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5篇 |
免费 | 368篇 |
国内免费 | 717篇 |
专业分类
28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根分泌物中含有Met等多种氨基酸,其中Met、GABA、Gly、Ala、Asp、Ser、Val和Leu(10-7~10-2mol·L-1)均对凤眼莲的根际肠杆菌属F2(Enterobacter sp.F2)细菌有强烈的正趋化作用;Glu、Thr和His(10-7~10-3mol·L-1)也对该菌有一定的正趋化作用;而Lys、Cys、Arg、Tyr、Pro、Asn、Gln、Ile、Phe和Typ则对该菌表现出一定的负趋化作用.对细菌的正趋化作用存在一个趋化物的最适浓度范围.具有正趋化作用的氨基酸在凤眼莲根际的浓度都较高,而具有负趋化作用的浓度则较低,这正是凤眼莲与该根际细菌结合为根际微生态系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3.
蓝藻NADPH脱氢酶(NDH-1)是一种重要的光合膜蛋白复合体,参与CO2吸收、围绕光系统I的循环电子传递和细胞呼吸。迄今为止,人们在蓝藻细胞中已鉴定出15种NDH-1复合体亚基(NdhA-NdhO)。然而,人们对NdhO亚基的研究尚不够,至今未见有反向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在通过构建同源重组载体、自然转化和多次继代筛选后,对转化子进行了PCR和蛋白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基因已成功地插入到ndhO基因的保守区域,并完全破坏了ndhO基因的蛋白表达,从而获得了ndhO基因缺失的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NdhO亚基对NDH-1复合体的稳定性和生理功能等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4.
p21活化激酶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kinase,PAK),为一类进化上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在许多组织中广泛表达,作为小G蛋白Rho家族Cdc42和Rac1的下游靶蛋白,可以被生长因子及其他胞外信号通过GTP酶依赖的信号通路或非GTP酶依赖的信号通路活化,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PAK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调节因子,在哺乳动物一系列细胞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细胞运动、细胞生存、细胞周期、血管生成、基因转录调节及癌细胞的侵袭转移。通过对PAK家族成员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RV)的LLR疫苗株全基因组基因和蛋白特征、完善关键基因遗传稳定性研究,为疫苗的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将LLR株毒种第38代在原代牛肾细胞上连续传至49代,提取第38、43、44、49代病毒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LLR株(38代)全基因组11个dsRNA片段和传代病毒VP6基因,分别将其克隆到p 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 LLR株全基因组11条RNA,由18 498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5 796个氨基酸;全基因组研究表明,所克隆的LLR株属于G10P[15]/NSP4[A]/SGⅠ基因型。LLR株VP6基因全长1 356 bp,含编码397个氨基酸的单一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各代次病毒的VP6基因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变化完全一致,与Gen Bank中LLR参考株(L11595)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7%。与16株SGⅠ亚群RV代表株之间,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0%~99.7%和97.0%~99.2%;与不同亚群RV代表株之间,VP6基因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7.7%~82.2%和92.2%~93.5%;LLR株各代病毒VP6基因核苷酸、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各关键功能区未发生变异。结论 LLR疫苗株关键基因遗传特性稳定,为在分子水平保证LLR株毒种及其生产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其全基因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RV生物学、免疫学和确定该病毒的分类学地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医学生理信号的的特点, 根据其特点设计出了针对医学生理信号进行采集的电路。该电路设计实现了基于 16
位的高精度 A/D 转换芯片 ADS8332 的医学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以基于 Cortex-M3 内核的 32 位微控制器 STM32F103RD 作为采
集控制芯片, 该系统电路可以实现对最多 16 个通道的模拟医学生理信号进行采集。此电路设计充分利用了 ADS8332 的高精度、
低功耗、 高采样速率的特点以及片上集成功能, 并配合了信号调理电路和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因此保证了医学生理信号的采集精
度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7.
不同类型沙地狗尾草的生长特征及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尔沁沙地封育5年的围栏内选取典型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固定和丘间低地5种不同样地,并以未封育的流动沙地作为对照,测定了狗尾草生长特征指标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善,狗尾草的分蘖株数逐渐减少,而围栏内狗尾草叶长、叶片长宽比和最大穗长增大;植株高度排列次序为丘间低地>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对照,而围栏内植株根长及其与株高比值的大小次序与株高正好相反;不同类型沙地狗尾草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所不同,但不同类型沙地狗尾草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生物量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地上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不小于80%,而地下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不超过20%.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对迟发性脑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全脑缺血20rain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较,异丙酚处理组大鼠海马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存活的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统计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通过抑制iNOS蛋白表达对大鼠脑迟发性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鉴别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抑制消减杂交法(SS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c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是最近(1996)报道的能有效鉴别两个不同细胞群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1,2]。该方法是以抑制PCR和消减杂交法为基础,在一轮反应中实现mRNA的均等化和消减步骤。本文对SSH法的原理、优缺点作了介绍,并与其它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如mRNA差别显示法(DDRT-PCR)、代表性序列差异分析(RDA)比较,认为SSH方法具有高效快速、高敏感性和假阳性低等优点。同时,625个克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转录物丰度很低的基因,40%的克隆可能为新的基因。因此,SSH可作为鉴别差异表达基因和克隆新基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