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4篇 |
免费 | 358篇 |
国内免费 | 718篇 |
专业分类
28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制片法,对黑龙江省产黑龙江草蜥和白条草蜥的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草蜥二倍体染色体的数目均是38,由18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中17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为点状染色体;性染色体为ZW 型,从核型特征看来,二者都为蜥蜴目较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靶血管长病变(病变>25 mm)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因STEMI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急诊行PCI处理的患者442例,以靶病变长度分为两组,即≤25 mm为短病变组(n=235)和>25mm为长病变组(n=207),均急诊行PCI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辅助措施(临时起搏、IABP、血栓抽吸装置)应用情况,术后30天、2年电话或临床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短病变组比较,长病变组吸烟者更多(81.6%vs 62.6%,P=0.000);以三支病变偏多(34.8%vs 24.7%,P=0.037);多枚支架使用率更高(1.47±0.63 vs 1.04±0.28,P=0.000),平均支架总长度显著增加(29.80±7.02 mm vs 22.95±5.58mm,P=0.000),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辅助措施应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及2年随访MA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急诊PCI治疗的STEMI短病变患者对比,长病变患者虽然病变复杂,多枚支架使用率高,平均支架总长度增加,但术中并发症、30天、2年内MACE与短病变患者相当,提示在以药物洗脱支架为主的介入治疗时代,急诊PCI处理STEMI靶血管长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3.
童迅赵新文张栋赵海恩马保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9):3701-370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对62例81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优28膝,良39膝,可10膝,差4膝,优良率82.7%。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4.
紫芝酸性三萜类化合物体外抑癌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噻唑蓝比色(MTT)法研究紫芝酸性三萜对几种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用管碟法检测了紫芝胞内酸性三萜对几种细菌和霉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紫芝胞内酸性三萜和胞外酸性三萜在250μg/mL时,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没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BEL7402细胞的生长曲线试验表明,胞内酸性三萜组的细胞受到显著抑制,未出现指数增长期,且BEL7402细胞培养3d后,对照组细胞数目多、均匀,而胞内酸性三萜组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且细胞变小。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胞内酸性三萜在40mg/mL时,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is和青霉的Penicillium chrysogenum抑制作用较弱;而在此浓度下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没有抑制作用。该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的MIC分别为20mg/mL、20mg/mL、40mg/mL、80mg/mL和40mg/mL。此外,该酸性三萜的抑菌成分在60℃下(处理2h)较稳定,但在80℃以上,热稳定性较差,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5.
膝关节软骨缺损发病率高,且自身修复能力有限。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传统方法包括钻孔术、微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然而,钻孔术和微骨折术治疗后缺损区生成的是纤维软骨,而不是正常的透明软骨,两者在力学强度、硬度、耐磨损性等多方面存在很大差距。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可生成正常的透明软骨,但存在供体有限、不适合进行大面积软骨缺损治疗等多方面缺点在临床方面应用受限。近年来,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此治疗方法并获得良好效果,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各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阐述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各种治疗方法,着重介绍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第三代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技术生成的软骨以透明软骨为主,符合关节生物力学要求,且避免了第一代、第二代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的术后并发症,成为治疗膝关节大面积软骨缺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另外,本文就软骨细胞支架材料的发展、移植物术后的转归等问题提出进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6.
X射线对比剂在临床诊断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自1940年Dohrn和Diedrich在许多有机碘化物中发现α-苯基-β-(3,5-二碘-4-羟苯基)丙酸(Priodax)(Ⅰ)可供临床胆囊造影後,即开始了有关这类药物的研究。依据(Ⅰ)的化学构造曾合成了一系列的类似化合物,希望能找到更适宜的胆囊对比剂。Lewis等和Papa等在研究含有三碘的丙酸 相似文献
107.
水生植物叶片的功能性状特征与陆生植物有所不同,同时叶脉类型也显著影响叶片的功能性状。本研究选取9种具有不同叶脉类型的水生植物,通过对叶脉进行直接损伤,分析叶片性状(形态、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指标)在叶脉受损后的变化程度与叶脉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平行脉的3种水生植物对叶脉损伤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具羽状脉的4种植物主脉受损后显著抑制叶片生长,而侧脉受损的影响在不同物种间有所不同,具有物种特异性。本研究可为大型湖泊水生植物修复的水生物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本实验用PEG介导,将小鼠BW_(5147)细胞与小鼠网织红细胞在体外进行悬浮融合,经HAT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获得的胞质杂交细胞,表现出增殖减慢、生长率下降、生瘤能力降低等去恶化现象。本实验从cAMP-PDE细胞化学反应显示出胞质杂交细胞内cAMP-PDE活性比亲本BW_(5147)瘤细胞有所减弱,而cAMP水平则有所升高,提示胞质杂交细胞恶性程度下降可能与细胞内cAMP-PDE活性降低和cAMP水平升高具有一定的关系。本实验的结果将为进一步探索促使肿瘤细胞逆转的可能途径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建立分离、纯化分枝杆菌脂聚糖的方法,初步比较分析不同菌株来源的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ipoarabinomannan,LAM)和脂甘露聚糖(Lipomannan,LM)的结构差异及研究脂聚糖刺激对巨噬细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riton X-114液相法提取脂聚糖,电洗脱法分离纯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进行分子量鉴定;基于特异性识别非还原性末端α-D-甘露糖基的刀豆球蛋白(Concanavalin A,Con A)分析新诺分枝杆菌JDM601、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和耻垢分枝杆菌mc2155脂聚糖的结构差异;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聚糖刺激的RAW 264.7巨噬细胞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电洗脱法成功纯化出3种菌株脂聚糖;MALDI-TOF/TOF-MS鉴定发现,分子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新诺分枝杆菌JDM601、耻垢分枝杆菌mc2155和结核分枝杆菌H37Rv来源的脂聚糖。Western blot显示,Con A能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来源的LAM相互作用,而不能与新诺分枝杆菌JDM601和耻垢分枝杆菌来源的LAM相互作用;并且发现Con A与新诺分枝杆菌JDM601来源的LM有很强的反应,然而与其余两种来源的LM反应很弱。3种菌株来源的脂聚糖均能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COX-2蛋白的表达。【结论】首次成功对来源于中国临床分枝杆菌分离株的脂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初步探讨了不同菌株来源分枝杆菌脂聚糖的结构差异,并表明LAM和LM均能刺激巨噬细胞诱导COX-2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宿主的毒力和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一次性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大鼠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3组(n=10):对照组(Control)、适度运动组(MRE)和力竭运动组(ERE)。力竭运动组大鼠运动的前20 min保持5%的坡度和20 m/min的速度,20 min后调整为15%的坡度和25 m/min的速度,直至运动力竭。适度运动组大鼠在5%的坡度和20 m/min的速度下跑40 min。检测各组大鼠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对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的红细胞膜蛋白巯基水平、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膜蛋白SDS-Page电泳条带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激光衍射法对不同运动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力竭运动条件下大鼠红细胞受到严重的氧化应激损伤,红细胞内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膜蛋白巯基交联为主的蛋白聚簇化,形成高分子聚合物(HMW)。力竭组大鼠红细胞变形性(0.314±0.013 at 3 Pa and 0.534±0.009 at 30 Pa)显著低于对照组(0.41±0.01 at 3 Pa and 0.571±0.008 at 30 Pa;P0.05 and P0.01,respectively)和适度运动组。结论:力竭运动诱导的氧化损伤导致了红细胞变形能力(EI)的显著下降,使红细胞在微循环的转运受到限制,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起休克、死亡等运动性疾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