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中国蟹蛛科蜘蛛4新种记述(蜘蛛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大祥  赵敬钊 《蛛形学报》1994,3(2):113-118
记述蟹蛛科蜘蛛4新种:勐腊峭腹蛛Tmarus menglae sp.nov.、滇微蟹蛛Lysilelesdiamicus sp.nov.、昆明微蟹蛛Lysileles kunming ensis sp.nov.和湖北花蛛Misumenops hube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42.
黄褐新园蛛(Neoscon,doenitzi)和茶色新园蛛(N.theisi)为我国农田常见害虫天敌。其幼蛛特征尚未见报道。鉴于在调查和统计种群数量时常易混淆。为此将两种蜘蛛通过室内饲养获得各龄期标本,进行描述。其各部位的量度统一以蜕皮后三天的幼蛛进行测量,比较如下:一龄幼蛛均在卵囊内。体淡黄色。附肢半透明状。头胸部的放射沟及颈沟均不显。眼列较为相似。但茶色新园蛛各眼显著大且黑于黄褐新园蛛。身体及附肢上具短毛。黄褐新园蛛腹部较茶色新园蛛圆。茶色新园蛛腹部背面隐约可见淡黄色的斑块。二龄幼蛛两种园蛛腹背均具淡黄色斑块,但黄褐新园…  相似文献   
43.
星豹蛛和沟渠豹蛛为我国农林的重要天敌。两种豹蛛成蛛外形较易区别,但各龄幼蛛的特征前人没有描述,本工作将这两种豹蛛幼蛛各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道了采自湖北省利川县的暗蛛科(Amaurobiidae)隙蛛属(Coelotes)一新种和漏斗蛛科(Agelenidae)漏斗蛛属(Agelena)一种蜘蛛:利川隙蛛,新种C.lichuanensissp.nov.和灰色漏斗蛛A.poliosataWang,1991。  相似文献   
45.
斜纹猫蛛对茶尺蠖幼虫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温条件下测定了斜纹猫蛛亚成蛛及成蛛对茶尺蠖1~2龄幼虫的日捕食量及功能反应、捕食者自身密度效应和温度对功能反应的影响。斜纹猫蛛亚成蛛及成蛛对茶尺蠖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呈Holling Ⅱ型反应,模拟模型分别为Na=0.9195Nt/(1 0.004703Nt)和Na=0.92268Nt/(1 0.005081Nt),自身密度反应模型分别为E=0.5419P~(-0.6052)和E=0.5139P~(-0.5812)。经X~2检验,以上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
草间钻头蛛等对茶尺蠖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茶园生态系统中3种捕食性天敌(草间钻头蛛、大草蛉和中华通草蛉)对茶尺蠖的捕食功能性反应。同时分析了猎物密度、捕食者自身密度、种内以及种间干扰对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指出:3种天敌及茶尺蠖自身密度的变化对于茶尺蠖的被捕食量存在明显的影响,其中草间钻头蛛密度的变化对总捕食量的影响最大。并且这3种天敌的种间和种内均存在着一定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47.
前凹水狼珠Pirata procurvus的幼蛛共蜕皮5次,有6个龄期,对其各个龄期的幼蛛形态特征和身体主要部位的长度作了描述和测量,并对卵袋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48.
室内研究了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雌蛛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1龄幼虫和小绿叶蝉Em-poesca flavescens成虫、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和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的2龄幼虫对茶尺蠖卵、1龄幼虫的选择捕食作用。对试验数据应用Ivelev指数、Jacobs指数和Manly指数及Murdoch作图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草间钻头蛛对茶尺蠖1龄幼虫和小绿叶蝉成虫的选择性不明显,选择性不因猎物数量的增加而转移。而大草蛉和中华通草蛉对茶尺蠖卵均有明显的正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49.
温度对真水狼蛛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彭宇  赵敬钊  刘凤想  胡萃 《生态学报》2000,20(4):606-610
报道了具水狼蛛发育和繁殖的影响,20~32℃恒温条件,随着温度的升高历期变句。真永恒蜂在武泽地区一可发生2~3代。幼蛛发育到成熟所蠕蜕皮次数与温度有关,在各种温度下,均以蜕皮6次的个体最多,27℃恒温条件下,产卵率最高,化率最高;30』下单此产卵量最大。每蛛携带幼蛛的时间随温度和升高的而缩短。根据真水蛛蛛在6种恒温下的的幼蛛存活率,雌蛛产卵率,产量量和孵化率组了真水狼蛛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各增  相似文献   
50.
蜘蛛的寄生蜂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初报蜘蛛的寄生蜂8种,其中姬蜂5种,小蜂3种。作了属的检索表和各种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的简要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