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8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过氧化物酶体的生物发生与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守城 《生命科学》2000,12(4):181-184
过氧化物酶体的膜蛋白和酶分子由核基因编码,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之后,由定位信号引导靶向运输并组装到过氧化物酶体的。本文就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信号mPTS、酶分子信号PTS1T PTS2、酶分子运进过氧化物酶体的模型以及由于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的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12.
【目的】为开发一种适用于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Lower)的人工饲料,探讨饲喂添加寄主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Oliver枝粉和叶粉的人工饲料对荔枝异形小卷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混合饲料为营养基础,特别添加荔枝异形小卷蛾喜好寄主植物格木的枝粉和叶粉配置人工饲料,并对饲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5种饲料配方饲养荔枝异形小卷蛾,其均能完成世代发育。5种饲料配方对荔枝异形小卷蛾的幼虫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对蛹历期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表明,幼虫发育历期越短越有利于其后各阶段发育,且可提高存活率和产卵量、缩短世代发育历期。从配方组分比较饲养效果发现,添加格木枝粉优于格木叶粉,添加番茄酱优于荔枝酱。饲喂添加格木枝粉和番茄酱的成活率和产卵量显著高于饲喂添加格木叶粉和荔枝酱配方Ⅲ和饲喂添加荔枝酱的配方Ⅴ,分别提高107.58%和27.21%、48.26%和15.88%。【结论】添加格木枝粉的人工饲料对荔枝异形小卷蛾的饲养效果最佳,且材料来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助于人工饲养并开展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913.
人β防御素3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肠杆菌对精氨酸密码子使用的偏好,设计引物并通过酶促法合成了人β防御素3(hBD-3)全基因序列,克隆进pGEX-4T-2中构建pGEX-4T-2-hBD-3融合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Ecoli宿主菌DH5α,进行IPTG诱导表达.控制诱导条件,提高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将菌体进行反复冻溶使细胞膜穿孔,释放可溶性蛋白.融合蛋白GST-hBD-3经凝血酶切割得到重组人防御素蛋白.用琼脂孔穴扩散抑菌法检测表明,重组人β防御素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14.
病毒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在病毒学领域的应用,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质谱鉴定的电泳分离或色谱分离技术。病毒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以补充基因组注释、纯化单一的病毒成分、研究病毒与其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识别病毒作用的靶位点、鉴定病毒感染的致病因子及病毒的进化关系、识别病毒的免疫源性蛋白。病毒蛋白质组的研究有助于对病毒致病性的了解,加速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药物的研制,增强对病毒的生物防御。由于一些技术及主观因素的影响,病毒蛋白质组的研究是很有限的,这是一个亟待重视并增强的领域。  相似文献   
915.
为获得保留有抗菌活性而降低溶血活性作用的蜂毒素,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改造.其中一条序列缺失Lys-7,另一条缺失Leu-9.用PCR技术获得两条新的蜂毒素基因,将其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获得重组质粒pPICZα-A-Mel1和pPICZα-A-Mel2.将2个重组质粒分别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筛选获得重组酵母菌.对重组酵母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YEPD中含甘油2%,pH为7,重组酵母菌培养48h后,0.5%的甲醇诱导72h,表达目的蛋白通过Tricion-SDS-PAGE确定分子质量为5.4kD.杀菌效价分别达0.947、1.085.结果表明两条蜂毒素基因成功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经突变后表达的蜂毒素降低了溶血活性,同时保留了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16.
本文采用低速匀浆、过筛的方法从植物叶中分离得到了完整、纯净的叶绿体。将叶绿体与提取缓冲液、苯酚混合匀浆抽提叶绿体 RNA。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文献已发表的已知酵母5S RNA、菠菜叶绿体4.5S RNA 及小麦5S RNA、4.5S RNA 的电泳迁移距离进行比较,发现芹菜叶绿体中小分子 RNA(沉降系数为5S 左右的 RNA)中除含有5S RNA 和4S RNA 外,还含有两种4.5S RNA。而水杉和银杏叶绿体小分子 RNA 中只含有5S RNA 和4S RNA。  相似文献   
917.
对太白山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糙皮桦(Betula utilis)混交林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排序法分析了环境因子与物种分布的关系,偏CCA评估了各个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GAM拟合了物种丰富度对各个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壤pH、海拔、岩石盖度对物种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强度为:海拔>岩石盖度>pH,其它环境因子(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和坡度)影响不显著(P>0.05)。GAM拟合结果表明,土壤pH、岩石盖度、海拔和全N含量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P<0.01),物种丰富度随pH值升高而增加,随岩石盖度和海拔升高而减小,而随全N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土壤有机质、全P含量和坡度对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物种分布及多样性是由海拔、岩石盖度和土壤pH值为主的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8.
我国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芳芳  赵雪雁 《生态学报》2015,35(10):3157-3164
生计作为人类最主要的行为方式,对人地系统的演化起着主导驱动作用,探讨人类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人地系统科学的研究热点,农户作为广大农村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最基本的决策单位,其所采取的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在阐释农户生计转型及其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分析框架,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研究主要进展,指出未来研究中需关注农户的生计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农户生计策略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农户生计转型的生态效应评估与监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方式塑建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19.
为阐明限食和重喂食(SFR-Re)诱导的体重"补偿性增长"生理机制,该文测定了SFR-Re驯化的KM小鼠能量摄入与支出、身体成分以及血清瘦素水平。结果显示,随机限食使体重显著降低,重喂食后体重增加至对照组水平。驯化结束后,SFR-Re驯化小鼠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降低,褐色脂肪组织(BAT)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和解偶联蛋白1(UCP1)水平显著降低,摄入能、消化率和脂肪重量均显著高于自由取食的对照组小鼠,但血清瘦素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即在食物资源丰富的条件下,经历食物短缺的动物将增加能量摄入和消化吸收效率以及脂肪组织能量贮存,从而导致体重的"补偿性增长",同时,血清瘦素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0.
利用不同浓度的苦楝树皮和叶、隆缘桉叶和乌桕叶的乙醇提取物对菟丝子及其宿主大豆幼苗进行处理,15d后评价三种提取物对菟丝子和大豆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在低浓度时对菟丝子及其宿主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均无显著影响,在高浓度(0.25g/mL)下,桉树叶提取物对大豆和菟丝子的损伤程度分别达到了64%和70%,苦楝树皮提取物对菟丝子损伤程度为78%,但对大豆幼苗仅为7%。桉树叶和苦楝树皮提取物处理均导致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最高值分别为相应对照组的2.37倍和2.0倍;但对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不同,桉树叶提取物使大豆幼苗POD活性最大值为对照组的2.28倍,而苦楝树皮提取物处理则是CAT活性升高,最大值为对照组的1.58倍,提示桉树叶提取物对大豆较强的伤害作用与其较低的CA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