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美洲斑潜蝇及其寄生性天敌的生态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调查美洲斑潜蝇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冈崎姬小蜂Neochrysoclaris okazakii Kamijo,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laris formosa Westood和攀金姬小蜂Chrysocharis petheus Walker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测定出生态位宽度,重叠和比例相似性,在生态位测定的基础上,按生态位的理论观点,探讨了寄生性天敌在美洲斑潜蝇综合治理中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曲条跳甲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饲养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的改进新方法,采用分隔式养虫笼饲养成虫和萝卜"凹"型孔饲养幼虫,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饲养,卵的成活率可达89.3%,1~3龄幼虫的存活率为65.0%~70.0%,蛹的存活率达80.0%,可以有效实现黄曲条跳甲的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13.
福建地区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teiner诱捕器内置诱捕剂Me或Cue与0.2%马拉硫磷混合物制成棉球诱芯,在福建省各个地区共设置50个监测点,诱捕监测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种群动态。从2002~2005年,连续4年的诱捕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福建省的发生呈单峰特点,7~9月为发生盛期,高峰出现在8月份。瓜菜园生境、石榴芒果园生境和龙眼香蕉园生境中,石榴芒果园生境橘小实蝇种群密度最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对该虫监测数据进行地图分析表明,橘小实蝇种群密度的地域特征明显,橘小实蝇有不断向外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稻田青翅蚁形隐翅虫成虫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青翅蚊形隐翅虫成虫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①频次分布检验为负二项分布;②聚集度指标测定为聚集分布;③m^n-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m^n=0.0099 2.4753m,表明属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根据聚集均数(λ)测定结果,分析了聚集原因.在分布型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资料代换模型、Kuno's种群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抽样数模型.  相似文献   
15.
抗三氟氯氰菊酯甜菜夜蛾品系的相对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甜菜夜蛾对三氟氯氰菊酯抗性品系(R)、敏感品系(S)及杂交F1代(RS和SR)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比较了一系列生长发育和繁殖特征,并用净增殖率(R0)来确定其相对适合度。结果表明,抗三氟氯氰菊酯甜菜夜蛾品系在幼虫历期、蛹重、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方面,与敏感品系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利性。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只有0.39的适合度,而RS和SR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91和0.97。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抗性选育的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分别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对三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顺式氯氰菊酯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并对3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的抗性发展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用三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分别连续汰选12、10和10代后,甜菜夜蛾对3种药剂的抗性分别提高了18.1、27.6和45.4倍,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567、0.3571和0.4239.假设遗传力为实验室汰选估算值的一半、药剂杀死率为50%~90%、预计抗性增长10倍时,三氟氯氰菊酯需要约9~20代,氰戊菊酯需要约6~14代,顺式氯氰菊酯需要约5~12代.甜菜夜蛾对以上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存在抗性风险.相比之下,顺式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抗性风险大于三氟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17.
土荆芥生物总碱对家蝇的毒杀作用及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土荆芥生物总碱对敌百虫抗性种群,溴氰菊酯抗性种群,敏感种群等3个家蝇(Musca domestica)种群成虫的毒杀效果,土荆芥生物总碱处理前后家蝇种群成虫对溴氰菊酯和敌百虫的药剂敏感性变化,以及对家蝇成虫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荆芥生物总碱不仅对家蝇有毒杀效果,处理后能提高家蝇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而且能抑制家蝇体内解毒酶系活性。土荆芥生物总碱对不同种群家蝇成虫的LD_(50)没有显著差异;土荆芥生物总碱处理前后,敌百虫对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LD_(50)比值分别为1.6277和1.2914,溴氰菊酯对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的LD_(50)比值分别为2.0768和1.3871;土荆芥生物总碱处理前后,家蝇敌百虫抗性种群、溴氰菊酯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成虫的羧酸酯酶活性比值分别为1.1692、1.2947和1.2259,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比值分别为1.2476、1.6519和1.0570。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提供较准确的早期预报,对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轻危害程度,有极其重要作用。我们在水稻三化螟长期预报中,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最大隶属模型和模糊聚类模型,并进行了多个世代的预报计算,取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稻虱缨小蜂.长管稻虱缨小蜂,担稻虱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室内饲养资料,分析了温度对3种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中测定了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缨小蜂实验种群发育速度模型:分析了温度对缨小蜂成虫寿命.寄生量和产卵天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预处理后,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敏感性的变化以及预处理对小菜蛾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幼虫后,其对甲胺磷、水胺硫磷和克百威的敏感性分别为未处理组的6.74、8.83和8.50倍;处理敏感小菜蛾幼虫后则分别为未处理组的2.96、1.69和3.88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未处理组乙酰胆碱酯酶的Km和Vmax值分别为预处理组的1.86和1.56倍,所使用的6种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I值,处理组为未处理组的1.80~2.66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对羧酸酯酶的Km、KI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抑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并导致谷胱甘肽含量下降(对照分别为处理的2.02、1.76和1.66倍)。苏云金杆菌预处理敏感小菜蛾,对乙酰胆碱酯酶的Km、Vmax、KI值和羧酸酯酶的Km、KI值以及谷胱甘肽含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抑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对照分别为处理的1.54和1.6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