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基于2006年4月—2018年6月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固定样点监测数据,对四川山鹧鸪栖息地利用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年间四川山鹧鸪对样点的利用率存在差异,2006—2012年对样点的利用频次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后呈现上升趋势;(2)利用样点的平均海拔为1 580 m±183 m,年间差异不大,总体保持稳定;(3)对人工林的利用频次最低,2006—2012年对原始林和次生林的利用偏好不明显,2012年之后对原始林的利用率大于次生林;(4)高频利用的生境具有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灌丛盖度和竹丛盖度较大、且为原始林的特点。高海拔区域的原始林是保护区需要重点加强保护的区域;加强对低海拔区域人类活动的管控,促进次生林恢复,同时加强对人工林的改造,促进人工林林下灌丛和竹丛生长,将有利于保护区内四川山鹧鸪的栖息与繁衍。  相似文献   
352.
遗306是以南丰为母本、徐薯18为父本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它保持了母本的高干率特点,又具有父本的抗病高产性状,1987年在9个省市25个参试点试种,鲜薯产量平均比徐薯18增产8.2%,薯干增产22.8%,淀粉增产28.3%。1988年春薯25个参试点的鉴定结果,鲜薯产量平均比徐薯18增产16.0%,薯干增产30.5%,淀粉增产34.3%;夏薯10个参试点鉴定结果,鲜薯产量平均比徐薯18增产11.8%,薯干增  相似文献   
353.
【目的】针对在松枯死树监测实践中,从无人机航拍RGB影像中自动识别松枯死树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生产应用场景下基于多色彩空间的YOLOv5松枯死树高精度自动识别新方法。【方法】利用无人机采集大面积松材线虫病发生林分的RGB图像,用Pix4Dmapper软件拼接,用LabelImg开源软件建立VOC格式的松枯死树数据集,分别用Faster R-CNN、YOLOv3、YOLOv4、YOLOv5、SSD和EfficientDet等6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以精确率、召回率、平均准确率以及F1分数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优目标检测算法;然后将采集的RGB图像转换成LAB和HSV色彩空间图像,再将这3个色彩空间的图像分别用最优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训练,得到目标在每个色彩空间的边界框,使用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对这些边界框进行处理,得到最优边界框实现松枯死树自动识别。【结果】6种算法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YOLOv5模型为最优算法,其精准率、平均查准率和F1分数在6种算法中均最高,分别达到97.58%、82.40%和0.85。通过3个色彩空间融合后,反映漏检情况的召回率由74.54%提高到98.99%,平均准确率提升至98.39%。【结论】基于多色彩空间的YOLOv5模型能够显著提高从无人机航拍RGB影像中检测松枯死树的精度,为松枯死树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也有助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54.
湖泊湿地具有长期储碳能力,对区域碳循环具有重大贡献,但有关湖泊湿地碳源汇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尚不清楚。为探究高海拔区湖岸湿地碳源/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及相对生长方程法,研究长白山园池沿岸5种天然沼泽类型(芦苇沼泽、苔草沼泽、杜鹃沼泽、柴桦沼泽、落叶松沼泽)的土壤异养呼吸碳排放(CO2和CH4)、植被固碳及其相关环境因子(温度、水位等),依据生态系统净碳收支平衡,量化各沼泽类型的碳源/汇和全球增温潜势(GWP),分析其沿湖岸至高地水分环境梯度变化规律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处于湖岸至高地水分环境梯度下部生境的草类沼泽(芦苇沼泽和苔草沼泽)为弱源(-1.018和-0.090 t C·hm-2·a-1),中部生境的灌丛沼泽(杜鹃沼泽和柴桦沼泽)为强汇或弱汇(1.956和0.239 t C·hm-2·a-1),上部生境的森林沼泽(落叶松沼泽)为强源(-3.214 t C·hm-2·a-1),且其空间...  相似文献   
355.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E6癌蛋白对宫颈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外泌体中β-联蛋白(β-catenin)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建立HPV16 E6敲低细胞模型(shE6组),通过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特征进行检测,发现shE6相对于对照组(NC组),细胞增殖速率减慢、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向S期的过渡阶段,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侵袭能力下降。同时提取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利用Western印迹对β-联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1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相对于NC组,shE6组细胞内β-联蛋白表达量减少,但外泌体中β-联蛋白量增加,紧密连接蛋白-1在细胞内和外泌体中均增加。上述结果提示,HPV16 E6促进细胞恶性表型可能与E6蛋白能够抑制β-联蛋白以外泌体形式释放,从而增加其在细胞内的积累,以及抑制紧密连接蛋白-1在细胞内和外泌体中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356.
提要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新种,归属于3目3科5属。在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研究基础上,本文在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宝塔组和临湘组自下而上识别出Sinoceras chinense带和Richardsonoceras simplex带两个头足类化石带;在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和宝塔组下部识别出4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Ancistroceras undulatum带、Cyclolituites带以及Sinoceras chinense带。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本文厘定了中扬子地区牯牛潭组到宝塔组的5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Meitanoceras–Ancistroceras带、Lituites–Cyclolituites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