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61.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具有自己的遗传信息表达和蛋白质合成体系,该体系的发现经历了线粒体遗传现象的发现、线粒体DNA的发现和线粒体基因组的揭示及应用的过程。在发现和揭示过程中,模式生物酵母菌对线粒体研究的贡献尤为显著;应用方面,主要在病理学、生物进化和家谱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2.
通过植物专业网站及发表的论文论著,收集每一种壳斗科植物在中国的具体分布地点(县),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县为空间数据的基本单元,以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制作属的空间分布图,从图中定量地提取斑块的数目、面积、周长,计算形状指数、最大斑块指数,以及属的Shannon均匀度指数、Simpson均匀度指数,分析中国壳斗科植物属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为植物区系空间分布定量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中国壳斗科植物属的空间分布呈现连续分布或间断分布,间断分布有星散分布、主次分布区、主分布区3种类型,以图形和定量的方式体现出属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2)中国壳斗科植物属的分布区或最大斑块的分布区在中国亚热带,能连续分布到热带,但在温带斑块分散,面积小,由此推断中国亚热带植物区系应划分为古热带植物区。(3)根据三棱栎属、锥属、柯属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推断它们均为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洲际间断分布。  相似文献   
163.
别路垚  徐海 《微生物学通报》2015,42(11):2215-2222
整合性接合元件是近年来在细菌中发现的一种可移动的基因元件,它位于染色体上,可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介导细菌间基因的水平转移。这种基因的水平转移有助于细菌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但许多整合性接合元件包含耐药基因,这些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极大地加速了耐药基因在同种及不同种属之间的传播,造成细菌的耐药以至多重耐药问题日益严重,耐药机制日趋复杂;同时整合性接合元件与基因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其特征及转移机制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4.
摘要:【目的】构建琼胶酶AgaD的高效表达体系,优化发酵条件提高重组酶的表达量。【方法】首先根据大肠杆菌(E.coli)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并合成AgaD的基因,使其适合E.coli表达系统;考察了不同的E.coli表达宿主;根据N端法则构建了突变体;评价了培养基中添加CaCl2和甘氨酸(Gly)对重组酶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琼胶酶AgaD 的高效表达体系,确定了E.coli AD494(DE3)为最适表达宿主;利用N端法则提高了重组酶的稳定性,缩短了发酵时间;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CaCl2和甘氨酸(Gly)进一步提高了胞外酶产量。最终,发酵上清中重组酶的活力由20 U/L提高至11300 U/L,比优化前提高了500余倍。【结论】构建了琼胶酶AgaD的高效表达体系,为GH96家族琼胶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5.
利用SAS软件对肠杆菌科中的90株标准菌进行系统聚类,去掉独立菌再结合判别分析的应用条件,建立了肠杆菌关于7类属(或种)的筛选变量与不筛选变量的两种判别函数。对181株临床菌用两种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判得结果的一致率为87.57%。对标准菌进行回代,与原分类情况作比较,结果是:不筛选变量时符合率为89.41%,筛选变量时符合率为97.65%。  相似文献   
166.
水稻(Oryza sativa)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其花器官的正常起始及形态建成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为了深入分析水稻小花发育的调控机理, 从已构建的水稻EMS诱变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了一个花器官异常发育的突变体apl (abnormal palea and lodicules)。与野生型相比, apl突变体小花的内稃膨大, 浆片伸长或转换成稃状结构, 雄蕊数目减少, 表明APL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水稻内稃、浆片和雄蕊等多轮花器官属性的建成。遗传学分析表明, 该突变体性状受1个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 将APL基因初步定位于1号染色体上。该工作为深入研究APL基因在水稻花器官形态建成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7.
许多农林害虫在发育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需要在土壤中度过 ,成为土壤动物的组成部分。有关土壤动物群落与害虫关系的研究 ,迄今报道甚少 ,近年来 ,我们对马尾松林土壤动物与荔蒲吉松叶蜂 (Gilpinialipuensis)害虫[1] 及水稻土壤动物与稻象虫 (Echinocnemussquameus)害虫关系[2 ]等进行初步报道。本文将对淡竹林大型土壤动物与竹笋夜蛾 (Oligiavulgaxis)危害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探明不同危害程度的竹林内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各项重要指标的变化规律 ,以及竹笋夜蛾在土壤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8.
部分植物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DPPH法测定了20多种植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火炬树、法国梧桐等7种植物的叶或其它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银杏叶的接近或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9.
目的:分析江苏无锡市一造船厂在职人员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人群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无锡市一造船厂搜集调查对象共552名,对翼状胬肉的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其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及眼部专科情况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所得资料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造船厂552位在职人员中翼状胬肉患者19例,患病率为3.4%;卡方检验显示该造船厂不同学历、工种和户外工作时长的员工其翼状胬肉患病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造船厂不同工种和户外工作时长的员工其翼状胬肉患病率差异显著。结论:户外工作时长和工种是该造船厂员工翼状胬肉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0.
超甜玉米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商用超甜玉米(SS7700)的单倍性悬浮细胞培养物为材料游离的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成完整植株并移栽成活。用悬浮细胞作为滋养物比对照提高植板率130倍以上。有机附加物丰富的培养基比简单培养基植板率要高。孔径在0.22—8.0μm 的硝酸纤维素或醋酸纤维素滤膜作为支持膜,对原生质体培养都是合适的。和原生质体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作为滋养细胞的效果越好。在检查过的11植由原生质体再生的植株中,10株为单倍体,1株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