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主要研究了发酵法生产葡萄糖酸钠过程中的各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在线监测和离线分析检测,得出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各参数的变化均与黑曲霉的生长周期有关;发酵初期(0~5 h)各参数维持恒定;发酵期(5~16 h)溶氧、残糖质量浓度分别快速降低至30%、15 g/L;酶活、葡萄糖酸钠含量快速上涨至500 U/mL、18 g/L;发酵中后期(16~20 h)维持阶段,各参数缓慢变化;发酵结束后溶氧回升。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与黑曲霉生长周期的关系研究为工厂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缩短发酵周期提供原始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应用荧光光谱学方法分别研究了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Ⅰ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结合作用. 根据荧光强度数据,计算出了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和热力学参数(△G, △H 和△S). 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Ⅰ都能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均为形成基态复合物的单一静态猝灭过程. 不同温度下(17 ℃, 27 ℃, 37 ℃)得到的KA和n值,表明淫羊藿次苷Ⅰ与BSA的结合强于淫羊藿苷. 从得到的热力学参数判断,淫羊藿苷与BSA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而疏水作用和静电引力在淫羊藿次苷Ⅰ与BSA形成复合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且同步荧光光谱显示,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次苷Ⅰ与BSA的结合导致BSA构象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3.
来源于蛙属的核糖核酸酶由于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备受关注,Rdrlec是从中国林蛙基因组中克隆得到的核糖核酸酶新基因。获得大量高纯度野生型重组蛋白是研究其功能的基础。按照大肠杆菌偏好的密码子人工合成Rdrlec基因,通过EcoR I和Hind III位点插入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pET32-Rdrlec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0.4 mmol/L IPTG 30℃诱导6 h后,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经过Ni-NTA亲和纯化和Sephadex G75层析纯化,得到电泳纯融合蛋白。肠激酶切割后得到Rdrlec野生型重组蛋白,具有降解RNA的酶活性,证明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经正确形成。Rdrlec野生型重组蛋白表达成功,为后续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原料。 相似文献
94.
长白山牛皮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变化及相似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牛皮杜鹃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对不同海拔牛皮杜鹃群落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牛皮杜鹃群落相同海拔高度,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普遍高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自海拔1926—1986m,灌木层α多样性指数先降低后升高,1986m后再次降低,到达海拔2010m处达到最低点,适应高山苔原带特殊生境条件的物种逐渐增多,多样性指数开始回升。海拔2250m,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于平缓,物种组成相对较为稳定。海拔2528m以上,生物多样性再次呈降低趋势。草本层的α多样性指数中,物种多样性指数SW、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R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海拔1986m处时出现最小值,海拔2350m时达最大值。牛皮杜鹃群落α多样性指数间呈P0.01水平极显著正相关性,物种丰富度指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贡献率最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D1、D2)种间机遇指数(H)生态优势度指数(SN)群落均匀度指数(R)。(2)牛皮杜鹃群落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基本呈波形变化,草本层β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灌木层β多样性指数。在牛皮杜鹃群落物种沿海拔梯度的替换速率上,草本植物高于灌木物种。Routledge指数的变化趋势不显著。海拔1986m处和海拔2250m处,草本层Cody指数出现两处极值,海拔2250m以上群落灌木层之间差异和变化较小,Whittaker多样性指数和Cody指数逐渐趋于平稳。(3)海拔梯度间生境及群落结构差异性越大,生物多样性变化越明显。海拔高度接近的群落间相似性系数较高,海拔是影响牛皮杜鹃群落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考察粒径对微胶囊强度及微囊化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为制备性能优良的生物微胶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不同粒径的凝胶珠,测定其在相同成膜条件下的球磨强度,进而用台盘蓝拒染法测定微囊化细胞的增殖及活率。结果:小粒径的微胶囊具有更厚的微囊膜及更高的球磨强度,另外小粒径微胶囊培养细胞能够获得更多的细胞数(350μm,570μm和900μm微囊内的细胞数量分别为:5.67×107、4.71×107和3.89×107/mL microcapsule,P<0.05)及更高的细胞活率(350μm、570μm和900μm微胶囊的细胞活率分别为:83.70%、67.64%和75.73%,P<0.05)。结论:粒径能影响微胶囊的强度及微囊化细胞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烷(OXL-1)对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形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细胞模型中脂质生成的潜在抑制作用。油红染色显示OXL-1能显著降低油酸诱导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脂质生成。基因芯片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epG2细胞经OXL-1处理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转录表达显著降低。相比较于对照组,OXL-1组甘油三脂减少56.87% ± 9.08%(P<0.01),总胆固醇减少24.96% ± 5.45%(P<0.01)。同时也使SREBP1c、FAS和ACCα蛋白质表达水平降低。OXL-1组相比OA组,其SREBP1c、FAS和ACCα的蛋白质表达分别下调52.62% ± 6.38%(P<0.01)、51.14% ± 8.75%(P<0.01)和19.46% ± 3.64%(P<0.05)。结果说明,OXL-1可能经由SREBP1c、FAS和ACCα的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调控作用来阻止OA诱导的脂质蓄积。综上结果揭示,OXL-1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细胞模型中作为一种阻止脂质积累的新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
在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中存在着一种DNA多聚酶及其与DNA模板的复合体。以不同药物对部分纯化的酶蛋白和复合体进行抑制实验,发现Aphidicolin、溴化乙锭、新生霉素和肝素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复合体和酶蛋白的活性;但酶蛋白和复合体对双脱氧胸苷三磷酸(ddTTP)不敏感。另外还发现复合体较酶蛋白对抑制剂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0.
五步蛇蛇毒的分离纯化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步蛇蛇毒冻干粉经过SephadexG-75分子筛层析,使纤溶酶和类凝血酶初步分离;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对2种酶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得到了纤溶酶和类凝血酶。2种酶在HPLC图谱上均呈单一峰,在SDS-PAGE图谱上均为单一条带,纤溶酶分子量大约为24.1kDa,类凝血酶分子量大约为14.4kDa,与以往报道相符。酶的总活力回收率大大提高,纤溶酶的活力回收率达23.9%,类凝血酶的活力回收率达34.5%。实现了对蛇毒的综合利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毒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