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豌豆根瘤脂质体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善华  张红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6):1396-1400,T004
豌豆根瘤中有大量的脂质体,广泛分布于非侵染细胞和侵染细胞内,它既可以存在细胞质中,也可位于液泡里面。有时单个存在,有时又多个聚集在一起。非侵染细胞与侵染细胞相比,前者中的脂质体明显多于后者。这些脂质体近似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无膜,电子密度较高,内部无固定的结构,常有一些细胞器位于它的附近。讨论了脂质体的细胞发育及细胞种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黑木耳交配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曹晖 《菌物系统》2002,21(4):559-564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配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况把73株孢子单核体分为四组,并从四组中挑选出B17,B177,B101,B65作为四种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与此同时,从沪3菌株的双核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53株原生质单核体,对这些单核体进行交配,确定出两种亲本交配型,以Y150(A1B1)和Y121(A2B2)作为标准菌株,将两个亲本交配型标准菌株与四个孢子单核体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反应,初步确定出四种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分别为:B17(A2B2),B177(A1B1),B101(A2B1)和B65(A1B2)。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考查营养条件对质粒DNA的生产影响,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培养含pcDNA33-HBS质粒的大肠杆菌JM109。实验结果表明:碳源、氮源对质粒DNA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葡萄糖是质粒合成过程中较佳的碳源,蛋白胨是较佳的氮源。在M9P培养基中,选择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对质粒DNA的生产有一定的作用。由于Gly,Asp,Glu能提供合成核苷酸的氮源,在M9G培养基中添加12g/L的Asp,1.0g/L的Glu和0.4g/L的Gly后,经20h培养,质粒产量可达25mg/L。外源核苷也影响质粒DNA的产量,通过添加0.4g/L胞苷与胸苷的混合物(摩尔比为1∶1)到M9P培养基中,质粒DNA的产量可达35mg/L。  相似文献   
104.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是第二大容易引起院内感染的细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又称高黏性肺炎克雷伯,是从传统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来的具有高毒力、高黏性的侵袭性细菌,其表现出的高毒力会引起健康人发生侵袭性感染,严重者会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通过拉丝实验与传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鉴别。研究发现,Hv KP的高黏性与其K1、K2、K57等血清型,编码荚膜相关基因及铁载体相关。对HvKP的毒力增强因素以及该菌引起的肝脓肿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5.
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为例,获取坑内植物群落林木个体相对位置信息,进行角尺度、混交度、林层指数等林木空间结构参数与坑底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分析,并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单个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 大毛寺原生天坑坑底植物群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随机分布,林木物种呈中度混交,林木垂直分层虽较简单,但结构稳定,具有发育成熟的顶极森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坑底植物群落的种群主要呈聚集分布,种群间呈负关联,且处于同一垂直层次上种群间空间负相关性更强,垂直层次相差越大,空间竞争性越小,而随着空间范围的增大,空间负关联越弱;坑内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是难得的物种自然栖息地和生态避难所,独特生境中形成的稳定植物群落结构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云南中度退化的喀斯特天坑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天坑作为独特的宏大地表负地形,其坑底生境与外界环境相互独立,呈现出独特的植物群落格局及特征.本研究选取云南沾益天坑群中可进入性较强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为对象,筛选出重要值大于1的优势种,结合总体关联性分析、χ2检验、AC联结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巴家陷塘退化天坑植物群落中11种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和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巴家陷塘退化天坑植物群落种间联结指数VR=1.377>1,总体呈显著正关联,但正负关联差异较大,阳生型植物和阴生型植物呈极显著负关联,现阶段仍具有独立的分布格局,但呈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Spearman分析中种间正相关对数(26对)少于种间负相关对数(29对),结合天坑微环境的差异,将退化天坑的优势物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群落总体呈现出一定的圈层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充分利用肿瘤细胞表面的一些特异性分子,探寻肿瘤的靶向治疗途径,研发新的肿瘤靶向药物。本研究以去整合素蛋白Salmosin作为载体,MMP-2切割位点氨基酸序列作为接头,蜂毒肽作为毒素分子,构建了r Salmosin-Mel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甲醇诱导r Salmosin-Mel蛋白的分泌表达至培养中,经过QSepharose HP和Sephadex G-75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5%的重组蛋白。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r Salmosin-Mel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r Salmosin-Mel能诱导MCF-7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蛋白的活化相关。本研究建立了r Salmosin-Mel蛋白的制备工艺,初步阐明了其抑制乳腺癌癌增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氧化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低浓度组(n=30)以及高浓度组(n=30)。低浓度组麻醉诱导前输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高浓度组输注1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给药后30 min(T2)、给药后60 min(T3)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改良/镇静视觉评分(OAA/S)。比较T0、T3、手术后24h(T4)的三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T0-T3时间点三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情况。观察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1-T3时间点AAI、OAA/S均较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3、T4时间点MDA均显著升高,T3时间点SOD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MDA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高浓度组T3、T4时间点SOD高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P0.05)。与T0时间点比较,三组T2、T3时间点HR、MAP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HR均降低,且高浓度组低于低浓度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高浓度组T2、T3时间点MAP均降低,但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腰椎术患者的镇静效果较好,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9.
太行玄参 新种 图1 Scrophularia taihangshanensis C. S. Zhu et H. W. Yang,sp. nov. (Sect. Scrophularia) Species S. macrocarpae Tsoong affinis, a qua differt panicula e racemis 8~15 cmlongis composita, rhachidi et ramulis paniculae tenuibus flexuosis, calyce 2.5~3 mm longo,lobis corollae oblongis vel obovato-oblongis, anthera staminodii oblonga, stylo ovario 4~5 plo  相似文献   
110.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eet Necrotic Yellow Vein Virus,简称BNYVV)内蒙分离物(NM)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和PCR扩增得到了BNYVV RNA4基因组的cDNA克隆pGBF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GBF6含有全长RNA4 cDNA插入片段,大小为1465个核苷酸,含有一个849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产生由28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1kDa的蛋白。与法国F2分离物RNA4相比,其核苷酸序列和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1%和96.4%,并在5'端非编码区比F2分离物缺失了3个核苷酸。将RNA4编码区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FLAG·MAC上,获得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FMBF87。所构建的融合蛋白由载体序列编码的14个氨基酸和31kDa蛋白C端的233个氨基酸组成。经IPTG诱导,Westem 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本文还对内蒙分离物的株系划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