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齿式及牙齿磨损情况判断年龄及称量体重的方法,对2004 年至2010 年间从云南景东县、镇沅县、宁蒗县三个地区捕获的23 群共670 只野生猕猴进行了种群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及体重差异的调查。结果表明:(1)景东县、镇沅县、宁蒗县三地猕猴种群雄雌性别比分别为1∶ 1. 21、1∶ 1. 55、1∶ 1. 52; (2) 三个地区猕猴种群年龄结构稳定,幼年组、青年组和中壮年组的个体数量占整个种群数量的80% 以上,处于发展阶段;(3)三个地区猕猴种群体重到了中壮年后均出现雄性明显高于雌性(P < 0. 01)的性二型现象,同时,发现宁蒗县猕猴种群体重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P < 0. 01)。以上三个地区野生猕猴种群均处于较高生育高峰,呈现出发展壮大的趋势。本文为云南省猕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了解云南省野生猕猴群体结构及生长发育规律,建立人工繁育的不同地域(种、亚种)猕猴种质特性数据库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RNAi的发现使基因功能的研究和人类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抗病毒、抗肿瘤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同时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研究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RNAi将会是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建立与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探讨无偿献血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差异,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寻找潜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青海省血液中心检测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57例(研究组)与同期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63例(对照组),利用UPLC-QTOFMS技术建立两组血清代谢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两组间有差异的小分子物质,确定与乙型肝炎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相关代谢机制。结果: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检索筛选出8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别为缬氨酸、胆碱、甘氨鹅去氧胆酸、肉毒碱、高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血清溶菌酶和花生四烯酸,涉及胆汁酸代谢、氨基酸代谢、磷脂代谢等。结论:无偿献血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的血清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代谢物的发现有助于寻找乙型肝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血液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固氮鱼腥藻作为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具备良好的碳氮固存能力。施加固氮鱼腥藻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并减少化肥施用量。然而,解析固氮鱼腥藻在土壤中的碳氮固存机制以及不同菌株固存效率差异仍有待深入研究。因此,从单细胞水平对土壤固氮鱼腥藻菌株进行筛选和碳氮固存过程的研究至关重要。针对固氮鱼腥藻在单细胞水平上发生的复杂而动态的元素变化过程,本研究综述了土壤固氮鱼腥藻碳氮固存过程,并探讨了利用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法与稳定同位素标记结合(nano-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table isotopic probing, NanoSIMS-SIP)技术和拉曼光谱成像与稳定同位素标记结合(Raman spectroscopy imaging-stable isotopic probing, Raman-SIP)技术解析单细胞水平上的碳氮元素的时空分布的原理、进展与难点。重点关注了单细胞稳定同位素技术定量可视化固氮鱼腥藻碳氮固存的最新技术发展与应用。同时,对该类可视化技术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对于理解固氮鱼腥藻在土壤中的碳氮固存机制和固氮效率差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农业生产中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恒河猴模型,使之成为研究人类T2DM的有效替身。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为基础,在出现高脂血症和肥胖状态后注射35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测定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分析其部分临床特征。结果T2DM模型组体重指数(BMI)大于35达到重度肥胖,有高脂血症的特点,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增高(P〈0.01),尿糖检测呈阳性,葡萄糖耐量受损并且空腹血糖高于7mmol/L、2h的血糖水平高于11.Immol/L,胰岛有轻度损伤和病变。结论通过部分临床特征分析,T2DM模型组具有典型的T2DM临床特征,可成为T2DM研究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恒河猴粪便中分离到的一株克罗诺杆菌进行鉴定,为实验恒河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j方法通过细菌培养特性、菌落形态观察及微生物鉴定系统(ID32E)生化试验进行菌落鉴定;并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和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的23SrRNA基因并测序,并将其与GenBank上参考菌株23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经细菌形态学和生化鉴定该细菌为克罗诺杆菌,23S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分离自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CP004091)同源性为98%。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甲硝哒唑耐药,对其他15种抗生素敏感。致病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结论该株从恒河猴中分离到的克罗诺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实验恒河猴饲养及相关研究人员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在恒河猴饲养及研究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头孢、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等药物可作为治疗恒河猴克罗诺杆菌感染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线粒体是一种结构和功能复杂而敏感的细胞器,拥有独立于细胞核的基因组,在细胞的不同时相,生理过程和环境条件下,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和质量,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线粒体是细胞和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供应场所,几乎存在于所有种类的细胞中,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细胞器。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数量、形态以及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之为线粒体稳态。当上述状态发生紊乱时,细胞乃至生物体形态、功能也将受到影响甚至死亡。线粒体质量控制是在细胞中维持正常状态的关键机制,决定着线粒体的命运。近年,随着线粒体研究的深入和具体,逐渐发现融合/分裂在其形态、数量、遗传物质等质量控制相关的方面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融合/分裂对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作用机制,总结和讨论相关前沿研究,为后期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隐匿风险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的青海地区人群75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法(PCR-RFLP)检测HBV DNA基因的多态性,并进行HBV感染隐匿风险分析。结果:在750例人群中,检出HBV隐匿性感染8例,检出率为1.1%,其中窗口期感染3例,一过性感染5例;基因C型6例,基因B型2例,基因B型患者的都为窗口期感染,核酸定量都≤20 IU/m L,与基因C型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C型、核酸定量、家属病史、吸烟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海地区献血者HBV感染隐匿风险相对比较低,多为基因C型,基因C型为导致HBV隐匿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人类与部分实验动物的RETN基因同源性,为人类RETN基因相关疾病及基因功能研究对理想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提取猕猴、大鼠、小鼠和树鼩的脂肪组织总RNA,用相应的RETN引物进行RT-PCR,对其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同时在GenBank中查询人类、猪、牛的RETN基因序列;再运用ORF Finder软件调取其ORF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用DANMAN软件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结果人类RETN的核苷酸序列与猕猴、小鼠、树鼩、大鼠、猪、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5.4%、65.4%、65.4%、66.4%、81.0%、81.0%;氨基酸序列分别为91.7%、55.6%、55.6%、53.7%、75.9%、72.2%。;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就RETN基因而言,人与猕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基于同源性分析结果,在RETN的进化上猕猴与人类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是研究人类RETN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最佳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恒河猴幼猴为模型,采用16S rRNA宏基因组方法探讨十二指肠、盲肠、直肠的菌群组成。方法收集4例健康幼猴十二指肠、盲肠、直肠样本,提取细菌总DNA,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6S rRNA基因的V3-V4高变区测序,分析比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 (1)门水平各肠段微生物优势菌群主要为硬壁菌门、变形菌门及拟杆菌门,在各肠段中的占比总和超过88%;(2)属水平,十二指肠中以芽胞杆菌属等为优势菌属,盲肠中以螺杆菌属、颤杆菌属、孢杆菌属等为优势菌属,直肠中以乳酸菌属、链球菌属、颤杆菌属等为优势菌属;(3)各肠段微生物功能差异较大,十二指肠主要承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盲肠主要承担细胞及遗传物质的合成,直肠主要承担调节机体免疫力、抗感染等功能。结论各肠段菌群组成差异较大;各肠段细菌功能差异较大,且与其生理功能有一定关联;在肠道菌群研究中,应充分考虑粪便样品微生物的组成是否能够完全代表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