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5篇 |
免费 | 368篇 |
国内免费 | 717篇 |
专业分类
28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本研究利用Asd+平衡致死系统构建表达巴氏杆菌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 toxin,PMT)的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株,并对重组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和结果】通过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表达PMT的重组质粒pYA-PmtC,再将其电转化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的asd基因缺失株C501,构建口服活疫苗菌株C501(pYA-PmtC)。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菌株C501(pYA-PmtC)的生化特性、血清型和生长速度与亲本菌株C500一致;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条件下,C501(pYA-PmtC)能够稳定遗传重组质粒及其外源基因片段,并能稳定、高效、分泌性表达30.5kDa的外源保护性抗原rPmtC。C501(pYA-PmtC)腹腔感染BALB/c小鼠的LD50为8.5×106CFU,毒力稍低于C500(LD50为4.4×106CFU);口服接种C501(pYA-PmtC)和C500的所有仔猪未见任何发病症状,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利用Asd+平衡致死系统的原理构建表达T+Pm保护性抗原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弱毒菌株C501(pYA-PmtC),为进一步开发猪萎缩性鼻炎-副伤寒的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70年代伯格(P.Berg)利用内切酶把分属2个不同作用的DNA重组到一起,宣告了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用人工方法提取(或合成)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切割、拼接和重组、然后通过载体把重组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外源DNA在受体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按人们的 相似文献
93.
宿主抗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水平和强度与疟疾预后关系密切,当疟原虫侵袭宿主时,TLRs向机体传达病原体入侵信息,激活免疫系统。采用TLR7激动剂处理P.y 17XNL感染的BALB/c小鼠,通过FACS和ELISA检测DC亚群(mDC和pDC)、CD4~+ T细胞亚群(Th1、Th2、Tfh和Treg)和细胞因子(IFN-γ、IL-4、IL-21和IL-10)的水平,明确TLR7通过DC调控宿主应答的免疫机制。结果显示,TLR7激动剂能够促进DC亚群数量的增加,同时也提高Th1和Tfh细胞分化,并显著增加IFN-γ分泌水平。因此,TLR7激动剂通过诱导DC活化,促进Th1型免疫应答降低原虫血症水平,在疟疾感染过程中发挥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18(Human papillomavirus18,HPV18)E7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方法构建HPV18 E7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质粒pGEX-6P-1-GST-HPV18 E7,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可溶性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结果柱上切除法去除GST标签,表达产物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SDS-PAGE和HPLC-ESI-MS纯度的HPV18 E7均质蛋白,非变性PAGE和凝胶过滤表明HPV18 E7以稳定的单体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分析得到HPV18 E7精确分子量为12865.0 Da,与其理论值吻合。纯化蛋白经HPLC-ESI-MS/MS鉴定为目的产物,鉴定出的9个匹配肽段覆盖率为HPV18 E7整个氨基酸序列的96.5%。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大量制备HPV18 E7,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和致癌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6.
随着医学教育的革新,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作为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国际现代医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在简单介绍PBL教学模式的衍生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几年来的留学生教学经验和目前留学生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在留学生精神病学教学中开展PBL教学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适合留学生教学的PBL教学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肠系膜微静脉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和微淋巴管收缩的特性。方法:取8周龄Wistar大鼠、8周龄SHR(SHR8W)和13周龄SHR(SHR13W),麻醉、固定并暴露肠系膜后,微循环显微镜下观察肠系膜微循环并录像;回放录像,计算微静脉白细胞滚动数和滚动的白细胞-内皮细胞接触时间(Rolling leukocyte-endothelial contact time,RLECT),用Vas Track自动测量系统对微淋巴管口径进行动态测量,并计算微淋巴管收缩特性指标。结果:SHR13W的白细胞滚动数显著低于Wistar;SHR8W和SHR13W的RLECT均显著低于Wistar,且SHR13W的RLECT显著低于SHR8W;进一步按照管径分级后,三组间白细胞滚动数在10~20μm管径级别下未见差异;各个管径级别下,SHR8W和SHR13W的RLECT均未见差异。SHR13W的淋巴管收缩分数显著低于Wistar和SHR8W;SHR8W及SHR13W的总收缩活性指数均显著低于Wistar;SHR13W的淋巴管动力指数显著低于Wistar。结论:SHR肠系膜微静脉白细胞滚动数及RLECT减少,其中白细胞滚动数在不同管径级别微静脉中的分布不均匀,而RLECT随SHR周龄降低,意味着SHR淋巴管收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表面细菌的定居状态.方法 分别对病例组溃疡灶及对照组唇部粘膜进行了细菌学分离对比研究.结果 病例组溃疡灶以肺炎链球菌为主,而对照组唇部粘膜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结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中肺炎链球菌定居部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9.
100.
紫貂和水貂被毛比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表明紫貂和水貂被毛的形态高度分化,可分为针毛,中间针毛和绒毛3类。针毛笔直,远端(大约3/4处)皮质高度发育,有良好的耐磨性。中间针毛比针毛短、细,大约有3个弯曲,且髓质含量最高。绒毛最短、细,大约有5个弯曲,髓质也较发达。 扫描电镜下的毛小皮形态可归纳为波纹形,披针形,菱形和倒三角形4种。光镜下的髓质形态可归纳为单柱组型,多柱组型和网型3种。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毛小皮和髓质形态在这两种动物间的差别较明显,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哺乳动物分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