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从水分平衡角度探讨固沙植物的合理密度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前言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因此,研究植物栽植区的水分平衡,也就是研究水分的收入(降水量)与支出(蒸腾蒸发量)以及影响水分平衡的有关因子,乃是进行植物栽植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沙坡头研究站,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的流动沙  相似文献   
43.
塔里木河冲积平原胡杨林的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英巴扎断面实测资料,对塔里木河冲积平原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的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胡杨幼林区域,地下水埋深1~2m,水质为1~3g·L-1的微咸水,且此区域可被洪水漫溢,整个土壤剖面土壤含水率都很高,利于胡杨种子萌发与植株扎根。在胡杨青壮林区域,地下水埋深2.5~4m,但地下水水质仍为1~3g·L-1。由于多数年份不能被洪水漫溢,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低,此区域难以满足胡杨幼林对水分的需求。但是,对于胡杨青壮林来说,它能够吸收2.5~4m深的土壤水分,因而此区域可以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在胡杨衰败林区域,地下水埋深已达5~10m,不能满足胡杨生长的要求,使得胡杨在逐步枯萎和衰败。  相似文献   
44.
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圆环状分布成因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调查发现,在科尔沁沙地中部部分梁窝状沙丘的丘顶、丘坡和丘间地,植物群落依生境梯度而分布,呈典型圆环状分布格局.沙层水分状况分析表明,同一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层含水量为丘顶低于丘坡地,且二者均低于丘间地.地统计学分析表明,无论是流动沙丘还是固定沙丘,从丘顶、丘坡到丘间地,沙层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呈规律性的变化,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逐渐减小,变程逐渐减小,分维数逐渐增大,表明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逐渐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逐渐增高.因此,沙丘不同部位沙层含水量及其空间异质性的有规律变化是科尔沁沙地中部部分梁窝状沙丘植物群落呈圆环状分布格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5.
近几年全球粮食价格大幅飙升,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粮食进口供应受到严重冲击。尽管当前粮食价格有所回落,但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许多国家担心,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粮食危机。如果说金融危机影响到人类的发展,那么粮食危机则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因此,近来生物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对话的一个新议题。  相似文献   
46.
47.
我国群众性辐射育种工作正在蓬勃开展。短短数年已选育了二百多个优良品种和品系,总推广面积达三千五百多万亩。对作物辐射诱变规律进行探讨,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均有重大意义。自1973—1978年,我们对下列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8.
天然植被蒸散耗水量小,水分有效利用程度高,生态需水可塑性及水质变幅较大等是生态需水的主要特点.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需水量,主要是指大西海子以下自然植被的需水量.即地下水位恢复总水量和全河段生态总维持水量,前者主要包括水位恢复水量、侧向排泄量及河道蒸发水量.2005年泄水目标为阿尔干,生态总需水量为恢复大西海于至阿尔干地下水的总水量,该水量为13.20×10^8m^3,年均需水量为2.64×10^8m^3.2010年泄水目标及植被保护目标都是台特玛湖,生态总需水量包括恢复阿尔干至台特玛湖段地下水位的水量以及维持大西海子至台特玛湖段生态的维持水量,该水量为18.32×10^8m^3,年均需水量为3.66×10^8m^3.2010—2030年的生态总需水量包括每年维持大西海子至台特玛湖段生态的总维持水量,同时也包括增加植被18.67×10^4hm^2所需要的水量,20年生态总需水量为139.00×10^8m^3,年均需水量为6.95×10^8m^3.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生态用水,是干旱区生态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稀土对蚯蚓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滤纸接触染毒法,分别进行了氯化稀土、氯化镧与土居动物蚯蚓接触染毒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的试验。研究其对蚯蚓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Re、La对蚯蚓体内的氨基酸含量影响较显著,在低浓度时总体表现为促进蚯蚓体内氨基酸的形成,而在高浓度状态下则使蚯蚓体内氨基酸含量下降,产生抑制作用,两种稀土在400mg·L^-1浓度时,蚯蚓体内氨基酸含量除脯氨酸外开始上升,随着作用时间延长,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在100~1200mg·L^-1浓度范围,两种稀土均引起蚯蚓体内脯氨酸含量的下降,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在外源基因表达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巴斯德毕赤酵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分别从的菌株、载体、外源基因整合、表达产物糖基化和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等方面综述了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