主要通过加性分配和Fortran软件的RAD程序包拟合的方法, 研究了甘南亚高寒草甸不同坡向物种多样性及多度分布格局的变化, 分析了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其α多样性的变化特征, 确定了稀有种在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 (1)在南坡到北坡的变化中, 环境因子差异比较明显, 其中, 土壤全磷、有机碳、速效磷、碳氮比及含水量呈递增趋势; 土壤氮磷比和pH值呈递减趋势; 土壤全氮在西坡显著低于其他坡向, 而速效氮在所有坡向上差异不显著。(2)稀有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南-北坡向梯度上依次增大, 去除稀有种的影响在各坡向均高于去除非稀有种, 可见, 稀有种在甘南亚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中的相对贡献高于非稀有种。(3)各坡向的稀有种资源获取模式以随机分配占领模式(random fraction模型)为主, 而非稀有种则以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式(geometric series模型)为主。由于稀有种有较大的扩散率, 在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中, 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会更加明显, 从而抑制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因此能达到维持原有物种多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