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高寒草地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认识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乃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利用2021年8月上旬地面调查数据与同期高分6号遥感数据建立回归关系,在反演研究区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和0—40cm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基础上,估算了黄河源园区高寒草地有机碳储量,并通过路径分析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碳密度的影响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21年黄河源园区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0—40cm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37.65g/m2、1305.28g/m2、4769.11g/m2;总碳储量为100.44Tg(1Tg=1012g),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分别分为22.06Tg、78.38Tg,占总碳密度的21.96%、78.04%。(2)黄河源园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两种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41.27g/m2、30.76g/m2;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分别为1661.41g/m2、618.74g/m2;0...  相似文献   
52.
Rad9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监控点调控蛋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Rad9也可与多种DNA损伤修复通路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在DNA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是DNA双链断裂的一条重要修复途径.Ku70、Ku80和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共同组成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DNA-PK),在非同源末端修复连接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检测到Rad9与Ku70有直接的物理相互作用和功能相互作用.我们在不同的细胞模型中发现,Rad9基因敲除、Rad9蛋白去除或Rad9表达降低会导致非同源末端连接效率明显下降.已有的研究表明,DNA损伤可导致细胞中Ku70与染色质结合增加及DNA-PKcs激酶活性增强.我们的结果显示,与野生小鼠细胞相比,Rad9基因敲除的小鼠细胞中, DNA损伤诱导的上述效应均减弱.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首次报道了Rad9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蛋白Ku70间有相互作用,并提示Rad9可通过调节Ku70/Ku80/DNA-PKcs复合物功能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  相似文献   
53.
选用2个品质类型和成熟期不同的新疆主栽小麦品种‘新春11号’和‘新春39号’,分别进行花后灌浆早期高温(花后5~8d,32℃,T_1)和中期高温(花后15~18d,38℃,T_2)处理,分析花后高温对小麦籽粒发育及淀粉晶体的影响。结果显示:(1)T_1处理明显降低了两品种籽粒长度和粒重,而T_2处理显著影响籽粒宽度和厚度;高温处理虽然降低了籽粒灌浆速率,但两品种灌浆最大峰值出现时间均在花后18d。(2)T_1处理对小麦籽粒A型淀粉粒形态的影响较大,中熟品种‘新春11号’的A型淀粉粒表面在花后10d时可观察到微孔,在花后15~20d时其粒径明显小于同期对照,在花后20~25d时淀粉粒表面压痕增多且A、B型淀粉粒表面出现明显缢缩;而早熟品种‘新春39号’淀粉粒形态和粒径大小受花后高温的影响相对较小。(3)两品种在不同高温处理下,其淀粉粒晶体特性衍射峰出现的位置相同,但淀粉粒的尖峰强度不同,表明高温胁迫不影响淀粉粒的晶体类型,但可能改变了淀粉粒内部的层状结构。研究表明,花后早期高温不仅对小麦籽粒外部形态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籽粒内部淀粉粒的形态和晶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54.
小麦与珍珠栗远缘杂交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波斯小麦、“中国春”小麦与珍珠栗远缘杂交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珍珠栗花粉管能在小麦柱头上萌发,并且有多个花粉管进入花柱及胚囊。波斯小麦已授粉的207个子房中,11.11%既形成胚又形成胚乳,7.25%中形成胚,而1.93%只形成胚乳,在这个杂交中受精率和成胚率分别为20.29%和18.36%。“中国春”小麦已授粉的167个子房中,相应数字是2.99%、5.99%、0、8.98%和8.9  相似文献   
55.
王丽  赵云  杨茜  戴欣  朱雅新  董志扬 《微生物学报》2019,59(11):2218-2228
【目的】自极端环境来源的微生物的基因组中筛选新型的可用于合成生物学底盘细胞设计的启动子元件。【方法】本研究以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结构基因和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探针型质粒pUC18-GFP为载体,通过构建瘤胃微生物元基因组质粒文库,从文库中快速高效筛选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并且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启动子预测分析,获得可能的启动子区域。以绿色荧光蛋白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来源的麦芽四糖淀粉酶作为报告基因验证所获得的新启动子片段的功能。【结果】我们从约3750个转化子中筛选到22条具有组成型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这些片段与NCBI数据库中已报道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较低,启动效率高低不等。我们通过启动子预测和亚克隆的方法获得两条全新的启动子片段RFa1p2 (76 bp)和RFb4p (547 bp)。此新的组成型启动子可以在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情况下启动异源蛋白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56.
抽薹期叶绿素缺乏油菜突变体类囊体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抽薹期野生型油菜和黄化突变体叶片为材料,分析了叶片和类囊体膜的不合色素组成、色素与蛋白相对含量;比较了类囊体膜光谱特性(室温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用温和电泳、SDS-PAGE分析了类囊体色素蛋白和多肽组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的蛋白质含量不变,而Chaa和Chlb的含量均减少;突变体类囊体膜的Chla/Chlb比值较高,Chl/蛋白质比值较低,LHCⅡ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单体和三聚体含量明显减少。突变体的天线系统相对较小、捕光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57.
目的:借助于蛋白质指纹技术及MATLAB软件探索预测FOL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耐药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2例曾手术并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并有确切疗效的大肠癌患者,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于化疗前检测患者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动态观察该方案化疗后2周至半年内,根据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用药稳定组(SD)(7例)和无效组(PD)(5例),应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得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指纹。用MATLAB软件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得出每个差异指纹的拟合曲线及曲线方程。结果:术后稳定组与无效组相比有3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分别为1204、2868、4176,其中与稳定组相比,无效组上调的峰M/Z为2868,下调的峰M/Z为1204和4176。用MATLAB软件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得出每个差异指纹的曲线且曲线方程均呈线性的函数关系。结论:MATLAB软件根据实测值获得的曲线方程及曲线呈有意义的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借助于蛋白质指纹技术预测FOL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的耐药是可行的。以此为平台扩大病例数进一步验证即可获得能应用于临床的预测指...  相似文献   
58.
该研究在观测压砂地沙枣、柠条、西瓜、枸杞及草地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水分过耗量、干燥化指数、干层厚度等土壤干燥化特征,以揭示压砂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干燥化效应,为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下0~600 cm土壤含水量、贮水量和有效贮水量均值分别为7.163%、591.978 mm和187.088 mm,土壤水分过耗量均值为274.942 mm。(2)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剖面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除西瓜地外,其余植被类型的土壤剖面含水量明显低于当地土壤稳定湿度。(3)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平均干燥化系数介于2.152%~85.026%,干燥化系数均值为37.674%,属严重干燥化强度,其中柠条地和沙枣地均达到强烈干燥化强度;土壤平均干层厚度达到或超过500 cm,干燥化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柠条地>沙枣地>枸杞地>草地>西瓜地。(4)典型相关分析发现,经纬度、高程、植被类型、粉粒及砂粒含量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土壤干燥化指数、干层内平均含水量等干燥化指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人c DNA文库中筛选人前动力蛋白受体2(hPROKR2)C端相互作用蛋白。方法:复苏酵母菌Y2HGold-hPROKR2-C,与人c DNA文库杂交,计算杂交效率;筛选相互作用克隆并测序,寻找hPROKR2蛋白C端相互作用蛋白;通过在DDO/X、QDO/A/X平皿上划线,对筛选到的人c DNA文库质粒的自活性进行验证;采用GST pull down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实验的杂交融合效率为1.375×10~8;在人cDNA文库中筛选出hPROKR2蛋白C端相互作用蛋白SNAPIN,GST pull down实验证实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SNAPIN可与hPROKR2蛋白C端结合。  相似文献   
60.
选取‘镇麦168’为实验对象,采用盆栽实验,设置16个不同土壤氮磷梯度,测定不同土壤氮磷化学计量比处理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特征,以揭示不同土壤氮磷化学计量关系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影响的生理生态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期内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随土壤速效N或速效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2)随着土壤化学计量比N∶P下降,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土壤中低氮水平(≤258.4mg·kg~(-1))下持续增加,在高氮水平(308.4mg·kg~(-1))下则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3)在土壤速效N相同水平处理下,土壤化学计量比N∶P的降低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小荧光(F0,7.27%~20.00%)、最大荧光(Fm,5.28%~16.15%)、光化学猝灭系数(qP,6.64%~20.92%)及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6.95%~18.82%),显著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7.42%~25.63%,P0.05)。研究认为,在中、高氮磷养分水平下,土壤化学计量比N∶P为2.88时,‘镇麦168’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均达到最高水平,表现出较强的光能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