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0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861篇 |
专业分类
28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92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78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对分化抑制蛋白(Id)家族的N端序列进行保守性结构分析,并构建其基因突变体。方法:用ClustalX(1.81)软件对Id蛋白家族中的3个成员(Id1~Id3)的N端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用Swiss-PdbViewer3.7(SP5)软件模拟高同源区域中关键性氨基酸突变前后的三维结构模型;用PCR方法将突变点引入Id序列,再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全长编码序列,酶切与测序确证突变序列的准确性。结果:Id1~Id3蛋白的N端存在一个由11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高度保守的环-螺旋(Loop-Helix)结构,将其中最保守的丝氨酸与亮氨酸分别突变为甘氨酸与缬氨酸,将突变后的Id基因序列重组到pGEX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在Id1~Id3蛋白N端识别了一个保守的Loop-Helix结构,为深入研究其协同的功能特征提供了结构依据;突变其中的丝氨酸为研究Id蛋白潜在的磷酸化修饰及相应功能特征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赵广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13(6):359-360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妇女外生殖道感染的最简单、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应用该方法可对念珠菌感染、阴道滴虫感染、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 Vaginosis,BV)等病原体感染做出较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还可对阴道内的菌群状况做出综合评价。1 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常用方法1.1 生理盐水湿涂片法 生理盐水湿涂片用可于检出阴道滴虫和线索细胞 ,也用可于念珠菌检查。在生理盐水湿涂片中 ,阴道滴虫在镜下呈梨形或水滴状、无色透明或淡蓝绿色虫体 ,大小约 (10~ 30 )× (5~ 15 ) μm,稍大于白细胞。虫体借助于鞭毛和波动膜作螺旋式跳动 ,运动… 相似文献
103.
To isolate the novel genes related to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we se-quenced P1-derived artificial chromosome PAC579 (D17S926 locus) mapped in the minimum LOH (loss of heterozygosity) deletion region of chromosome 17p13.3 in HCC. Four novel genes mapped in this genomic sequence area were isolated and cloned by wet-lab experiments, and the exons of these genes were located. 0-60 kb of this genomic sequence including the genes of interest was scanned with five different computational exon prediction programs as well as four splice site recognition programs. Afte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computationally predicted results with the wet-lab experiment results, some potential exons were predicted in the genomic sequence by using these programs.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明确血管活性肠肽(VIP)对脑缺血后血清S100β的影响,探讨VIP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在SD大鼠侧脑室内注射VIP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双抗夹心ELISA检测血清中S100β的含量.结果:注射VIP后大鼠脑缺血后1天和3天血清S100β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7天血清S100β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IP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后早期血清中S100β的含量,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初步评价一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国标GBl6886.5-1997,医药行业标准YY/T0268-2001、YY/T0279—1995、以及YY/T0244—1996所规定的方法对本院材料科新研制的复合树脂粘按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内容包括短期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粘膜刺激实验,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此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无细胞毒性,无短期全身毒性,对口腔黏膜无刺激。结论:此种新型瓷嵌体修复用树脂粘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以进行进一步安全性检测。 相似文献
106.
摘要 目的:了解南充市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确诊的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2014-2016年儿童手足口病的病例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该市儿童手足口病疫情、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结果:2014-2016年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共报告儿童手足口病8068例,其中重症病例426例,占5.28%。全年均有手足口病发生,4~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2014年峰值明显高于2015年、2016年,重症手足口病时间分布和发病高峰期与以上相同。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均有手足口病发生,阆中市重症病例比例均高于其他辖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重症病例构成比较高,不同性别患儿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集中在1~3岁儿童,不同年龄段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在散居儿童和农村儿童,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家庭住址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在3~6天时间间隔的就诊患儿,不同就诊时间间隔重症病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为1-3岁、散居、家庭住址为农村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为1-3岁、散居、家庭住址为农村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应在流动人口集中、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防治的认知,对于1-3岁儿童应作为疾病重点防控对象,提高家长疾病防控意识,以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7.
盐生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幼苗分别用0、50、100和200 mmol·L-1的NaCl、KCl和NaNO3处理15和30 d后取样并测定干鲜重、肉质化和离子含量的变化的结果显示(1)NaCl处理后植株鲜重和干重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而升高,NaNO3的效应次之,KCl则起抑制作用;(2)三种盐处理后植株肉质化水平依次为NaCl>NaNO3>KCl1(3)离子含量变化为,Na 含量依次为NaCl>NaNO3>KCl;K 含量依次为KCl>NaCl>NaNO3;Cl-含量依次为KCl>NaCl>NaNO3;(4)盐地碱蓬对NaCl的响应特别显著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200mmol·L-1NaCl处理30d后植物体内Na 和Cl-含量分别占干重的13.5%和10.1%.显然,盐地碱蓬是一种专性盐生植物,是一种钠和氯的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08.
CO2和O3浓度倍增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模拟大气CO2和O3浓度倍增及其交互作用(开顶箱法)对大豆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促进了大豆叶绿体的发育,内含淀粉粒积累明显增多、体积增大;叶绿体被膜保持完好;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而O3浓度倍增抑制了叶绿体内淀粉粒的累积,并导致叶绿体被膜破碎,片层解体,严重地破坏了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CO2和O3浓度倍增的交互作用对叶绿体超微结构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二者浓度呈梯度增加对叶绿体的损害作用要大于二者浓度持续倍增对叶绿体的影响,进一步表明CO2正效应对O3负效应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