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本文回顾性调查了919例外科住院胆道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有24例出现医院感染计25例次。感染部位以伤口和下呼吸道最常见,并因医院感染使术后住院日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提出应积极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56例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102例)和非高血压组(n=354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组:即25(OH)D≥30 ng/m L组(n=50例)、21~29 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n=240例)、25(OH)D10 ng/m L组(n=56例);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SDP)、雌激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血清25(OH)D[14.56±3.21(ng/ml)]低于非高血压组[19.89±4.75(ng/ml)](t=10.649,P0.001);在血清25(OH)D10 ng/m L组中,SBP和SDP值、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25(OH)D≥30 ng/m L组、21~29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P0.05);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呈现负相关(P0.05)。在血清25(OH)D不同分组中,从25(OH)D≥30 ng/m L组到25(OH)D10 ng/m L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值依次增加。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血清25(OH)D水平的逐渐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3.
74.
刘麟菲  谭冰冰  殷旭旺  张远  孟伟 《生态学报》2014,34(22):6613-6621
2009年8—9月,对辽宁省太子河流域67个点位进行采样调查,以硅藻群落为研究对象,比较硅藻属级水平与种级水平相对多度、物种丰富度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性,并比较硅藻属级与种级属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硅藻属级水平的相对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硅藻种级水平都极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硅藻属级水平的丰富度与环境显著相关的因子与种级水平丰富度与环境显著相关的因子相一致。Mantel-Test相关性分析表明,硅藻属级水平的相对多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弱于种级水平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硅藻属级和种级群落结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均为悬浮物。基于硅藻生物评价指数的流域健康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硅藻属级和种级属性对太子河流域进行健康评价,其评价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75.
药用红花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50、100和150 mmol·L-1)胁迫对红花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及抗氧化酶系(T-AOC、SOD、CAT)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分对红花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随NaCl浓度增加而加剧,且对地上部分的抑制作用大于根部。胁迫初期(10 d),各处理红花幼苗中的T-AOC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盐胁迫显著提高了CAT的活性。与对照相比,盐胁迫明显提高了红花中的SS、SP的含量及SOD的活性,但各盐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胁迫中期(20 d),各处理间SOD的活性无明显变化;SS的含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著;SP的含量和CAT、T-AOC的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盐胁迫后期(30 d),SP和SS的含量在叶片中有积累的趋势,但T-AOC和SOD却相反,其活性较对照处理均有所下降,而盐处理的CAT的活性较对照处理无明显差异。因此,供试红花幼苗在盐胁迫初期主要是通过合成渗透调节物质和活性氧清除机制共同作用来抵御盐分胁迫,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则主要通过合成渗透调节物质来抵御盐害,其中可溶性糖对盐浓度的响应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构建带myc标签的人FOXO3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乳腺文库中扩增人FOXO3a基因,并将其正确插入pXJ-40-myc载体;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分别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1、MCF-7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达情况,并用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myc-FOXO3a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乳腺癌ZR75-1、MCF-7细胞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转染myc-FOXO3a的乳腺癌细胞较空载体细胞生长较慢。结论:构建了带myc标签的人FOXO3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FOXO3a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尿淀粉酶检测结果对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定义为AP组,选取非胰腺炎急腹症患者50例定义为NP组,选取健康人群50例定义为HS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淀粉酶(SAMY),尿淀粉酶(UAMY),尿肌酐(UCR)及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UACR),整理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急性胰腺炎组和非胰腺炎急腹症组的患者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尿淀粉酶与尿肌酐的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非胰腺炎急腹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尿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急性胰腺炎组的淀粉酶和尿肌酐比值的敏感性为93.41%,特异性为93%;血清淀粉酶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2.2%,均高于临床诊断指标的常用值。结论:急性胰腺炎尿液与尿肌酐比值的测定是早前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8.
围绕国家对林业建设生态、经济、低碳育种与应用的需求,笔者研究组经过10多年的育种及其应用的关键性技术突破,构建了柠条常规选育、杂交育种、航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现代研究体系.针对柠条在育种和实际生产的研究目标,选育与培育抗逆性强、饲用和能源价值高的品种(系)材料,已经利用国家“863”项目、转基因专项以及科技支撑项目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利用新一代Solexa测序已经完成了对中间锦鸡儿根、茎、叶转录组深度测序分析,拼接到12万余条Unigene ESTs,构建的转录组平台为筛选、鉴定柠条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酶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分子研究的数据参考.成功构建小RNA文库、Solex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qRT-PCR技术,用以筛选、鉴定这些目标性状关键基因,在miRNA水平上揭示与柠条抗逆优质相关miRNAs的表达.对其生物学功能与调控机理的研究,为培育抗逆优质柠条新种质、新品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雷睿  邹佳城  杜杰  文庄海  罗治  雷泞菲 《广西植物》2023,43(9):1578-1587
为探讨氮沉降对九寨沟藓类植物的影响,该研究以当地优势藓类植物锦丝藓(Actinothuidium hookeri)和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为对象,以NH4NO3为氮源,设置对照(0 kg N·hm-2·a-1)、低浓度(20 kg N·hm-2·a-1)、高浓度(50 kg N·hm-2·a-1)3种处理,开展为期6个月的氮沉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氮沉降处理导致两种藓类植物的活性氧、丙二醛、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同时锦丝藓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2)对于生长旺期和生长末期的塔藓,氮沉降导致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3)锦丝藓的综合隶属函数值随氮沉降浓度增大而增加,在生长旺期和生长末期,塔藓综合隶属函数值对氮沉降的响应存在差异。综上认为,两种藓类植物对氮沉降处理的生理响应存在差异,高浓度氮沉...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固蛋白CD59、CD55在脂筏介导T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协同效应。方法:应用siRNA技术,构建特异性针对CD55与CD59基因的重组载体pSUPER-siCD55,pSUPER-siCD59。实验分为未转染的Jurkat细胞组(Ⅰ组)、转染pSUPER空质粒的Jurkat细胞组(Ⅱ组)、转染pSUPER-siCD59重组质粒的Jurkat细胞组(Ⅲ组)及转染pSUPER-siCD55重组质粒的Jurkat细胞组(Ⅳ组)。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CD55和CD59基因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检测CD55与CD59联合作用对4组Jurkat细胞的增殖效应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结果:稳定转染后,Ⅲ组细胞CD59分子的表达和Ⅳ组细胞CD55分子的表达被成功抑制。Ⅰ组和Ⅱ组细胞CD55与CD59联合作用后增殖能力和钙离子浓度均明显高于Ⅲ组、Ⅳ组(P<0.05),Ⅰ组和Ⅱ组之间无差异结论:CD59和CD55在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通路中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