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透明质酸是构成细胞外基质的一种重要成分,已有的研究发现,肠道受损后透明质酸的表达上调,促进组织修复.本研究分析了透明质酸在多种肠道感染与肠道炎症模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口服透明质酸能够提高小鼠对肠道李斯特氏菌、柠檬酸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控制能力,但对急性肠炎模型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银鲫(CarasiusauratusgibelioBloch)是行天然雌核发育生殖的两性型三倍体鱼类,与普通两性融合生殖鱼类相比,具有独特的育种优势。八十年代以来,异育银鲫、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的发现表明,雌核发育卵子不但具有保持自身全部染色体的能力,还能整合异源精子的部分遗传物质或整个基因组,影响雌核发育后代的性状。因此,搞清楚异源基因组的整合机制对于进一步弄清其发育模式以及诱导复合多倍体银鲫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两性融合发育鱼类的精子入卵后,精核在促精核活化因子的诱导下,可以逐渐解凝并形成雄性原核;而在天然雌核发育银鲫受精卵中,精核的解凝和原核化却被抑制。去掉卵壳的控制作用后,精核虽能在卵质中解凝却仍不能形成雄性原核(Fig.1)。可见,雌核发育银鲫与两性融合发育鱼类的卵质间必定存在某些差异。对哺乳类和两栖类卵质诱导精核原核化作用的研究表明,DTT和蛋白水解酶能够分别还原精核组蛋白中SS和水解精核组蛋白,从而诱导精核在卵质中形成雄性原核。本文通过显微注射以及冷休克处理等诱导方法,探讨了人工诱导外源精核在银鲫卵中解凝和原核化,培育银鲫复合种的细胞学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向银鲫卵质中注入胰蛋白酶、DTT和  相似文献   
33.
组织移植对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遗传监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脾移植实验对银鲫3个不同的雌核发育系进行了遗传分析。在3个同系移植的组合中,移植物被接受的个体数平均达95%,表明同一雌核发育系的大多数个体具有一致的基因型。在不同雌核发育系间的移植,移植物在7—14天被排斥(21—30℃)。从而用组织移植证明这些雌核发育系是存在的,并与遗传标记所鉴别的结果一致。文中对同系移植中出现少数排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几种鲤科鱼类及杂种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14种鲤科鱼类和4个杂交种的肌肉、心脏、晶状体、脑和肾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根据LDH酶谱的异同可将雅罗鱼亚科的5种鱼分成两组:草鱼、鳡和鳤;青鱼和赤眼鳟。鳊亚科中青梢红鲌的LDH谱形与长春鳊、团头鲂和红鳍鲌相似,而与(歺又鱼)条有明显的区别。鲢亚科中的鳙与鲢的谱形相似。密鲴亚科中的细鳞斜颌鲴与黄尾密鲴的谱形也非常相似。将谱形相似的鱼类进行杂交,如细鳞斜颌鲴♀×黄尾密鲴♂、鳙♀×鲢♂,不仅杂种的成活率高而且可繁殖后代。谱形相差很大的鱼类进行杂交,如草鱼♀×团头鲂♂及草鱼♀×鳙♂,杂种的成活率都很低。这些结果和酶谱所显示的关系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5.
目的:调查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肠病(FBD)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现况。方法:选择参加我院2012年春季体检人员中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按年龄分层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377例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组确诊为GERD、FBD及FD患者129例(53.53%),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患者(45例,33.06%)(P0.01)。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GERD和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FD及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重叠型及GERD+FBD各亚型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单一型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GERD、FBD及FD的发生率均较成年人高,且以GERD及功能性便秘为主。  相似文献   
36.
廖咏梅  雷泞菲  陈劲松   《广西植物》2006,26(5):503-506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匍匐茎草本野草莓在异质性光照条件下的克隆整合。结果显示克隆整合显著增强了野草莓胁迫分株段的生长,损—益分析表明未受胁迫分株没有显著损耗,整个克隆片段的生长得到显著提高。在局部遮荫处理,克隆整合对克隆形态可塑性的修饰作用没有观察到。最后,讨论了克隆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37.
人工同源和异源三倍体鲢的红细胞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人工诱导多倍体鱼的实验中,有大量不同处理组合的鱼需要鉴定。在胚胎吋期我们采用单个胚胎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处理组合的鱼进行初步筛选。待鱼长大后虽可用白细胞培养法来检查染色体数目,但这方法很费时间,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检查的目的,人们为此作了不少努力,并已查明鱼类红细胞核的大小与倍性是成比例的,因此  相似文献   
38.
该文探讨了自噬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所引起的围产期卵巢原始卵泡发育异常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将BALB/C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HP组、DEHP与3-MA联合处理组、DEHP与Rapa联合处理组。新生鼠连续腹腔注射5天,孕16.5天(days post coitum,dpc)胎鼠卵巢体外培养6天后收集卵巢组织。HE染色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EHP组原始卵泡比例明显减少,合胞体卵母细胞增多。TME检测发现,DEHP组存在明显的自噬小体。Western blot发现,DEHP组自噬标志分子LC3和Beclin1蛋白质水平表达显著升高,提示自噬增强。进一步干预自噬发现,DEHP与自噬抑制剂3-MA联合处理后,原始卵泡比例较DEHP单独处理组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DEHP与自噬诱导剂Rapa联合处理后,原始卵泡比例进一步减少。该研究结果提示,围产期DEHP暴露可通过诱导自噬抑制原始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39.
该文探索了自噬抑制剂3-MA对围着床期小鼠子宫胚胎着床的影响。将成年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MA低剂量组(15 mmol/L)和3-MA高剂量组(30 mmol/L)。自小鼠孕D1起,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3-MA,直到处死,以腹腔注射PBS作为对照。收集孕D4、D5、D6子宫内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抑制剂3-MA注射后自噬相关因子Atg5和LC3蛋白表达,形态学观察对照组和3-MA自噬抑制剂组胚胎着床点数量。Real-time PCR检测Cathepsin B、P62、孕激素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m RNA在孕D5子宫内膜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R在孕D5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自噬抑制剂3-MA的作用下,自噬相关因子Atg5、LC3蛋白在孕D4~D6小鼠子宫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Cathepsin B、P62 m RNA在孕D5小鼠子宫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注射3-MA自噬抑制剂后,孕D6小鼠着床点(IS)数量比正常组明显减少。在孕D5小鼠子宫内膜着床旁(IIS)和着床点中,自噬抑制剂3-MA干预组PR的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降低,PR和ERαm 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随着3-MA抑制剂剂量的升高,PR和ERαm RNA表达降低得更显著。结果表明,自噬抑制剂3-MA可能会对小鼠胚胎着床时子宫内膜容受性产生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烧伤患者植皮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植皮患者62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试验组(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组)与对照组(未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术后植皮成活率及愈合后瘢痕形成情况。结果:1经治疗,两组创面均愈合,试验组患者植皮成活率为(97.12±1.89)%,高于对照组(89.96±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0.1±1.9天,对照组为14.3±2.3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瘢痕形成评价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肿面积(1.50±0.03 vs.3.04±0.08,P0.01)、畸形率[2(6.45)vs.8(25.81),P0.05]、感染率[2(6.45)vs.9(29.03),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于烧伤植皮创面的患者,能够提高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